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下的思考

文 |耕多

茅盾文学奖下的思考

茅盾文学奖十届共四十八部(包括第三届两部荣誉奖)作品,我没有全部读完,仅十多部而已,但是每一届的获奖作品都有涉及。我的感受是:如今的茅盾文学奖缩水很严重。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时,我恰好在书店闲转,得此消息,三两步便至我熟悉的文学区,最终选了本梁晓声先生的《人世间》。之所以选梁先生的书,是因为高中时曾读过其作品《雪地上的足迹》,一个个鲜活的面孔跃然纸上,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母亲慈祥的面孔至今仍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可是此书却让我越“啃”越不对味儿,我鼓励自己:可能是“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吧!于是便坚持读下去。读了将近二百页时,我暂时放弃。

与此同时,我产生了一个很狂傲的想法——如果此书都能获奖,那中国有半数从事文学写作的人都可以获奖!静了一会儿我收起了我的狂傲,可能只是此书无法引起我的共鸣而已。况且我没有读完全书,因此也无法窥其全貌,如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所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遗憾的是,即便如此也没有让我停止写下自己对此书(一百多页)的评价:文字粗糙不细腻,语言拖沓不紧凑,逻辑紊乱,对同一个人物的描写在短短一百多页的篇幅之下就出现了偏差。看似鸿篇巨制,媒体也不吝其言夸之,实则远不能与早期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相提并论,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细观近来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好像以“长篇巨制”(动辄就是两三本一两百万字)居多,且作品背景“一如既往”。我不禁感叹,茅盾文学奖从何时起竟然要以字数多寡取胜?茅盾先生的期望在哪里?文学的进步在哪里?时代的文学作品在哪里?会出自时代青年之手吗?

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读完全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茅盾文学奖下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