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旗舰机型不使用双声道,其实原因很简单,目标用户不需要

华为的旗舰机型不使用双声道,其实,很简单的道理,目标用户不需要呗,mate-商务机,商务人士最看重的是稳定、续航、信号。P-时尚和拍照,以外观设计和拍照为主,而不是音质。再者P系列机身小,双扬声器塞不进去。需要双扬声器的自然有别的手机可以选,比如iPhone、三星。顺便实名反对某些人,不要强行安利什么蓝牙耳机、蓝牙音箱,我就是嫌价格贵、延迟高、音质差,耳机长期戴着难受,家里桌面太小。个人对声音的细节、形态和声场还是有些要求的,奈何除手机之外没什么钱,而且被华为的垃圾扬声器坑过,高频尖利刺耳破音,中频没有,低频也没有。


华为的旗舰机型不使用双声道,其实原因很简单,目标用户不需要

现在用着三星S9+,音质真香。有需求的自然会选择相应的产品,而不是一味教厂商如何做产品。正如你们说的,消费者不是“精神股东”,怎样设计,对产品进行取舍,是厂商在市场调研后应该考虑的问题。而怎样选取产品,是消费者应考虑的问题。如果你偏要说用单扬,"嗡嗡嗡"是在偷工减料的话,你是否看到了他们在信号、续航、配色、内部空间堆叠等方面下的功夫?看准自己的需求,不能因为这个产品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进行攻击吧?市场是丰富,给了你很多的选择,我想,这才是“百花齐放”的真正意义吧。


华为的旗舰机型不使用双声道,其实原因很简单,目标用户不需要

华为的刀法向来比较精准,华为旗舰机型针对用户主要是线下,商务和工薪人士比较多,所以做手机要以他们的视角去做。放大他们的需求,阉割对他们来说比较鸡肋的功能是华为刀法精准所在。手机现在各厂家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一类是以小米为代表的性价比厂商,以极致堆料和适中的价格来打动客户,这些手机多以线上为主。另外一类以华为旗舰和iPhone为代表,手机并不是所有配件都是最好的,但是依靠着自身的品牌价值和产品设计营销再加上某些特别的优点加持,从而卖出溢价,这类产品多半是线下用户。


华为的旗舰机型不使用双声道,其实原因很简单,目标用户不需要

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华为旗舰屏幕差,单扬声器,价格那么高为什么还卖那么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线下用户对参数相对不敏感,对体验和品牌反而比较在意。线上为995和865性能差距隔几代吵得不亦乐乎,线下的用户并不会在意这些,因为都不卡;线上为周冬雨屏和钻石屏吵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线下也不会在意这些,因为看起来屏幕特别清晰,色彩特别艳丽;线上为p40系列价格低配高价吵得不亦乐乎,线下用户也不会在意这些。一部手感出色,外观特别的手机再配上华为的品牌,近似价格上很多人都会选择华为。


华为的旗舰机型不使用双声道,其实原因很简单,目标用户不需要

华为对此把握的非常精准,所以他并没有学三星在旗舰上极致堆料然后价格高不可攀,也没学小米极致堆料价格适中。而是选择适中的价格上“偷工减料”。偷工减料一些用户体验上并没有太大感觉的东西。比如屏幕,比如马达,比如扬声器等等。这些物料多半都是用得较少的功能或者感知没有那么强烈的体验。比如屏幕,虽然配不上顶级,但是拿手里不论瀑布屏还是四曲屏,看起来就很高大上,显示效果清晰鲜艳,对于目标用户来说就挺满足的。扬声器对于多数人来说用处多半在偶尔路上刷刷抖音,有耳机的存在,没有多少人用他听音乐或者看剧场电影,所以能正常发声且音质尚可就行。


华为的旗舰机型不使用双声道,其实原因很简单,目标用户不需要

马达也是同样道理,多数人手机静音不震动,少部分人会开震动,主要是为了操作能有反馈,并没有那么精细的分辨力,用习惯以后更加不会用心感受那种大家说的“真实感”,再加上他们并不知道这玩意儿还分好坏,也没体验过优秀的马达到底好在哪,所以说马达功能多半来说就鸡肋了。所以华为手机的策略就是:靠着信号、续航、外观设计等方面的长处,加上自身建立起来的品牌价值就足够自信卖到友商的旗舰价格,而在其他方面,则非旗舰配置。如果全部极致堆料,估计就像三星那样了,价格劝退。但这显然不是华为的策略,因为再往上贵,大家可能就感觉“这个价格不如买苹果”了,想买安卓的,高昂的价格会超出多数用户的预算,转而去选择友商四五千的机子了。

华为的旗舰机型不使用双声道,其实原因很简单,目标用户不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