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高加林的人生,是對普世大眾人生的反思和啟示

活著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的活下去。人活一生,不好正因一個不滿意,就灰心。—路遙《人生》

如果拿人生來作比喻,我喜歡把它比作過山車,起起落落,跌宕起伏,沒有人會永遠在最高點,亦沒有人永遠會在最低點,起伏皆有才為人生常態。也正是因為這種常態,我們才能對人生永遠充滿好奇,永遠充滿激情,衝入雲霄的快感,體驗過後都會上癮。

意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提出一個有名的定律“二八定律”,套用在這裡,就是這個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普通人,大部分的人都是一邊幻想自己是百分之二十的特權人,一邊又要低頭看看現實。

路遙當時恐怕也是如此。1982年的他,早已經飽經滄桑,深諳人情,因為仕途受阻轉而投身文學創作,又因為常年奔波在城市和農村之間,最熟悉的“城市交叉地帶”的生活,於是一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高加林便這樣被塑造了出來,觀照自己,反思自己,也警醒自己。

路遙《人生》:高加林的人生,是對普世大眾人生的反思和啟示

路遙《人生》裡面的高加林,沒有顯赫的身份,也沒有掉到洞裡撿到高手秘笈,他的人生就是普羅大眾所擁有的一段人生。《人生》面世時,就引起了社會的軒然大波,有人罵高加林忘恩負義陳世美,有人罵他資產階級的思想墮落,更多的人罵他不安於農村咎由自取。但是如今看來,這些謾罵似乎也都有一些偏執,高加林的選擇也不過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選擇,高加林的人生沒有評論的不堪和灰暗,他的人生不過也是普羅大眾的縮影,擁有著普通人的複雜感情,有自信也有自卑,有踏實也有虛榮,有反抗也有妥協,他是路遙塑造出來的一個影子,影射自己以及當代所有普通青年的迷茫和痛苦;他也是一面鏡子,一面對普世大眾人生對照、反思與警示的鏡子。

1.普羅大眾常有懷才不遇之感

高加林是上過高中的人,他有一定的知識和眼界,也因為這樣的知識和眼界讓高加林覺得自己是與眾不同的,他不能做農民,在沒有其他的門路的情況下,做一名民辦教師是他的底線。可是即使這樣,他的這個身份也被走後門的人給頂替了。

這時候的高加林是內心裡面充滿了不忿的。

“他突然產生了這樣的思想:假若沒有高明樓,命運如果讓他當農民,他也許會死心塌地在土地上生活一輩子!可是現在,只要高家村有高明樓,他就非要比他更有出息不可!要比高明樓他們強,非得離開高家村不行!這裡很難比過他們!他決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會的面前,和高明樓他們比個一高二低!”

是啊,一個高中生有知識有才華,雖然可能是自詡,但是終歸是比走後門頂替他教師身份的人要有本事一些,換成是我們,也會有這種心理。“憑什麼”,這句話說的輕巧,但是也說的艱難。雖然他之後調整了心態去下地幹活,去街上賣白饃,努力地適應自己的新身份。雖然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意志消沉,對比歷史上那些一次不中舉就開始自暴自棄,流連於花街酒巷,甚至鬱鬱而終的人來說,高加林的狀態是正面的,也更符合我們普羅大眾的生活狀態。但是終歸心裡還是有一股“氣”在,如若不是,又為什麼想給叔父寫信,藉著叔父的身份搞定了自己進城的工作。

這大概就是我們普羅大眾所能理解的一種生活狀態,懷才不遇時可以走上帝預留的門,也可以走上帝預留的窗,為了生存可以將就,但是心中始終是有一把火,一把隨時可以燎原的火。

路遙《人生》:高加林的人生,是對普世大眾人生的反思和啟示

2.普羅大眾常有面對誘惑時搖擺

在農村時,劉巧珍的愛慕和熱情慰藉了高加林躁鬱的內心,即使劉巧珍對高加林而言不是內心最渴望的那種伴侶,也選擇了和她在一起。這時候的高加林和劉巧珍都是單純的享受著生活的種種快樂。

但是這種生活很快就結束了,高加林的叔父回到地方當了勞動局長,而且也因為這層關係,下面早有一些“懂事兒”的人給高加林安排好了工作,生活在這一瞬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加林也從一個特權下的“受害者”變成了“加害人”。

到了縣城,面對縣城生活裡面的各種誘惑,高加林變得越來越不像一個“農村人”,甚至開始嫌棄農村人的生活,當巧珍給他帶來狗皮褥子的時候,這種感覺愈加強烈。黃亞萍也就是這個時候走進了高加林的心裡,他覺得黃亞萍美麗漂亮有知識,可以給生活帶來樂趣,最重要的是黃亞萍是個城裡人。

農村小夥高加林的心開始搖擺了,正如路遙本人一樣,路遙本人也是一個陝北黃土高坡的孩子,嚮往著城裡面文明的生活,他曾經向朋友表示,自己的女朋友一定是北京知青姑娘中的一位,而最終也得償所願,路遙依靠自己的妻子解決了後顧之憂,也考入了大學,留在了城市完全的脫離了農村。高加林此刻也是一樣,但是路遙借高加林的內心掙扎,寫出了自己的憂思:“他強迫自己不朝這方面想。他在心裡自我嘲弄地說:"你是一個混蛋!你已經不要良心了,還想良心幹什麼......"他儘量得使他的心為得鐵硬,並且咬牙切齒地警告自己:“不要反顧!不要軟弱!為了遠大的前途,必須做出犧牲!有時對自己也要殘酷一些!”

路遙《人生》:高加林的人生,是對普世大眾人生的反思和啟示

加林在高貴的靈魂伴侶和同等身份的巧珍之間的搖擺,也恰好就是普通人遇到誘惑時的搖擺,一方面為利己主義一方面為道德責任,一方面是理想一方面是現實。

高加林選擇了利己,也是當時的一種意識的崛起,放到現在而言,這個選擇好像也非常普遍,現代社會里每個人都逐漸變成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老人摔倒了,第一時間是拿出來手機證明自己的清白,圍觀的永遠比幫扶的人要多很多,而且也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常態確不一定就是正確,利己主義的盛行最後還是會傷人傷己。

3.普羅大眾對“根”的信念

高加林被舉報了,這種因不正之風得到的東西,終歸不是自己的,隨工作一起失去的還有自己的愛情,黃亞萍和他一樣,也是個利己主義,她是不會和高加林一起回到農村的,而此刻的巧珍也已經嫁人了。

重新回到農村,高加林以為自己在村裡面會受到嘲笑受到鄙夷,但是沒想到“村裡的人們就先後圍在了他身邊,開始向他問長問短。所有人的話語、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惡意和嘲笑,反而都很真誠。”這時候的高加林,面對單純的而又豐富的故鄉良田產生了濃厚的感情,也是因為這樣高加林才正確的認知到了自己,認知到了做人的“本”。

結尾處德順老漢說:“我雖然沒有妻室兒女,但覺得活著總還是有意思的。我愛過,也痛苦過;我用這兩隻手勞動過,種過五穀,栽過樹,修過路……這些難道也不是活得有意思嗎?”這也是我們普羅大眾應該理解的人生,愛過、痛苦過、勞動過...這些都是人生的幸福,一個人只有認真的體驗生活,踏實的感受生活,心裡有根,靈魂有歸處,人生才是完美。

這種情感也可以在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綠皮書》裡面找到跨越國籍的共鳴。

黑人鋼琴家唐.謝利是個天才,在音樂上的天賦讓他在黑人受到歧視和壓榨的年代裡面受到了一些尊重,同時也擁有的優渥的生活,可饒是如此,他依然在一場爭執之後喊出:“如果我不夠黑,也不夠白,那麼告訴我,我是誰?”

路遙《人生》:高加林的人生,是對普世大眾人生的反思和啟示

羅曼羅蘭說:“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後依然熱愛生活。”而無論高加林還是唐.謝利亦都體驗過了生活,認清了生活,找到了自己內心的歸宿,依然熱愛著生活。普羅大眾如你我,也該如此,本心不可丟棄,認清楚自我和現實,即使前路無法預知, 但是當下也可以活的無悔。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都是高加林。社會的現實和我們的個人理想也往往是相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選擇做根上沒有土的豆芽菜,那便也沒有了向上生長的養分和動力,也沒有了抵抗暴風雨的資本。只有如古樹,根深深的紮在土地裡面,扎的越深越牢,才能更好的向上生長,奔向更廣闊的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