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沒有飯局解決不了的事情。

在中國,沒有飯局解決不了的事情。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說:在中國,沒有飯局解決不了的事情。所謂飯局之妙,不在飯而盡在“局”也,飯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看一個人混得好,一來看他經常有沒有飯局,再次看他飯局的檔次,飯局在中國,也是一個人的社會身份的識別。“飯局”,作為中國人際交往中最常見的方式之一,當然也是老闆們建立人脈洽談合作的最佳場所。

95後小蔣作為儲備幹部入職某500強公司,營銷副總助理崗位,入職後主要跟隨副總瞭解業務、重要客戶,自然也少不了參加飯局。平時副總照顧她,剛畢業的小姑娘不讓她喝酒,在邊上點菜、斟酒就可以了。但是一次公司有重要來賓到訪,營銷老總也在,小蔣開始頭疼了,副總觀察到了便給她發了條微信,小蔣瞬間精神好起來了。

【一】不會敬酒,但敢喝酒

小蔣雖不會喝酒但也知道大老總、大客戶在一定不能丟公司臉和副總的臉,於是端起酒杯斟滿敬大老總,一口乾掉,喝得面紅耳赤嗆了起來,嚇壞大老總。副總連忙過來解圍“哪有像你這樣喝酒的,喝這麼猛,不會喝酒又沒人怪你”。大老總也補充到:“新人吧,不會喝酒膽量倒挺大的,副總會用人啊!剛才那一下子猛了吧,我看你今天還是喝點茶緩緩吧!”

小蔣這一舉動,雖然就喝了一杯,但是這杯喝得值啊!既少喝了而且還被大老總表揚,副總也有面子,一舉兩得。如果你不會喝酒、不能喝酒、也不會敬酒,巧用這招瞞天過海只喝一杯,既能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又可避免一直喝。

【二】以茶代酒,會說巧話

會喝酒的人很多,可是老闆最喜歡的還是會說話的,別看有些人能喝,但是不會說話,領導也不會重用他。在酒桌上一個好的敬酒詞比喝3杯酒都有用。如果確實不能喝酒,可以以茶代酒,但怎麼開口說呢?一定要會說巧話。

例如話術:“以茶入酒,是茶,也是酒;久仰領導大名,今日終於見到您本尊,很榮幸跟您一起用餐,另外不好意思我對酒精過敏,失敬了,以茶代酒敬您!”這麼說既捧了一把領導,又解釋了原因,配上一句敬酒詞,完美!

【三】眼尖手快,勤快斟酒

如果你確實不想喝酒、不能喝酒,把斟酒這件小事做到極致也是容易讓領導對你增加感,做好了也能成就大事。

飯桌上有領導在,註定是要餓肚子的,不能喝酒的你,要做到眼尖手快,看哪位領導酒杯即將空掉,提前端好酒瓶準備斟酒,注意姿態要端正,站在身後右側,右手拿酒瓶,身體不可緊貼,但也不要離得太遠。倒入前要留神,瓶內酒越少,出口速度越快,倒時容易衝出酒杯,所以要控制好酒瓶傾斜度。相信通過這些細節,不被重用都不行!

不會敬酒的你,教你的這3招你都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