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光照亮扶貧路 中石化江蘇石油助力徐州陳集村“脫帽”--經濟--江蘇--地方--首頁

陳集村,“省定經濟薄弱村”,位於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嵐山鎮。

這個村,5400多畝地,4000多號人。

2017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僅有11萬元。2018年,助力脫貧攻堅,定點幫扶,中石化江蘇石油與之“結對”。年輕的中石化江蘇徐州石油分公司徐福國成為該村的“第一書記”。

為美好生活加油,不負中國石化的初心和使命,駐村第一天,他在村綜合服務中心的展板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為陳集美好生活加油。

徐福國在陳集村綜合服務中心的展板上寫下“為陳集美好生活加油”

調研、商議、尋找合適項目……徐福國帶領村民種植紫薯“徐紫8號”,富裕了這塊貧瘠的土地。2018年底,村集體經濟收入翻番,達到25萬元,順利“摘帽”。2019年底,更是增長至39.6萬元。

陳集,已經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快跑。

徐紫8號:從11萬到39.6萬

陳集,屬於山地,缺水。

嵐山鎮副鎮長李婷介紹,這裡常規種植的是玉米、小麥,但收益很低。

究竟適合種什麼,徐州市農科院研究結果:紫薯。

在嵐山六七個村的“爭奪戰”中,徐福國為陳集爭取到了這個項目。2018年試點種植,100多畝。徐州市農科院提供技術、提供種苗,陳集提供地,負責種。沒想到,僅此一項,一年就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5萬元。

“徐紫8號”火了,2019年,陳集村擴大了紫薯種植規模,達到1500畝。

由於種苗優質,沙土適合,“徐紫8號”與普通紫薯相比,花青素要高5-10倍,而且口感特別。投放市場,供不應求。

今年,陳集村拿出3000畝地,全部種植“徐紫8號”。

村民在種植“徐紫8號”

4月9日,紫薯種植如火如荼。一壟壟地,沙土細粒,30多位當地村民正在忙碌,插苗、澆水、機器覆膜……“我們能在這兒幹20多天活,50多塊錢一天,每年都能多掙1500塊錢左右。”正在田裡種紫薯的一位大媽笑著說,“以前沒活幹,就玩,不踏實。”

在村集體農場種植紫薯的影響下,部分農戶還自發進行種植,每戶種植紫薯的純收入為6000元左右。

村民在種植“徐紫8號”

據悉,“徐紫8號”現在已經打響了品牌:“嵐山紫薯”入選睢寧縣十佳名特優產品,拿下徐州狀元農產品稱號,獲得第九屆“華薯杯”三等獎…… 收穫了榮譽,也收穫了口碑。陳集村擴大了紫薯產業鏈,紫薯幹、紫薯泥等。紫薯葉尖茶也進入了市場。

一年兩茬,僅僅兩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從當初的11萬元增長至39.6萬元。嵐山紫薯不愁賣,他們種多少,鎮農業公司回收多少,中石化易捷也向它敞開了大門。

“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幫助群眾銷,實現群眾富”,這就是陳集村紫薯富民“理念”。

一口深井: 解決澆灌難題

初到陳集,徐福國第一印象並不好,環境差,“養豬養鴨的農戶多,味道比較濃,晚上睡不著。”

但是年輕的他,還是選擇“紮根”這裡,“就是想鼓勵自己,充分利用時間,把陳集村的村民生活和村集體收入,帶上一個新的臺階。”

陳集村“第一書記”徐福國

挨家挨戶摸底,很快,這個“第一書記”被村民熟悉、信賴。

跨進連世光家,這位66歲的爺爺親切地招呼著大家,“徐書記啊,太熟悉了,給我送藥,送錢,還經常送油、米等吃的……”連世光2012年底生病,患上尿毒症,每年僅透析就要花費數萬元。他老伴身體也不好,全家一年的收入除了每個月100多元的養老金,就是流轉土地的租金,三畝地,2000多塊錢,“其它全靠大兒子打工貼補,小兒子30多歲了,還沒成家,他自己掙的還不夠他自己花。”

連大爺是中石化江蘇石油定點幫扶對象,像這樣的,村裡還有幾戶。兩年來,中石化江蘇石油多次探視,同時組織多次慰問活動,累計協調8.43萬元。

但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中石化江蘇石油出資在陳集村打的灌溉用深水井

考慮到陳集地處高旱地帶,嚴重缺水,一望無垠的紫薯地,沒有一點點水。為解決灌溉用水,中石化江蘇石油出資16.7萬元,在陳集村西側,靠近耕地和灌溉渠的地方,打了一口深150米的灌溉用深水井,每小時可出水30噸,解決了周邊一百餘畝土地的澆灌難題。

另外,中石化江蘇石油還通過村集體合作社為陳集村購置4臺農機,村集體通過經營有償的農機服務,兩年共增收了13萬餘元。

中石化江蘇石油為陳集村購置的農機

徐福國透露,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後,去年連大爺家收入也增加了,分到差不多500多元,他相信,隨著陳集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增加 ,村民的腰包會一天天“鼓”起來。

據瞭解,兩年來中石化江蘇石油累計為睢寧縣幫扶工作出資200萬元,到村資金163.02萬元,帶動就業35人。

創新探索:打造“農村萬達”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

疫情期間,在各地醫療防控和救援物資嚴重告急的情況下,中石化江蘇石油始終牽掛著掛鉤扶貧村鎮。5200個口罩,3000副手套,60千克酒精……在疫情最嚴重時,排除萬難送到了嵐山鎮。

中石化江蘇石油支援嵐山鎮抗疫物資

定點幫扶陳集村,託底一些特別困難戶,助力嵐山鎮經濟,中石化江蘇石油把這些看做是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今年,中石化江蘇石油正在與嵐山鎮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嵐山鎮小鎮客廳項目,擬出資3000萬元打造一座綜合服務中心。

“我們希望把綜合體建成當地的地標,為老百姓提供購物、金融,餐飲等優質的服務。”中石化江蘇石油徐州分公司總經理朱暉透露,通過綜合體的營收,他們會把實現的利稅和地方作一些分享,以更好地鞏固扶貧成果。

農業是基礎,農村是基礎。帶動經濟向下延伸,助力農村經濟振興,中石化江蘇石油一直在努力找結合點。商業綜合體,就是打造農村版的“萬達”。

“這個項目我們也沒有現成的範例來借鑑,都需要我們去探索,但是在城市裡已經積累了一點經驗,現在我們想把這種經驗放大到農村去,體現我們央企的經濟責任。”朱暉表示。

在中石化江蘇石油分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有根的扶貧計劃中,還有更大的“招”。江蘇石油要開創特色產業扶貧模式、創新幫扶模式,“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將貧困地區農產品進入易捷便利店平臺,進一步發揮自身銷售渠道優勢和內部消費優勢,搭建消費扶貧平臺,擴大扶貧地區扶貧商品銷售規模,打造扶貧商品立體化營銷推廣體系。”張有根說。(陳曦 張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