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因殷礼”,那么周礼是如何具体地继承、改造殷礼的?

引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之间的激情碰撞、相互交融,思想激烈交流,最终汇成诸子百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思想精华传承下来。“诸子百家”的灿烂,“稷下学宫”的繁荣,这一切都源自于西周礼乐制度的崩坏。这样说来,西周礼乐是压制了文化与思想的绽放吗?并不是这样,否则,孔老夫子也不会一生都致力于恢复“礼乐”。

周礼并不是凭空被创造出来的,它是西周统治者们继承并改编殷礼得来的。所以,这根源还是在殷礼中。

“周因殷礼”,那么周礼是如何具体地继承、改造殷礼的?

一.周礼的起源:周因殷礼

无论是制度还是技术,都要经历一个由简到繁、由繁至简的必经过程,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礼乐制度自然也是如此。

禮,从《说文解字》中来看,有着禄、福之意,也就是说,礼与祭祀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繁体来看,礼字的右半部分是一个“豐”字,而经过王国维先生的新解,“豐”作为一种鼓的名字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鼓正是古代诸多礼仪活动中的代表物之一,由此可见,在古代,礼、乐是分不开的。

通过现代出土的诸多商周遗址中的出土文物来看,“乐”在礼之处占据着某种重要的职能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礼就是以礼器和乐器相互配合以事神致福,这可能就是礼的原初含义。”也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猜想到,“乐”在“礼”中能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并事实也正是如此。但是,为何“乐”会在这个以“礼”为基准构成的社会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在早期文明中,巫术主导着整个社会,由于没有成熟文字的出现,使得声音无论是作为交流媒介还是具体内容都十分的重要。而声音本身又具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色彩,所以对于古人来说,“声音崇拜”是他们“万物有灵”崇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声音经过某种规律化的加工、定型后,就可以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下作为特殊的工具使用,甚至可以放大为“通神”的媒介(最典型的对例子请参照萨满)。贾湖出土的龟铃、骨笛等都证实了上述的这些观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至少在贾湖人的时代,“以乐通神”就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主要祭祀活动。

“周因殷礼”,那么周礼是如何具体地继承、改造殷礼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非常不自觉地、十分口语化地将“唱歌”和“跳舞”组合在一起,这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而是自古以来的一种传统。德国社会学家格罗塞在谈论原始时代的声乐与舞蹈时曾说过:“他们从来没有歌而不舞的时候,也可以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舞而不歌的”。音乐和舞蹈从来都是“一个自然的整体”。所以,乐和舞蹈共同构成了礼,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随着宗教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完善,仪式成为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礼乐的地位更加得到提升。

这种“以乐通神”的方式延续到商周时期,并且越在后期越是得到完善,并且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礼乐从一种活动变成一种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加持下,在“绝地天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经过商朝逐渐发展至完备的最后准备,直到西周时期,礼乐制度正式从“原始宗教”的礼仪转变成社会阶层的评判与决定作用的根本制度。

二.殷商礼乐的发展:祭祀盛行产生礼乐

殷商时期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各个方面都已经很是成熟,特别是祭祀这一环节。商代社会,祭祀活动是人们生活中的核心,最重要的自然是祭祖,但对于自然万物的祭祀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大型祭祀活动主要是贵族,平民的生活同样被祭祀填满,只是规模上的不同。在进行祭祖时,轮番的“周祭制度”使得环节冗长,仪式复杂,且十分频繁,名目众多。这样大规模的、群体性质的祭祀在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上都是难得一见的。

“周因殷礼”,那么周礼是如何具体地继承、改造殷礼的?

而殷商时期祭祀之兴盛,与社会阶层的构造是分不开的。官制、嫡长子、婚葬等等各种制度,都成为礼制的一部分牢牢被祭祀所掌控,这也使得礼制在殷商就已经发展至几近完备。

商朝时期的观念与西周之后的十分不同。我们传统认知中,对于新的统治者的基本评判标准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德行,还有一部分是智慧与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评价人的时候,前者所造成的的影响往往大于后者,甚至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成熟,前者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人们也总是推崇“贤德之人”,特别是君王的更迭上。但是殷商时期并不是如此。殷商时期帝位的继承无关乎个人的德行、智慧,而是神权的授予,也就是西方国家所经历的“君权神授”。商人对于鬼神的信奉与狂热是远超现代人的想象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简简单单一句话,将商朝神权赋予王权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地位理清的明明白白。所以,上至君主,下至平民,人们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经过祭祀、占卜出结果后再做出决定与具体行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礼乐飞速发展。

三.周礼对殷礼的继承改造:君、神、人关系的重塑

到了西周时期,礼乐制度随着改朝换代也被更改,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其地位随着西周王室王权的确立水涨船高,最终成为了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制度。

“周因殷礼”,那么周礼是如何具体地继承、改造殷礼的?

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与殷商时期最大的不同就是君、神、人之间关系的转变。殷商时期,礼乐作为一种辅助用具,是君与神之间沟通的媒介,它的存在没有那么绝对的必要性。

而到了西周,礼乐成为了一种标准,一种德行的体现,起到了价值尺度的作用,地位自然非常崇高。

1.宗法继承制

礼乐制度的核心之一就是宗法继承制,而宗法继承制的核心其实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在商代时就已经出现,但是并没有作为一种标准被确立下来,是到了西周时期才成为一种公认的制度的。西周初期,改朝换代尚未完全完成,西周统治者们需要推出一套与商朝不同的、全新的标准,来稳定整个社会。

在周初天下刚刚平定下来,礼乐草创、制度尚未完善的时候,周公功成身退,担任摄政王治理好河山后还政成王,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将“立嫡”这一原则真真切切的确立了下来。《公羊传·隐公元年》曰:“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这样的制度确立下来,无论是王室传位还是贵族、百姓的家业继承都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秩序,所以比起确立家传、世袭,早期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防止动乱暴乱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周因殷礼”,那么周礼是如何具体地继承、改造殷礼的?

2.分封制

分封制则是在宗法血缘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依照“亲亲”“尊尊”的原则,将偌大的疆土逐一分封给诸侯王,诸侯王又会将自己的领土分给大夫,大夫也会分给自己的家臣,血缘关系则是大部分情况下施行顺位分封和继承的最大凭据。一系列的分封配合上相对严谨的朝聘制度,这就形成了一个以姬姓王室为核心、诸侯国屏藩周室的政治格局,事实上也确实是分封制使得早期西周政治格局稳定下来,并且在之后两百多年间,分封制使得周天子对于各诸侯国之间的约束力和控制力都是极强的。

这种分封制对于各诸侯国之间的强大支配力,更主要的原因是血缘关系所铸造一张网。依靠血缘关系所划分的严谨的等级关系,政治关系与人伦关系紧密结合,使得整个西周社会等级森严但又亲情柔和,人们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有着明确的认知与界限,但彼此之间相互尊敬、谦卑有礼,这也就无怪乎孔老夫子终生试图恢复西周时期对的礼乐制度。

“周因殷礼”,那么周礼是如何具体地继承、改造殷礼的?

3.民神关系的重新定义及“德”的确立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与商朝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德行”的认知与看重程度。殷商时期,德作为一种新兴出现的标准,并不列入严格的考量标准,人与神之间也是具有十分严格的界限。商朝并没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认知,恰恰相反,商朝是一个十足的神权社会,帝王只是神在人间的代言人,帝王的更改全部听凭神明的旨意,百姓更是神的子民,一切都需听从神明的安排。所以在殷商时期,帝王就是一个工具人,神才是真正主导一切的存在。

西周时期,由于思想的变更和制度的重新确立,“神、王、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神依旧是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存在,但是其实际地位已经从实际的、虚无的领导者变成了一种吉祥物一样的存在,而这根源则是源自于“德”的确立。人们凭照“德行”选出合适的领导者,“德”成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虚无缥缈的“神的旨意”仅作为一种参考,不再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从这时开始,人的性质与地位逐渐被重新定义。

4.对官职体系的改造

西周所继承殷商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官制的继承,并且以殷商的官职体系做基础,西周重新改造后的官制体系更加的系统且全面。而这个新的体系,则是完全依附于礼乐制度之下,这种制度实行起来,主要的内容就是各种礼仪规范,以祭祀为核心。

“周因殷礼”,那么周礼是如何具体地继承、改造殷礼的?

四.结语

对于周人来说,礼乐制度是他们生活的依存、凭证与核心,上至天子下至奴隶,所有人都被严格的限制在礼乐制度之内,并且将这种制度渗入思想道德教化的过程中,培养出了“自省”、“谦卑”等诸多美德。

但是同样也是因为礼乐制度的存在,禁锢了人们思维,秩序变成循规蹈矩,人们的思想被固定,没有创新,没有突破。


参考书目:

[1]陈戍国:《从“周因殷礼”到“周文郁郁”》,湖南大学学报,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