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都“變綠”了,這屆群眾究竟有多愛“吃草”?

本文要點

1、近年來,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崛起,餐飲市場颳起了一場“瘦身”與“健康”並行的“輕食之風”,一批包括肯德基在內的老牌餐企肯德基試水輕食領域。

2、從趨勢上看,輕食仍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與此同時,門檻低和同質化嚴重的缺點讓輕食想要在中國餐飲市場殺出重圍並非那麼容易。


肯德基都“變綠”了,這屆群眾究竟有多愛“吃草”?



在這個全民養生時代,除了手邊的保溫杯和枸杞外,街邊一家家打著“輕食”招牌的餐廳也日漸多了起來。

前不久,北京迎來了肯德基KPRO輕食餐廳。該餐廳畫風清奇,一改日常KFC的紅白風格,以綠色作為門店的主色調。餐廳門口 “Tasty,Fresh,Ready”的招牌,以及餐廳內自由定製沙拉的櫃檯,令人完全難以把它和和記憶中賣炸雞漢堡的肯德基聯繫起來。


肯德基都“變綠”了,這屆群眾究竟有多愛“吃草”?

KPRO門店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當然,除了在裝修上改頭換面外,KPRO的菜單也煥然一新。普通KFC門店常見的漢堡、香辣雞翅等油炸食品都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沙拉、三明治、鮮榨果汁等看起來健康、新鮮的產品。

不少網友在體驗過後大呼:“我吃完都不知道剛吃的是肯德基!”目前,北京KPRO餐廳已然成為吃貨們的心頭好,每天前往這家“綠色版”肯德基的食客絡繹不絕。


肯德基都“變綠”了,這屆群眾究竟有多愛“吃草”?

KPRO沙拉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KPRO是肯德基在全國的第二家輕食門店,而另一家開業已滿一年的KPRO杭州店如今依然火爆。

做了半個多世紀炸雞的肯德基都開始發力輕食了,那麼輕食到底是什麼呢?

1


輕食起源於17世紀歐洲貴族的下午茶,最開始是指一些分量少而容易吃飽的食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輕食的定義也也不僅僅侷限於食物。如今,被廣泛認可的輕食是指清淡、熱量低、營養健康的食物及適量合理的飲食態度。因此,輕食也常與健身、減脂、Eat Clean等概念聯繫在一起。

目前,輕食作為餐飲領域的細分品類,正逐漸流行起來,各種新品牌、新形式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近年來,主打輕食的餐廳以一二線城市為主要根據地,逐漸火遍全國各地。在北京、廣州等城市的街頭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輕食餐館,以上海為例,餐飲經營面積佔比40%的商場中,茶飲、沙拉等輕餐飲佔比一般在8%-10% 。

此外,包括肯德基在內的一些知名連鎖快餐品牌也相繼推出了“輕食概念店”,如吉野家、德克士等紛紛試水輕食產品,以迎合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需求。


肯德基都“變綠”了,這屆群眾究竟有多愛“吃草”?

沙縣輕食門店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在大街小巷遍地開花的同時,輕食也在各大外賣平臺上攻城略地。在各大外賣平臺上,銷售輕食的商家也越來越多。據阿里巴巴旗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發佈的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的沙拉外賣單量為1%,2017年躍升到了5%;外賣平臺上的輕食主題餐廳月訂單在1000~4000份之間。

此外,一些資本也瞄向了輕食這一市場。近年來,已經有包括沙綠輕食、大開沙戒等不少輕食品牌都獲得了融資,金額在數百萬到上億元不等,投資機構不乏君聯資本、真格基金、紅杉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肯德基都“變綠”了,這屆群眾究竟有多愛“吃草”?


2


輕食的興起,離不開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

近年來,年輕人在日常用餐方面越來越注重健康。由美團點評研究院發佈的《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中指出,目前80後和90後人口突破4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近1/3,是餐飲消費的主力軍。在飲食中,他們更關注效率和健康,輕食簡餐、新式茶飲等具有休閒屬性的品類越來越受到青睞。


肯德基都“變綠”了,這屆群眾究竟有多愛“吃草”?



此外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推出的《2017年中國餐飲消費報告》中也指出,近年來,顧客對健康菜品的需求有明顯增加。行業人士預測,中國輕食產業規模有望在3年內突破1000億,五年內逐步佔到餐飲總收入的10%。

除了健康風潮的影響之外,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餐廳的社交場景。相關研究顯示,深度體驗、自我顏控、活在未來、外向消費正成為“新青年”熱衷的生活方式。

而社交和輕食可以說是一對天生的絕佳伴侶。“高顏值”的飲食搭配、“快時尚”的就餐環境讓眾多消費者自發形成二次傳播並進行消費也是“輕食之風”得以盛行的重要原因。

3


輕食似乎已經成為了餐飲行業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勢,那麼,輕食好做麼?

從原材料和製作工序上看,輕食天生就具備快速複製的基因,但反過來,這也成為了制約輕食發展的一個軟肋。

輕食食材種類不多,多以生鮮蔬菜為主;受制於“少油少鹽“的特性,又不需要複雜的烹飪技術,菜品的標準化程度較高,生產模式容易複製。


肯德基都“變綠”了,這屆群眾究竟有多愛“吃草”?


門檻低、易於標準化容易引發山寨和同質化的現象。以沙拉為例,細看大大小小的沙拉品牌,它們的菜單和食譜相差不大,導致在口味上差異不明顯,消費者在連續幾天都吃沙拉後,也會覺得寡然無味。

此外,在國人的固有印象中,輕食並不會是主食選項,甚至對很多普通消費者來說覺得輕食就是嚐鮮、開胃小菜一樣的存在,即使打著健康的旗號。在消費者對輕食文化產生認同感之前,中國的輕食很難做到像在美國那樣的風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