《悟》:六祖惠能

《悟》:六祖惠能

受人委托写了这么一个作品,但我并不觉得无趣,因为很多原因,自己和佛教似乎有点缘分,前前后后和藏传佛教、禅宗,虽然一直没有“入道”,但也不能算是没有一点联系,也去西藏被动的转过山,也知道书画里的“禅意”是什么意思,也知道“留白”,当然也知道公案里著名的偈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但没想到会有机会真的来写这个人物,于是开始查资料,看过一版台湾早期的电影,也查过资料,才知道惠能生在唐朝,和女皇武则天还有过一些渊源,其和神秀的“南北”之争,更在佛教史上赫赫有名。

台湾那版电影里,把惠能逃离东禅寺、隐匿在广东四会猎人谷一段经历做了延伸,这段历史在六祖坛经等史料里简略提过,却只有寥寥几字,并未详尽,但往往这种桥段却是作家发挥的巨大空间。

惠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求法”,第二段“隐匿”,第三段“(下山)弘法”,第一和第三段,在《六祖坛经》里有所记录,作为公案,不好做过多修饰,唯独这第二段“隐匿于猎人谷”,是可以发挥一点想象力的,于是,我就发挥了点想象力:)

佛与众生,中间隔着传道者,这些高僧大德、得道之人,便是这些传道者。

那传道者和众生,众生是什么呢?

佛语有云“贪、嗔、痴”,我把它做了延伸,就是“贪、嗔、痴、迷、慈”,分别代表人世间的贪欲(贪)、怒念(嗔)、愚痴蒙昧(痴)、迷失堕落(迷)、慈悲(佛性、超人性、智慧),在书中用一个士大夫、侠客(刀客杀手)、猎人、红尘女、盲女来指代,分别象征了人世间的所谓几宗罪和一种善(慈)。

宗教是一种信仰,什么人需要信仰?那些迷失在一种或几种欲念中的人。

世间求佛拜道之人,大多不乏有钱人或权势之人,他们本已经是人间巅峰,何来迷惘?一是这些名利来得不义,所以他们心有不安;二是贪婪,希望这些财富和权势,能够伴其一生,甚至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是人动物性里那股对安全和食物无边际的渴望造成的。

就像现在世界最强大的美国,为了延续自己现有的位置,对安全有着无边际的渴望一样,恨不得其他国家手里只拿根棍子,而他开着潜艇全副武装坐在装甲车里都觉得不安全,如果它去问佛或上帝,佛和上帝会说:你这是病,得治。

还有一种就是“怒念”,怒念有一种情况是来自于天性,可能此人天生就是暴躁,性格冲动;还有一种,就是来自于后天,一个人后天所处的小环境或大环境、时代,是不公平的,他受到过歧视、虐待,没有受到平等、祥和的爱和满足,于是他从小内心会有恨意,对世界和其他人充满恨意,这也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劝诫对象。

如果是第一种(天生的),有点无可厚非,后天厚待之。

如果是第二种(后天的),则需要身边的人都有慈悲心,去宽待的看他,渴望这样的人“回头是岸”,这种人内心往往是柔软的,就像鲁智深,表面是个罗刹,内心可能是个孩童。于是,我塑造“刀客”这么一个人物,看起来凶神恶煞,收钱杀人,但其实内心于世间何为道义善恶,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就像金庸先生笔下的“金世遗”一样,穹然孑立,独立孤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种人,好看。

人世间有种人,长得也难看,脑袋也不好使;不会读文识字,只会牛嚼牡丹;不识风华秋月,只看一日三餐;看起来很粗鲁、鲁莽,生活在底层;他们和智慧知识之间,似乎一叶障目,而且这叶还不薄……:)

但是,但是来了。

这种人虽然头脑不灵光,内心却可能很朴实、善良,有着人世间最朴素的价值观和基本的人性,他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精英分子”,往往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愚人”,他们有十会给你九,如果是这种“痴”,倒不难看。

我在故事中,把它给了“猎人”,塑造了一个这么愚蠢、可爱、憨厚、善良的角色,好人有好报,傻人有傻福,说得就是这种人了。

出于种种原因,我在故事中塑造了一个红尘女子,她平时看起来风光无比,千人追万人迷,但是内在的过往和脚下空无一物的着落,让她无比空虚,尤其是唯一的精神支撑垮掉之后,她变成了一个躯壳,灵魂无处安放。

这种人即便是现在,也大有人在,尤其在社会安定富裕起来后,大家都追求享乐,痴迷表面的同时,却往往内心空空如也,他们也会求神拜佛,外在的追求精神世界的弥补,而他们的追求,也往往停留在“物”的层面。

佛语常说“渡人”,就像《坛经》里说的“迷时师渡、了事自渡”,象这类迷失的人,是需要传道者去渡的,把他(她)们无处安放的灵魂,重新放入他(她)们的躯壳。

世上有愚人,就有智人,就是智商、悟性、智慧远超一般人的超然存在,当然也包括与生俱来或传承而来的善良、慈悲,这些人就像人世间的“真身菩萨”。

其实这也是一个民间传说听来的,大家可能都听过,大概说一个人不远千里去拜佛,结果佛祖说你顺着来时的路一直往回走,直到看到一个没穿鞋、没披好衣服、梳好头发、为你开门的人,就是庇护你的“真身菩萨”。这个痴迷的人心存疑念的往回走着,一直到半夜走回家,他的老母亲听到他的敲门声,头发也没梳好、鞋也半耷拉着、胡乱披着衣服就来给他开门,他看到老母亲的样子,才知道“真身菩萨”就在自己身边。

这个故事其实挺“反宗教”的,因为它说菩萨不在天上,就在你身边,就是普通人,就是那些爱你的人,身上就有爱别人、有“爱能”的人,一个人懂得、愿意去爱人,愿意去利他,甚至牺牲自己很多东西,他(她)就是神、佛、菩萨、上帝……。

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善良,行善,本身即菩萨,本身就具备超人性,无所谓的“神”,神就是人最美好的样子和设想,是人内心最善良样子的投射,做好了,人就是佛(神),佛(神)就是人,

佛性就是最美好的人性

所以我设计这么一个角色,她是个盲女,看不见人世间很多所谓很美好的东西,但她内心很慈悲,知道和理解的一点不比那些眼睛“看得见”的人少,最重要是,她内心慈悲,一点点感化着身边很多人,很多人也不忍心伤害她,她就是人世间“真身菩萨”的存在。

这是我一个美好的想象,人即是佛,人,只能靠自己拯救自己。

此外,这个故事分“求法、众生、下山”三个篇章。

“求法”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无处惹尘埃”对偈的故事;

“众生”,就是我设计惠能在山中避难这几年,“见众生”,而众生就是由前面写的几个人,分别代表人世间的“贪、嗔、痴、迷、慈”几种类型,惠能这样一个传道者,其实既在人间布道,也从这些“众生”的滋养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个心中有大慈悲的人,正是看到世间很多人还需要自己去拯救,他才决定“下山”。

“下山”即是布道,开始了他后半生的宗师生涯,其间又见了“庙堂”,也就是晚年被信佛的武则天召见,武则天典型就属于我前面说的“贪”念中的人,即便到了那样一个地位,灵魂依然无处安放。

一生见了山野(寺庙),众生,和庙堂,这就是惠能的一生,至少是我理解和解读的惠能。

其实不要拘泥于是不是他的一生,一切的写,都是外在;

写这个人,肯定不仅仅是为了写这个人;

写一个故事,是为了写很多故事;

即一篇故事里,见众生,包括惠能这样有大智慧的人。

PS:惠能是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高僧,关于他的历史,在《六祖坛经》等著作里都有提及,但凡史料里提到的,我不敢造次、乱改,所以在“求法”和“下山”两个章节里,我尽量按着史料中记载的来,唯一发挥了一点想象力的,就是在“众生”这个桥段。

小说链接:

可见我头条连载

《悟》第一章 渡人

或在豆。瓣。读书下搜索“导演书屋、悟六祖惠能传”等信息,即可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