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哪首诗写尽盛唐危机?1.仁者之忧

红星老师和你一起读好诗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用他高超的诗艺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于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在于他悲天悯人的胸怀,还在于杜甫对当时社会危机的深刻洞察力。诗人是时代的触须,那么杜甫在哪一首诗中写出了对开元盛世的担忧呢?

杜甫哪首诗写尽盛唐危机?1.仁者之忧

公元752年秋杜甫高适岑参等五位诗人游慈恩寺登大雁塔,均有诗作,其中最佳作品是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这首诗每句五字,就是五言古诗,简称五古。古体诗又称古风或古诗,和近体诗相比所受格律的束缚要小得多。

杜甫哪首诗写尽盛唐危机?1.仁者之忧

这首诗比较长,我们常读的绝句只有四句,律诗只有八句,但它要长一些。不常读诗的同学可能要挠头,但是我们想一下,一是长一点的诗未必就难懂,二是即使难懂一些,我们读懂了收获岂不更大,而且是对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毅力的锻炼,所以千万不可没开始读就气馁了,碰到难处就躲开会使我们思维变得懒惰的,那可不好。好了,下面我们一起读这首其实并不难懂的优秀诗篇吧。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头两句是写远观塔的外貌。标的本意是树梢,高标就是高高的树枝,也可引申为高耸之物,比如高大的山峰。大雁塔像高耸至极的山峰一样横跨苍穹,强劲剧烈的秋风无休无止的吹着。跨苍穹形容塔高,首句就气势不凡。接下来烈风无时休即让人感觉因塔高而风急,又暗示了一种不安的气氛,和下文有所呼应。

接下来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就是说我可不能像那些所谓的通达超逸之士那样只是欣赏美景,我登塔反而让我忧心忡忡。这句似乎和烈风又有隐约的呼应。

读这两句诗同学要注意,每当国家民族面临危机之时,总有一些所谓的旷士置身事外,其实他们所谓的通达超逸只是冷漠自私。这两句诗突显杜甫和这些所谓旷士的境界不同,杜甫是仁者之心。

接下来的四句简单一些,写攀登的过程。象教就是佛教,佛教雕像多,即各种形象,所以称为象教。冥搜指人进入深入思考的深邃境界。

杜甫哪首诗写尽盛唐危机?1.仁者之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就是惊叹佛教有这样大的力量可以建这样的高塔,我在这幽深的高塔中攀爬,思维也同样在深入思考。这两句诗是过渡,是由塔外进入塔内开始攀爬的过渡诗句。但写的极其有技巧,自身攀爬的行为和思考同步。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就是攀爬过程的细节了,仰面登爬塔梯,就像穿过龙蛇身体那样细长的洞穴,绕过塔内各种支撑的木柱栏杆,最后出了幽暗的塔身,豁然开朗来到塔的顶层。

那杜甫登上塔顶看到了什么,他对当时社会有哪些担忧,什么原因导致繁花似锦的大唐盛世会如此危机四伏,明天请继续关注红星老师的杜甫哪首诗写尽盛唐危机?2.盛世危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