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打造“青绣”品牌,是省委省政府继打造“拉面经济”之后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制定青绣“八个一工程”,科学有序促进青海民间传统刺绣的保护传承发展。为摸清我省“青绣”家底,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组成6个专项调查小组,深入全省县、乡、村实地走访调查各地“青绣”种类分布、人员结构、代表性人物、工坊、传习所、传承基地、合作社、协会、企业设置情况,对全省“青绣”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难及问题进行深入调研。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刺绣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1人,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41人,市州级102人,县区级155人;刺绣经营单位492家,其中,刺绣工坊183家,合作社29家,协会11家,传承基地19家,传习所40家,公司121家,其他经营场所89家;有土族盘绣、河湟刺绣等17种刺绣类别,有盘绣、平绣、垛绣、叠绣等29种绣法;全省刺绣经营场所中长期从事刺绣人员约34207人,其中绣郎102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978人,残疾人505人;全省季节性从事刺绣的从业人员近30万人次。
据此次参与调查的省文化馆非遗处处长鲁占奎介绍,青海民间刺绣艺术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并且各有艺术特色,特别是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鲁占奎表示,通过调查,进一步摸清了“青绣”家底,为“青绣”保护传承发展夯实了基础,为推动“青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客观、准确、详实的科学决策依据。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目前我省“青绣”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已呈现出相融互动、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在促进我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行业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销售方式和渠道单一、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创意研发滞后等问题。
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聚焦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短板,坚持技艺传承、挖掘创新、品牌塑造、规模发展、文化和谐的原则,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明确思路,完善措施,充分利用好调查成果,着力推进《“青绣”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持续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夯实保护传承基础,健全科学管理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产业发展壮大,开拓市场营销,强化宣传展示交流和品牌扶持推广等,让“青绣”绣出传承、绣出心画、绣出技艺、绣出财富,绣出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