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有一個諡號被歷代文臣視為最高榮譽,這個諡號就是——文正。在古代的諡法中“文”代表著“經緯天地;道德博聞;勤學好問;博聞多見”,而“正”則有著“內外賓服曰;清白守潔;淑慎持躬;守道不移”等意義,可以說能夠獲得“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必定是生前功勳卓著,深受帝王信任,百姓愛戴,同時在個人道德品質上毫無瑕疵的柱國之臣。

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人們每當提起在北宋時期獲得“文正”這個諡號的名臣,首先想到的幾乎都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文正公,其實除了范仲淹以外,在北宋還有幾位名臣曾經也獲此殊榮。

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今天嘿小鼬要來和大家講的就是北宋的另一位“文正”,此人擔任宰相十數年,為政清廉、處事謹慎、為人寬厚、以德服人,他就是宋真宗時期的名臣——王旦。

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公元957年王旦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他的父親王祜就是北宋初年的名臣,先後擔任過監察御史、中書舍人、兵部侍郎等職。小時候的王旦雖然有些沉默少言,但是卻特別喜愛讀書,他的父親也看好王旦將來能夠成為大宋朝廷的股肱之臣。

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公元980年也就是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五年,23歲的王旦進士及第,從此就開啟了他將近40年的官宦生涯。年輕的王旦首先被封為大理評事,隨後又後出任平江知縣,在地方上經過幾年的歷練後,王旦被重新調回東京汴梁先後擔任知制誥、兵部郎中等職。在宋真宗繼位後不久的鹹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001年三月王旦就被任命為參知政事,五年後拜為宰相。

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北宋另一位名臣寇準幾乎是與王旦同時間被提拔,甚至在剛開始的時候寇準的官職還高於王旦,在宋太宗趙光義晚年時期,就已經將寇準提拔為參知政事,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副宰相”,可是由於寇準鋒芒太露,經常批評彈劾一些權貴,導致幾次被貶。可是王旦卻十分看重寇準,在他心裡寇準是接替他宰相之位的最佳人選。只不過王旦的這份心思從沒有向寇準明言。

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後來寇準調任樞密院擔任樞密使一職,中書省在一件事情上需要與樞密院進行溝通,結果在來往的公文上中書省違反了詔令的格式,寇準就抓住這件事情進行了彈劾。結果包括王旦在內的多名官員都受到了處罰。可是就在一個月以後,樞密院的一封文書竟也被中書省的官員發現格式存在問題,在報告給了王旦後,有人慫恿他趁此機會打擊寇準,可是王旦並沒有選擇這麼做,而是讓人把文書退回了樞密院,請他們更正之後再送過來,這件事情讓寇準十分慚愧,後來寇準曾經向王旦發出了“

同年,甚得許大度量?”的感嘆。

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由於王旦和寇準在一些政事上出現過分歧,寇準有時候就會私下向宋真宗打王旦的“小報告”,可是每當王旦在宋真宗面前提起寇準的時候,卻總是稱讚寇準的才華,面對這種情況,宋真宗和王旦之間發生了一次對話“(王旦)每見帝,必稱準才。而準數短之。帝謂旦曰:‘卿雖談其美,彼專道卿惡。’王旦謝曰:‘臣在相位久,闕失必多,準對陛下無所隱,此臣所以敬準也!’”

可見雖然寇準經常彈劾王旦,但是王旦卻認為這是寇準剛直不阿的表現,反而更加對其敬佩。在王旦病危之時,宋真宗請求王旦說一個可以接替他宰相之位的人選,王旦一開始並沒有表態,直到在宋真宗的再三要求下,王旦終於說出了他心中的最佳人選“以臣之愚,莫若寇準。”

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王旦這一生除了積極推薦賢能,還不屑於那些諂諛之臣為伍,並且通過自己手中的權利阻止他們危害朝政,像王若欽、丁謂這樣的奸臣,自然也心中十分怨恨王旦,動不動就上書彈劾他。

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好在多年的兢兢業業,讓王旦贏得了宋真宗的信任,也讓這些奸臣的詭計沒有得逞。對於王若欽,王旦早就看出來他“才有餘,而德不足”。宋真宗多次想要提拔王若欽都被王旦所阻攔,他告訴宋真宗“王欽若遭逢陛下,恩禮已隆”不必再進行提拔了。

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在王旦逝世後不久,王若欽就成功當上了宰相,可是王若欽想起王旦來,卻還是滿腔憤恨:“為王子明(王旦字子明)遲我十年作宰相。”可見王旦在主政期間,一直壓制著這些奸佞小人。

在北宋除了“范文正公”還有一位“王文正公”

這就是王旦,他當大臣十八年,其中當宰相十二年,經他推薦的國家大臣十幾個,其中未當上宰相的僅僅只有倆人。足可見其識人之明。

宋真宗曾稱讚王旦“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