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勿用,你以为用还是不用呢?

九一,潜龙勿用。——周易

潜龙勿用,你以为用还是不用呢?


龙,哪怕潜起来也是龙,只是它处的位置很特别,就像一个人一生有好几个阶段,没有谁横空出世,一下子就很厉害,哪怕是那些数一数二的天才中的天才,一样会有娇嫩柔弱不堪折磨的时段,那些大家之子会有成熟的一套体系,从思想建设到行为塑造,在成长的过程中于历练的同时,也会有完善的保护机制,使其不在年少阶段不被夭折。

就像我们常听到人们在谈到教育的时候,总会有不同的理论流派,但万法归宗,一定是围绕着一个人身心灵的健康作文章,初始的阶段,毫无疑问就是学习的阶段,唯一的主题就是,成长,成长,还是成长。

潜龙勿用,你以为用还是不用呢?


佛教说,人人皆有佛性。

儒教说,人人皆可以做圣人。

……

顶尖处,万宗归一,类似的说法,强调这一点,不止是给人们以希望,有希望才能有力量,重要的是还有没说出来的现实,能够成就顶尖人物的曲指可数,人们在探究卓越的基因,其中还提出一种观点:模仿,是成功最便捷的方式。

的确,我们去读人类历史,有记载的故事似乎总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细节不尽一致,各有千秋,但整体脉落却是惊人相同,仿佛不断的一再重演。似乎可以看出模仿从未间断,创新似曾相识,换一个新马夹,模样就有点不敢认了。

潜龙勿用,你以为用还是不用呢?


在普通人看来,总会有一小拔人出生的好,自带光环,但实际上他生活的可能远比绝大多数人苦。

我们常听人说,自己吃了那么多苦,再也不能让自己的下一代吃那么多苦。如果今天你走到一定位置,凭心而论,会发现正是你曾经以为苦难的经历,带给了你此后无尽的力量,一个人在黑暗里心向光明,与一个人在光天化日下去追逐更加璀璨的明亮,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当然这侧重于心理体验。

拿那些世界冠军来讲,提高那么一丁点儿都难若登天,更多的是他将江河日下,风光不再;而对一个新锐来说,我们或许不知道他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初始阶级进步神速,简直可以一日千里。这是成长的基点不同造就数据不一样。月亏月圆,有一定规律,人的成长也契合这点。

吃苦是必需的,只是此苦不是彼苦。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必然要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没有人可以跳脱初始阶级而狂飚突进,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寂寞,能否耐得住成了一道卓绝的分水岭,绝大多数的人都倒在了山的这一边,没能够看到山的那一边的风景,更有不在少数的人始终在山脚下转悠,失却方向才是最大的悲哀。那不也是一种苦?

④.

潜龙勿用,你以为用还是不用呢?


正确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就做对,虽然并不容易,其实至关重要,正如俗语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终其一生,除了极少部分人有极大毅力,可在认知自己缺陷之后撼然改正,绝大部分人会在习惯中度过,同样,这个习惯也是循着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

潜,意味着闷声不响,闷头赶路,潜心修炼,这中间就在于遵守约定俗成的规范,自律之前,必定是他律,原因很简单,人并不是生而知之的,而是学而知之。包括那些神话中的人物,也是要有老师的教导。所谓的秉赋就在于能否快速有效的吸收,转化,并运用那些知识,这段过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单调至于痛苦煎熬,只有少部分人痛并快乐,更只有极端小部分纯粹的快乐。

养在深闺无人闻,但一朝天颜外放,自是无法阻挡。

关键是你要真的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这所谓的苦。

古语有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难道真的是人生唯苦?

所谓的苦,肉体经受的苦抑或是精神饱受折磨,最终会归根于内心,你的节操何在,会不会因为世俗而改变呢,会不会急于求功成名就呢?

耐得住孤寂,就像那埋在土里的种子,种桃种李种春风,从萌芽到成长,在那花未及开,果未及挂,你只有耐心的等待,唯独不能往高里拔一拔,以期长得快一些,也不要种下去不管不问。如果有空,除除草,去去虫,施施肥,剪剪枝……

等到那一时节,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花开,你那一枝也一样的绽放,或许你还可以沉住气,看那花落,枝头挂果,狠一狠心,把枝头果且落,且待明年,……花更美,果更甜。

结语:潜龙勿用,非不用也,只是不去炫,只是默默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