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為何要有歌舞

印度電影為何要有歌舞

印度電影中的歌舞橋段已經成為了一個鮮明的表徵,也成為它區別於其他國家電影的突出特色。可是,印度電影為何要有歌舞?每當有人與我聊起印度電影,這個問題便無法迴避。這個問題貌似普通,其實很值得去探究。在這裡我想這一問題作出嘗試性的解答。

一,宗教原因

印度教是印度的主流宗教,在印度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信仰它。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其中之一的神靈溼婆神,除了其他的身份之外,他還被印度人奉為舞神。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裡陳列有一座處於舞蹈狀態中的溼婆神像,而他所跳的舞蹈被稱為 “宇宙之舞”,具有創造與毀滅之意。所以舞蹈因此而具有了重要的宗教意義。而說到歌曲,在印度宗教中專門有一種音樂叫做 “敬神樂”,目的是歌頌神靈和表達虔敬之意。綜上所述,我們就可以瞭解到印度的歌舞所具有的特殊而重要的宗教意義。所以,歌舞在印度民眾心中擁有神聖的地位。

另外,印度本土宗教流派眾多,甚至印度教本身也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分裂為了不同的支派。它們各自為了吸引教眾,壯大自己的勢力,往往都會採用歌舞的形式。這樣的行為就導致了歌舞愈發與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其神聖性當然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二,民間傳統

在印度的民間文化傳統中,歌舞文化是主要的文化內容。旦凡節日與嫁娶之事,印度民眾都會歌之舞之。去印度旅遊的人都有一個印象,那就是幾乎每個印度人都會跳舞。這種印象其實並不誇張。他們熱愛歌舞,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在印度民間,很多傳統的歌舞類型經過成千上百年的時間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如卡塔卡利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民間舞蹈也深受宗教的影響。

三,幻象觀念

在印度教的理論中,現實皆為無上的 “大梵”所化,而只有“大梵”才是真正的真實,現實則被看作“摩耶”幻境,也就是說皆為假象。那作為模仿現實的電影更是假上之假。在這種觀念下,印度人就十分能接受脫離影片敘事的歌舞的出現。

四,閤家歡的定位

印度電影是一種雜糅形式,之所以如此表面上看是出於市場考量,其實深層原因則是印度民眾的文化心理。在印度人看來,一個人去看電影甚至被看作反社會的表現,看電影在印度人看來和其他社會生活方式一樣都應是一種社交行為。所以在印度觀影往往是一個群體行為。而我們可以在印度電影中看到,歌舞橋段往往都是一種群舞形式,它在渲染氣氛的同時也發出一種“邀請”,即讓觀眾也參與進去。而印度觀眾確實也可以隨著影片中的歌舞一起唱一起跳起來。不要認為,在印度觀影也如在國內一樣是一種安靜壓抑的方式。印度的影院往往都是很喧鬧的。

在上述情況之下,歌舞就在印度電影中具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歌舞的地位如此重要,甚至可以決定一部電影的成敗,畢竟印度本土才是印度電影的最大票倉。

但是,印度的歌舞在成就印度電影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然而這種負面的影響在廣大印度民眾看來無傷大雅,在他們看來,沒有歌舞的電影就不是好電影。畢竟歡樂才是最重要的!這何嘗不是我們看電影的目的所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