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开国定都长安,盛世定都洛阳?今后哪个会发展的更好呢?

洛阳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前2070年—前1600年)的首都,其后有前1600年—前1046年的商朝、前1046年—前771年的西周、 前771年—前256年的东周、25年—190年的东汉、221年—265年的曹魏、265年—313年的西晋、 493年—534年的北魏 、606年—618年的隋 、武周(武则天)、909年—913年的后梁、 923年—936年的后唐、936年—938年的后晋等十三朝的古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历史,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称。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道、儒、释、玄、理等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在此交汇,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为什么说开国定都长安,盛世定都洛阳?今后哪个会发展的更好呢?

洛阳龙门石窟

长安,共有十七个朝代在此建都:西周、前221─前206年的秦朝 、前206年─9年的西汉 、9年─23年的新朝、东汉、318年─329年的前赵、351年─385年的前秦、386年─417年的后秦、534年─557年的西魏、557年─581年的北周、隋朝、618年─907年唐朝、武周、1644年─1646年的大顺(李自成),共计建都时间超过1200年

为什么说开国定都长安,盛世定都洛阳?今后哪个会发展的更好呢?

长安到洛阳大约有360公里,从各朝建都历史来看,长安和洛阳都是比较适合建都的,那为什么有的朝代建都在洛阳,而有的选择建都在长安呢?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建国初期作战需要

中国各个朝代几乎都是建立在残酷的战争之上,虽然洛阳和长安都拥有黄河、群山等天然屏障作为防守保障,但洛阳与长安相比较,长安更适合防御。长安北有黄河东有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南有秦岭、西有群山环绕,周边又有关中平原,天然的易守难攻之地。所以,如果一个政权建立初期战斗比较激烈,或者与敌对势力势均力敌,胜负一时还难于定论,特别是敌对势力处于函谷关以东的中原、江南等地的话,一般会选择在长安建都。如秦、汉、唐等。

为什么说开国定都长安,盛世定都洛阳?今后哪个会发展的更好呢?

函谷关山塬从黄河边连到秦岭山脉,只有中间沟为小道

秦朝本身发源于关中,它的主要对手则集中于函谷关以东,定都长安无可争议。而汉朝的刘邦从蜀地归来,他的重要对手项羽的势力则主要集中于江楚之地,所以刘帮定都于长安而不是他的老家砀山一带,最主要的考虑:一是长安既可以依靠函谷关抵御项羽的反攻,二是直接占用秦朝的皇宫建筑,避免再大规模的兴建土木,减轻百姓负担,稳固国家政权。唐朝建政初期的主要敌对势力也是集中于江淮流域。

为什么说开国定都长安,盛世定都洛阳?今后哪个会发展的更好呢?

唐朝服装展示

当然长安也有它天然的局限性。由于群山环绕,虽易守难攻,但同时也造成交通不便。特别是朝代发展强盛以后,关中平原有限的土地所产粮物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了,需要从江淮流域等产粮重地将粮物运过来,但函谷关外的三门山(今三门峡附近,修三门峡大坝时被炸毁)段黄河落差大,水流湍急,使关外粮食、物资等很难通过水路运输到长安,而陆路由于山高林密、道路崎岖、运输工具的落后等,使运输成本奇高不下。所以不得不将从江淮运来的粮食等物资只能存放于洛阳,碰到天灾人祸时,天子大臣从长安移到洛阳吃粮,或者在发生战争等特殊时期不计成本的运往长安。这一现象在唐朝最典型,据不完全统计,唐玄宗执政头二十多年里,因为粮食问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呆在洛阳办公。

为什么说开国定都长安,盛世定都洛阳?今后哪个会发展的更好呢?

秦岭山脉

2、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汉朝开始,华夏大地的经济重心就开始渐渐南移。安史之乱后,由于北方遭到的破坏太大,而南方相对平静些,北方的大户、人才为了躲避战乱,大量的向南方转移,南方在经济上不但超越了北方,更是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北方无法挽回的衰落了,朝政也不得不考虑将首都从偏西北的长安向东转移。洛阳由于位于华夏中心,四通八达,交往方便,成为了华夏的经济中心,物资充盈、人才济济,成为各个王朝强盛时期首都的理想之地。

为什么说开国定都长安,盛世定都洛阳?今后哪个会发展的更好呢?

洛阳水陆交通发达

所以如果改朝换代时的敌对势力不是特别严重,战乱不是特别多的话,一般都会首先洛阳为首都。

3、西北少数民族的强弱

如果中原政权所面临的西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强大,因长安距西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太近,易被少数民族的骑兵骚扰,如汉武帝时匈奴夜袭甘泉宫、刘邦被匈奴围困白登山等都是典型长安不安的例子。所以西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强盛时期中原建立的政权一般优先选择建都洛阳。

为什么说开国定都长安,盛世定都洛阳?今后哪个会发展的更好呢?

长城

4、政权斗争的需要

有的朝代由于自己势力发源地临近洛阳或长安,或者能够左右朝局的势力在洛阳或长安,皇帝则不得不听从朝局大势力的意见而定都在洛阳或长安,如秦、隋等朝代。而有时皇帝为了推行新政,或者摆脱旧势力的干扰,而选择换都,如武则天时期就将国都从长安迁到洛阳。武则天后,李姓皇帝又将国都从洛阳迁回长安,都是为了摆脱旧势力对皇权的干涉。

为什么说开国定都长安,盛世定都洛阳?今后哪个会发展的更好呢?

武则天墓

定都于哪里是一个朝代在建国初期的慎重选择,洛阳与长安各有千秋,各朝代都会根据自己朝代所面临需求问题而做出最佳选择。后来由于经济重心继续向东南转移,后面的朝政就很少选择在洛阳或长安建都了。特别是被慌废了几十年后,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得不到维修及改善,彻底失去了建都的优势,所以后来的国都一般是放在开封、北京、南京等地。

当前郑州、洛阳、开封等地成立城市圈,共同建设中心城市龙头;而西安也要打造为新丝稠之路的起点,成为东部与西部连接的交汇站,你认为哪个城市更具有发展潜力呢?请在评论区发出你的意见,为城市(家乡)发展建设出言献策。(由于历史对朝代划分的意见不统一,有些地方时间有冲突、有错误的地方烦请各位批评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