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之外,快遞戰場暗流湧動

因為疫情,很多人都過上了“宅生活”。而為了打發時間,和做一些防疫準備,網購成為一些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每天早中晚,都可以看到小區門口停著各式顏色的快遞小車,尤其是順豐和京東,一天更是要來三次。

此前,阿里、京東和拼多多都對外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的財報,三家在取得業績上的超越的同時,也都對今年一季度的情況打了預防針,都有著各種不確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之中,京東因為其物流不休息以及速度快等方面的原因,在這個春節期間取得了不小的收穫,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此前沉寂的消費用戶。

相比較下,淘寶和拼多多受到部分快遞放假運力衰減的影響,很多商家都是發不出貨來,對整個平臺的交易都造成了影響。而從最近時間的諸多動作來看,阿里和拼多多都要在物流上加大投入力度,電商平臺在物流快遞領域的戰場廝殺將會更加激烈。

傳阿里收購韻達10%股份 集齊四通一達

單從營收規模上來看,阿里和京東是國內最大的兩家電商平臺。不過,不同的是,京東一開始就注重自有物流方面的建設,並且以送達速度快,服務品質好,贏得了用戶的好評。因此,我們看到,一些消費者購買比較著急的商品時,首選的是京東自營。而阿里,通過第三方商家和品牌旗艦店的入駐,幾乎所有你需要的商品都可以在淘寶上買到,但配送速度上,卻難以保證,更適合買一些不著急的商品。

不過,近幾年我們看到,阿里也加強了在物流體系上的建設和投資,但不是像京東那樣主打自有物流,而是依靠菜鳥,並通過投資申通、圓通等快遞公司,來完成物流領域的佈局。

當然,阿里並不是沒有這個實力來像京東那樣搭建屬於自己的物流公司。相比較下,通過投資的方式,來提高自己在物流圈的話語權,可以更快的實現彎道超車,畢竟阿里不缺錢,也喜歡“買買買”。

資料顯示,阿里是百世快遞的大股東,2015年,阿里聯合雲鋒基金投資圓通快遞;2018年,阿里13.8億美元投資中通快遞;2019年,阿里戰略入股申通。現在,又有消息稱,阿里將收購韻達快遞至少10%的股份。不過,對此消息,雙方都沒有直接的回應,還是以韻達到時的公告為準。如果阿里收購韻達股份成真,那麼市場上我們熟知的六家民營快遞公司,將有五家都納入阿里系,剩下的一家則是順豐。

電商之外,快遞戰場暗流湧動

對於韻達來說,其整體的發展較為穩健,但是,有一點也需要清楚的認識到,那就是現在通達系70%的快件都是來自於阿里以及拼多多這樣的電商平臺。受到疫情的影響,韻達的經營受到了一定影響,這時候選擇“站隊”,也算是對未來的一種提前選擇。數據顯示,2月份,韻達快遞業務量為2.97億票,同比下滑13.41%;單票收入為3.02元,同比下滑15.17%。

電商之外,快遞戰場暗流湧動

阿里這邊,如果接下來將韻達收入麾下,那麼在整個快遞市場上將會進一步提升其話語權。另外,通過菜鳥的整合,對整個物流網絡的調度,也會進一步縮小與順豐、京東之間在配送速度上的差異。

聯手極兔快遞?拼多多也要殺入物流領域了

三大電商平臺中,也就拼多多最“單純”,只搞自己的電商事業,從不“關心”別的業務。相比較下,阿里和京東則是要麼投資快遞企業,要麼是自建物流體系。不過,就當下的市場環境來看,拼多多估計也受不了這波壓力了,也要殺入快遞領域了。日前,有消息稱,拼多多將和極兔快遞達成合作。

很多人使用過四通一達、順豐和京東,對於極兔快遞這個名字,估計還是很陌生。簡單介紹一下,這是一家出身在海外的快遞公司,2015年成立於印尼,發展速度較為迅速,覆蓋東南亞超過5.5億人口,每月收寄包裹數量在5500萬。去年,極兔快遞進入中國市場,“借殼”龍邦快遞。但是,由於時間短,加上國內快遞市場本身的競爭壓力就很大,因此極兔快遞現在基本沒什麼存在感,也只能是打價格戰。

上文提及過,現在快遞市場大部分的生意都是來自於電商平臺,作為“外來者”,極兔快遞要想快速融入中國市場,選擇靠山尤為重要。其中,京東蘇寧這邊就已經排除,阿里這邊可以選擇站隊,但是也要和四通一達來競爭,作為“小弟”,難免會被欺負。剩下的,體量大的,也就剩下拼多多。巧合的是,拼多多現在也需要一家快遞公司來彌補自己在物流領域的短板。

有了單量,極兔快遞自然不愁發展。另外,極兔快遞雖然在國內是個新人,但是在國外市場的多年經驗,已經讓其運營較為成熟,可以說照搬就行。拼多多選擇極兔快遞,也可以省去很多的時間成本,可以說是一個雙贏。

電商之外的新戰場

此前,菜鳥網絡快遞業務負責人曾表示,3月份菜鳥和通達系快遞每天配送的包裹量,比2月份實現翻倍增長,全網每天流轉包裹超過2億個。拼多多也公佈最新的物流數據,自3月15日起,拼多多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數已穩定在5000萬個以上,同比去年增幅超過60%。

電商之外,快遞戰場暗流湧動

隨著疫情的緩解,快遞市場逐漸恢復到往年的情況。但是,經過這一兩個月的時間,京東和順豐毫無疑問是最大的贏家,也將進一步鞏固兩家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的高品質高服務定位。與此同時,京東從去年開始大力推進個人快遞業務,並且取得不錯的增長,藉此也使得整體的物流業務實現了盈虧平衡。這次疫情期間的優異表現,加上價格上的優勢,想必未來的個人快遞業務增速將會更快。

對於阿里來說,如果“拿下”韻達,集齊四通一達,那將會在未來的快遞市場中擁有更多的主動權,也有利於菜鳥的整個物流生態體系的建設和調度。但是,服務這邊,四通一達相較於順豐和京東還有著明顯的差距,幫助這幾家快遞企業彌補服務上的差距,也是阿里未來需要著重推動的一件事。

電商之外,快遞戰場暗流湧動

拼多多雖然入局較晚,但是平臺的單量在那擺著,和極兔快遞合作,雖然需要進一步的磨合和一起探索,但也總比受制於人強。對於拼多多來說,更多的考驗來自於時間和對成本的考量上。

總的來說,當前國內快遞市場還是主要“依附”於電商平臺作為出入口,否則順豐也不至於那麼偏執發展電商業務。現如今,快遞已經逐漸成為電商平臺競爭的第二舞臺,此前拼多多上線電子面單,就已經有了絲火藥味。未來,拼多多能否“插隊”建起物流城池、京東個人快遞業務能否進一步突破、阿里能否組織好四通一達加固城牆,都將成為未來市場上的看點。(來源:TechWe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