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禍害?家庭皆累贅?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每個人的一生中會擁有兩個家,一個在未成婚之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我們稱之為原生家庭;另一個則是婚後組成的家庭,由夫妻雙方構成。

不同家庭有不一樣的教育方式,不同的習慣和規則。顯而易見的來自不同家庭塑造的人格、行為方式、思維模式、認知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主要探討原生家庭對人格發展、婚姻家庭、人際關係這三個方面造成的影響。


01 原生家庭對人格發展的影響

在心理學上,人格是指個體在對人、對事、對己等方面的社會適應中,行為上的內部傾向性和心理特徵。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理想、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自我,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心身組織。一個人的人格是在遺傳、環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原生家庭是我們人格、性格形成的最原始的體驗,也是我們生命塑造最初的土壤。

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到: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曾經有位媽媽帶著她的孩子過來諮詢,她說她的孩子總是不怎麼聽話,厭學、網癮,並且屢教不改,她想改掉孩子的習慣。而孩子當下的回覆是,“她總說我沒用,總罵我,在她眼裡我就是那樣的,所以既然她都認定了我就是這樣的,那我就按她說的做。”後來母親確實也承認了,她確實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言語比較激烈一些,但是她都是為了孩子好,就像她的媽媽在她小時候也是這樣對她的。講到她的母親的時候,這位年輕的媽媽,明顯頓了一下,長久沉默後,她開始述說她和她母親之間的故事。原來她的母親在她小的時候總是對她言語攻擊,在母親強烈的攻勢下,她越來越叛逆,甚至後來為了逃離母親,她輟學,一個人到他鄉。在母親長期的言語攻擊下,她對自己越發沒有自信,甚至帶著點自卑,怯懦。只有在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她才有掌控權。很顯然,她也用了媽媽曾經的教育方法——她最反感的方法。

孩子的學習與模仿能力是天生的。孩子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模仿周圍人的一言一行,而在幼年,孩子的活動範圍幾乎侷限於家,接觸最多的人便是父母,在長期的影響下,孩子與父母的習慣會逐漸變得越來越像。

再者,在孩子未有完全行為能力之前,大都一直受著父母的保護,與外界接觸不多,處事經驗也很少,自我重塑的意識不深,能力不足,而等到有機會完全接觸外界時,一個人的性格塑造也基本完成了。


02 原生家庭對婚姻情感的影響

先來看一組調查數據。

有機構曾調查過100個婚姻瀕臨崩潰的案例,其中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佔53%。其中約有50%以上的人來自父母常年吵架、酗酒、有外遇、家暴等家庭。

調查中有一個非常漂亮、品學皆優的女孩子,找對象的時候總是找條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處一段時間,又很難勉強自己,遂分手。

父母皆禍害?家庭皆累贅?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原來,在她六歲的時候父母離異,母親為了養家不得不做幾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親還在工作,她一個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間,冰箱裡什麼吃的也沒有。這種孤獨悽傷的感受如此刻骨銘心。從此她做了一個決定——絕不要被人拋棄。所以她找對象的時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樣優秀的男孩子。

這些潛意識中產生的“隱形的內在誓言”,常在當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上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這個影響一生的決定,並不見得一定是壞的。它曾在你人生中某一階段保護了你,對你有幫助。只是到後來,當你的人生環境改變時,過去這保護你的行為在新的環境裡,反而變成了阻礙。

而那些出生於原生家庭比較好的人又是怎麼樣的呢?

身邊有個朋友,從小就非常相信愛情。她經歷過漫長的異地戀,也遇到過暫時分手,但始終對婚姻抱有美好的期待,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將來的婚姻,一定會像我爸媽那樣!”

父母皆禍害?家庭皆累贅?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在坦然的愛裡長大的人很幸運,因為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所以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因為體會過真正的愛,也學會了如何去愛,所以很容易就往幸福的方向跑。


03 原生家庭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人與人的溝通,交流各方面,或多或少受原生家庭氛圍的影響。例如從小和父母之間溝通比較少,在家庭成員相處較為冷漠的環境中長大的人,步入社會後,會不知道怎麼去和其他人建立關係,往往處在一個比較被動的狀態。並且由於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在長大之後,會因為害怕得罪人,漸漸地將自己塑造成好好先生的形象,不敢輕易說出自己的需求。因為內在的自卑,對自己缺乏自信,所以更想要得到關注。

父母皆禍害?家庭皆累贅?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長期處在和諧家庭環境下的孩子,父母教會了他怎麼和人溝通,讓他相信這個世界是充滿愛的,他會更加願意去相信別人,幫助他人。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癒童年。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我們不該把”原生家庭“當成我們一輩子的枷鎖,受困於其中。因為經受過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我們更清楚絕對不能重蹈覆轍。我們可以自己創造一個幸福家庭,把幸福傳遞給我們的孩子,讓孩子不再受原生家庭負面影響的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