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劇荒很久的我,當《清平樂》播出時,內心是激動的。王凱我可以!帝后、帝妃CP磕起來!

可追完20集,我真心覺得,太難了,粉絲再怎麼說熬過去就好了,我也不得不棄劇了。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聽聽群眾的心聲,當初吃安利有多開心,現在就有多無語↓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收視率、播放率、熱度同樣教做人,基本蓋章撲街了。同樣是正午出品,當初《琅琊榜》《知否》都能厚積薄發口碑制勝,為什麼獨獨《清平樂》香不起來?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首先,臺詞太多文言文了,我只是看個電視劇,又不是看紀錄片或史書啊!品一品這些對話,就算看著字幕理解還得費點勁。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還有節奏,太慢太慢了,太監走路拍半天,騎馬拍半天,太后到底穿什麼衣服祭祀整整演了一集!本來可以劍拔弩張暗濤洶湧的母子關係變得平平淡淡磨磨唧唧,一點兒都不爽快!不管是少年官家要見生母,還是太后去世官家掌權,高潮都是唰的一下就過去了。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還有朝堂戲,也真的就是空殼子,看得我只想把《大明王朝》重刷一遍。大段大段的臺詞,討論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枯燥又叫人摸不著頭腦。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最關鍵的是,《清平樂》沒有核心點,流水賬一樣記錄宋仁宗的一生。

比方說大家看《甄嬛傳》就是看甄嬛怎麼升級打怪稱霸後宮,看《延禧攻略》就是看魏瓔珞查姐姐死因順便勾引皇上,《琅琊榜》也是,前期很慢但整部劇有復仇的主線推動,前2集林殊整容成功,工具人蕭景睿登場,各方勢力和背後矛盾浮出水面,鋪墊完了就正式進入劇情。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而《清平樂》,到現在還看不出到底要幹什麼,像很多個並行的單元劇,朝堂後宮是割裂的,讓人沒耐心追下去。要說宋仁宗也算影視劇的常客,各型各款的狗血故事也很多,什麼狸貓換太子、貴妃、太師、楊家將、包拯,但這劇的編劇就是有本事把那麼多好故事講得無聊透頂。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本來對這劇也沒什麼更多想說的了,可粉絲的挽尊又讓我想討論現在影視圈的怪象:為什麼大劇不如人意,鍋總是扣向觀眾?

粉絲說了,看不懂臺詞是你理解能力不行,需要提高情商智商培養多維分析能力。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這劇追求的就是平淡雅緻,未必能成現象級,但從創新藝術表達、傳播文化思想價值的角度,有獨特意義。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最絕的是,說現在人太浮躁了,但凡要安安靜靜用心看的劇都看不下去。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這,這,這,劇不行怪觀眾是什麼騷操作?

電視劇本來就該雅俗共賞,為什麼要抱著寒窗苦讀啃課本的心態去看?臺詞也是,設定在宋朝不代表一定要半文半白,偶爾化用典故無可厚非,通篇都這樣難免有掉書袋之嫌,一部劇要想吸引人,首先就是臺詞要聽得懂,讓人知道想表達什麼,現在就像背課文,跟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一樣。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無獨有偶,2018年陳坤、倪妮的《凰權》(播出時改名《天盛長歌》)也是這樣,任憑觀眾怎麼吐槽,任憑收視率低到砸穿湖南衛視底盤,宣傳依然是:沒文化才看不懂,明明是有皇權鬥爭和愛恨交織的良心劇,你們就配看爽劇!

可它的問題不是爽不爽,而是和《清平樂》一樣沒有邏輯啊!人物關係雜亂,整部劇平平無奇,是直線型的敘事結構。大家都罵於正劇,但於正劇能做到環環相扣每集都有小高潮。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還有真香劇,以前“真香”是指沒看過偶然一追發現真香,現在成了熬過十幾集就真香了!

比如《三生三世枕上書》,粉絲居然吹熬過25集就好看了!咋不說熬到最後1集就真香了呢!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小學生寫作文都知道開頭要吸引人,注水劇天天說第2集節奏就快了,第3集就精彩了,第5集漸入佳境了……不嫌丟人嗎?看個電視劇要用熬的!

恕我直言,一部劇好不好,差不多3集就能看出來了,3集過後還看不出水準,後面基本也就這樣了。必須看完全劇才能批評,屬於狡辯和不服氣。

想想《人民的名義》是不是第1集“面幣思過”梗就刷爆碰朋友圈?《潛伏》是不是第1集就緊張得喘不過氣?導演沒理由要求觀眾“耐著性子”去看,編劇也不能把臺詞當醒世名言逐字逐句去“解析”。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還有說觀眾沒審美就更可笑了,你們粉絲自帶濾鏡,看哥哥一動不動都能寫出幾千字彩虹屁,我們觀眾就只想看故事,劇拍得差不去罵劇組反而罵觀眾,是觀眾太善良讓你們有恃無恐嗎?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至於理解能力,《甄嬛傳》夠複雜吧,看似不經意的伏筆都大有文章,10年過去了各種分析沒停過,有誰說看不懂嗎?再說了,我不懂歷史可我看得懂《漢武大帝》《雍正王朝》《北平無戰事》,不懂金融可看得懂《大空頭》,不懂政治也看得懂《紙牌屋》。怎麼有些劇就金貴一點,只有特定人群能看懂呢?到底是觀眾的問題還是編劇的問題,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清平樂》得熬10集,看《凰權》要有文化,國劇怎麼老要求觀眾?

想想《康熙王朝》讓人記住的不是一身龍袍多少錢,而是玄燁波瀾壯闊的一生,現在很多“古裝正劇”再強調打光、道具、構圖,最大的作用還是給剪刀手剪空鏡。能力不夠拍不了讓大眾喜聞樂見的劇,就讓它獨自美麗,又高傲又嫌大家沒眼光就真的太矯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