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德的人不会感到孤独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一个有道德的人,肯定是一个坚持公理与正义的人,讲诚信重原则,有信仰。而且人们的心里都有向好的事物靠拢倾向,因此在他们身后不会缺少追随者,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有道德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

在三国的政治人物中,刘备以“仁义”著称,刘备有自己坚定不移的处事原则,对朋友有信、对属下有义、对人民宽厚仁爱,了解他的人无不心向往之。从起兵到赤壁大战,刘备一直颠沛流离,没有多大地盘,也给不了下属多高的官职和俸禄,但是他身边却始终有一大批将才智士追随。


有道德的人不会感到孤独


​起兵之时,不但应者云集,连马贩子都出资相助,后来他屡次被曹操击败,如丧家之犬耳,关羽张飞百般寻找,誓死追随效力。前往徐州时,陶谦不但送兵送粮,还多次以徐州相让。他到荆州投靠刘表,刘表给他兵卒,安置城池。在荆州时,当地豪杰投靠刘备愈来愈多,文有诸葛亮、徐庶、蒋琬等人,武将有黄忠、魏延、廖化等,甚至远在庐江郡的雷绪等人,都自愿率领家族和兵丁前来投奔。说明刘备的为人对民众有巨大的吸引力。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占据荆州一部。孙权和曹操分居其他地区,但是孙曹统辖地区的荆州百姓,纷纷转头刘备,络绎不绝,向西川发展过程中,智士张松、西川名臣法正、黄权、李严等人都心甘情愿投降刘备,背弃雇主刘璋,由此可见刘备因为道德高尚得到了民众拥护,帅将智士的追随。刘备的事迹为孔子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有道德的人不会感到孤独


只要自己在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就不用担心缺少朋友。而道德说到底就是三观正、有信仰、还好善乐施。即便有人将我们的行为看作是迂腐,甚至是虚伪的行径,也不要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思想压力,更不能因为别人异样的眼光迷失了自我,令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也许刚开始时候只有几个人了解你,可是等到时间一长,就会有更多的人懂你、了解你,到了那时就会有大批的人前来追随你、认可你、信任你、与你合作、建立密切关系。


有道德的人不会感到孤独


可见,孔子所言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规律。历史和现实无数事例表明,一个有道德的人无论他身处何方,都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当然不会产生丝毫的孤单感,倘若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做不成事情,而且很容易被大家疏离,最后变成孤家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