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能幫助你對的人,可能就在平時你不願意搭理的人之中.

很多人抱怨現代社會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找關係。特別在中小城市,機會本來就少,為了優先獲取資源,人脈就更顯重要。


在人脈圈有個很有名的理論,叫"六度人脈"理論,所謂六度人脈關係理論,是指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過六層以內的熟人鏈和任何其他人聯繫起來。通俗地講:“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那個能幫助你對的人,可能就在平時你不願意搭理的人之中.


為了發展人脈,很多人都努力維護跟自己親密的人際關係。畢業於復旦大學管理系人力資源規劃師李維,告訴大家,這種方法是錯誤的。

他的新書《弱關係的力量》告訴大家,大可不必刻意去維護親密關係來發展人脈。不熟悉的人,你也能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那個能幫助你對的人,可能就在平時你不願意搭理的人之中.


真正的社交不是在於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在於你認識多少種人。

1.為什麼熟人無法幫助自己。

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在自己落魄的時候,跟周圍的好朋友求助。有時甚至沒有一個朋友出手相助,感受到的大多數是人情冷漠和心裡的寒意。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在熟人圈子裡,大多數都是同質的人。在熟人關係網中傳播最為廣泛的信息,經常是同質的。

這就意味僅有的信息在這個社交網裡的每個人都已經知道了。你想找點新鮮的話,或者瞭解一些陌生的領域,得到一些創新性的機遇,比較困難。

在人與群分的強關係,想讓自己的人生取得創新性突破,非常困難。熟人看自己的方式已經固化。

這例子,一位朋友在超市裡是做廣告策劃的。可是在他的親戚朋友眼中,他就是超市裡一個賣貨的。

他策劃的廣告作品在熟人眼裡就是一個商品打折促銷的海報。所以當他要想再通過熟人找一份有創新性的工作時候,別人自然而然,聯想到的工作就是賣貨。

小米公司的創始人雷軍說過,我在創業之初花了70%的時間去找人。我找的不是跟自己一個層面的合夥人。因為合夥人要互補,要不一樣,甚至要成為我的一面鏡子。要能跟我最熟悉的東西相互挑戰。

這段話充分表明了強關係的劣勢,找合夥人最怕找熟人。作為頻繁聯繫的強關係,跟我們的觀點往往是比較一致,多個領域都處在同一層次。

兩個人的結合一起,非常容易同質化,這違背了合夥人的根本原則,所以商場上才會有一個現象,凡是熟人一起創業的,往往容易失敗。

那個能幫助你對的人,可能就在平時你不願意搭理的人之中.


2.為什麼生命中的貴人往往是不熟悉的人?

有句話說,只有平時做好準備的人,在機遇來臨的時候才能抓住它。多數人只具備了發現機遇的眼睛,卻不擁有抓住機遇的態度。當機遇不期而遇的時候,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機遇,從指間中溜走。

根據二八法則,我們80%的社會活動被強關係佔有,但20%的弱關係才是高價值的。一個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會把80%的精力都投入強關係中。

和親朋好友打交道,和上司,同事,客戶每天一起工作。這一部分往往佔據了我們一整天的時間。

除此之外,我們每天或者每週會有一些時間和弱關係接觸。比如見見半年未曾謀面的老同學,週末參加社交聚會等等,但投入了精力和時間很少。

但是往往能改變我們人生的就是這價只佔20%的社會活動。例如你現在的工作並不是親人,或者職場前輩介紹的。而是源於一次商業展覽中某個陌生的客戶。

你們只談了一次,就非常投緣。你的妻子並不是親朋好友介紹,而是在一次社交聚會中偶遇。或者相識於一個相親網站,這典型的弱關係平臺。

僅僅這兩件事就改變了你的事業和生活。

那個能幫助你對的人,可能就在平時你不願意搭理的人之中.


3.人脈不需要刻意經營,讓不熟悉的人幫你成事。

當你瞭解到弱關係的本質不是價值交換,而是信息交換,這個理論。很多正面臨的現實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在弱關係中,可交換的信息才是最有價值的,信息往往在你覺得最無用的聯繫人那裡。

我們現實中接觸了大部分人,尤其是生活中的強關係,你會發現越是堅固的情感基礎,往往越經不起考驗.越是關鍵時候人情越淡,利益色彩卻越濃。

除了父母,兄弟姐妹,配偶這些牢牢捆綁在一起的關係,極少考慮利益的交換以外.其他諸多如發小,死黨,閨密等經歷過多次考驗的親密關係.平時聯繫極為頻繁,是你認為對自己最有用的聯繫人,恰恰是這些人在最關鍵的時候,往往會讓你失望。

一位做生意的胡先生,十多年來,順風順水,經營裝修公司單子不斷。又投資了其他買賣,再一次房地產業的風暴中,公司的業務急劇下降,而自己的現金有限,給員工發工資都困難。

他問遍了周圍的親朋好友,無人伸出援手,甚至還有人催他還錢。無奈的拿著自己的房子準備去抵押貸款.去貸款公司的時候,碰到一個不熟悉的信貸員.告訴他的公司經營不好,可能要不到銀行的貸款。不如找風投機構的人解決資金。借這筆資金胡先生度過了難關。

那個能幫助你對的人,可能就在平時你不願意搭理的人之中.


如果在人際關係中你覺得一個人很有意思,就要和他交流,而不是隻接收他的信息,卻不作出任何反饋,只要做到雙向聯繫,才能將鏈接轉變為價值,實現雙方的信息交換,不斷的雙向聯繫,就能推動我們的弱關係網向無限的空間擴展。

當下我們需要各種可能的機遇,但又習慣性的拒絕和陌生人接觸。不善用那些偶然的機遇和陌生的關係。而弱關係理論告訴我們,善用陌生關係,不僅是一種交往模式,更是一種新型人脈思維方式。

弱關係不僅僅是讓你的通訊錄增加了人數,更為重要的意義是讓你的關係網呈現網格化的衍射傳播,在這個關係網中,你可以把關係擴展到不同的領域,辦成意想不到的事。

那個能幫助你對的人,可能就在平時你不願意搭理的人之中.


那個能幫助你對的人,可能就在平時你不願意搭理的人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