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錮之禍士大夫集團的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

黨錮之禍士大夫集團的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

黨錮之禍指東漢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亂政的現象不滿,與宦官發生黨爭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錮士人終身而得名。前後共發生過兩次。兩次黨錮之禍都以反宦官集團的失敗而結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團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黨人被殘酷鎮壓。當時的言論以及日後的史學家多同情士大夫一黨,並認為黨錮之禍傷漢朝根本,為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

黨錮之禍士大夫集團的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

士大夫們品德高尚,時稱君子,“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等外號:

三君指竇武、劉淑、陳蕃三人,為“一世之所宗”,即值得世上人學習的榜樣;

八俊指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寓八人,為“人之英”,即人中英傑;

八顧指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範滂、尹勳、蔡衍、羊陟八人,為“能以德行引人者”,即道德可以為他人榜樣的。

八及指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八人,為“能導人追宗者”,即可以引導其他人學習三君等榜樣的。

八廚指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八人,為“能以財救人者”,即不惜家財,救助有難者的。

當時人以這些人為君子,朝中大臣自公卿以下,都畏懼被他們指責貶損,皆登門拜訪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