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信史引發的悲劇,印度多次遭外來入侵

歷史上印度遭遇多次入侵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領域就出現了大型城市。一千年過去後,古印度文明衰落後,印度大陸就不停的遭遇入侵,直到英帝國到來

  • 公元前15世紀,首先到達印度的是雅利安人。當時印度的原住民是達羅毗荼人,好戰的雅利安人身材高大,還擁有戰車和騎兵,因此戰鬥力遠超達羅毗荼人,因此很快就征服了印度河流域。這一時期被稱為“吠陀時期”。
  • 從公元前6世紀左右,印度進入了一個列國紛爭的時代,波斯的居魯士大帝開始侵入印度。公元前516年,大流士再次入侵,吞併了印度河流域,通過波斯印度首次進入了西方世界的面前,
缺乏信史引發的悲劇,印度多次遭外來入侵

  • 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滅亡波斯,進軍印度後受阻於環境,亞歷山大死後,月護王乘機建立孔雀王朝。
  • 公元前2世紀,被匈奴追擊的大月氏入侵印度,建立貴霜帝國,後來貴霜帝國還和大漢較量過,敗於班超之手。
  • 4世紀,白匈奴入侵,建立嚈噠帝國。
  • 公元962年,突厥人入侵伽色尼王朝。
  • 13世紀,蒙古人入侵印度。
  • 16世紀,伊斯蘭化的蒙古人入侵印度,建立了莫臥兒帝國
缺乏信史引發的悲劇,印度多次遭外來入侵

莫臥兒帝國的版圖


易守難攻的形勝之地


缺乏信史引發的悲劇,印度多次遭外來入侵


。單就地理條件而言,印度次大陸的條件十分的好。次大陸三面環海,在古代不用擔心海上威脅。,北面是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威脅,東北部則有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的諾開—那加山山脈,山脈雖相對狹窄,但環境十分惡劣,在二戰時期,日軍在此因環境折損六萬餘人,在古代可謂是天險。西北同部中亞和波斯高原相接處,有平均海拔2000米寬大的蘇萊曼山脈,與之交錯遮掩的是平均海拔約5000米的興都庫什山脈。歷史上除了17世紀的英國人外,其他外來民族一直都是從新都庫什山脈的開伯爾山口侵入印度次大陸的。該山口位於印度次大陸西北角,如今巴基斯坦的西北部,這是整個中亞進入南亞次大陸的唯一通道。

缺乏信史引發的悲劇,印度多次遭外來入侵

缺乏信史引發的悲劇,印度多次遭外來入侵

但開伯爾山口最窄處只有600餘米,若在此處設一關卡,派兵堵住這一通道,外人絕難進入印度,可是弔詭的是,幾千年無論是征服者還是原住民都沒有在此修過關隘防守,任由外來文明一次又一次從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次大陸,一次次碾壓了這片土地上已有的文明。


 長城。儘管有了長城,已大大減少了駐軍數量,但萬里長城仍帶來了複雜的通訊保障和組織協調問題,後勤供給耗費極大。相比之下,從中亞到開伯爾山口的路況使得任何時候入侵者人數都不可能很多,防守次大陸僅需在山口建造一座關城,無需駐軍太多,也無需分散駐軍,通訊、組織協調和後勤補給的難度都小多了。然而,除了英國殖民時期,印度次大陸的眾多王朝似乎都不曾嘗試在開伯爾山口抵抗入侵者,硬是一次次任由外來文明從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次大陸,一次次碾壓了這片土地上已有的文明。

被遺忘的歷史

沒人在開伯爾山口關隘修建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沒有修史傳統,導致後人無法吸取前人的教訓。印度的歷史主要保留在印度的各種宗教典籍上,例如吠陀。但這些經典是主講諸神,兼職講講歷史風俗。看吠陀看歷史得靠推斷,因此也很難吸取教訓。

缺乏信史引發的悲劇,印度多次遭外來入侵

吠陀


儘管印度多次被外來民族征服,但從印度次大陸文明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上看,外族入侵只是歷史上的小概率事件。若從雅利安人進入次大陸的公元前1500年前起算,在此後3500年的歷史間,外來侵入也不到十次,平均幾百年入侵一次,由於沒有專門的史官,個體很難將外來入侵的教訓記錄下來,印度也就一次又一次的被侵略,

中國古代講“滅人之國,必去其史”就是這個道理。只有不斷的從歷史當中獲取失敗的教訓,下一次才可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