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己的故事(童年一)

從我自己有記憶開始寫吧,說實在的,我不清楚你們都是幾歲開始有記憶的,我的都是些零散的片段。


片段一

“媽,我今年屬雞,過一年是不是就該屬猴了。”我站在炕沿邊上,低下稚嫩且認真的臉問著,那一年我大概是4歲或者5歲的樣子。

媽媽在幫我整理衣服,將裡面的秋衣塞進秋褲裡,提了提外褲,又將毛衣放下,仰起頭笑了一聲說:“哈哈,你今年屬雞,長了一歲還是屬雞”。

“那龍江比我大一歲,他咋屬猴。”我不理解媽媽為什麼笑,依舊追問著,龍江是我童年的玩伴之一,他只存在於我的記憶裡,後來再也沒有過交集,我甚至只知道他外號叫黑龍江,至於這外號怎麼來的也不記得了。

“因為他比你大一歲,始終比你大一歲,你4歲屬雞,5歲依舊屬雞,龍江5歲屬猴,他長一歲還是屬猴,你出生的年份決定你的屬相它是不會變的,知道了吧?”媽媽依然笑著解釋說,說完也整理好我的衣服了。

“噢”我可能是明白了也可能只是配合著說,就像現在的孩子一樣,你告訴他什麼事是正確的,他也會說聲噢或者知道了,但他真正知道了卻不一定是在你告訴他的時候,他只是記下了,不會再問了。


片段二

我成長的時候正是DVD還有磁帶流行的時候,那時總是盼望著爸爸回來,從他皮夾克裡面拿出幾本錄像帶,放著可以看電影,有印象的一部電影是成龍演的《拳精》,可能是從小看這些武俠作品,我的性格一直到長大後都很正直,直的不行,這也大概奠定了我以後進入社會待人的基礎(無奈的搖頭微笑臉)

隨著磁帶流行的不只有歌曲,印象最深的是氣功,現在想想每個人做什麼事都是有原因的,心情好身體好不會去練習這些東西,人只有在難處才會找出路,我想這大概是媽媽抒發心裡委屈的一個渠道,早上聽聽氣功歌,跟著比劃幾下,心情會好些。

我那時小,姐姐比我大6歲,她看著媽媽做氣功裡的大概是叫騎馬式,也騎在我頭上,我當時應該是不情願,要不不會有這個記憶片段,我後期說我姐也不承認,說不記得,我反正是記得呢,這也是第一次在記憶裡知道有個姐姐,其實在當時那個年紀也不是很明確她是誰,因為我家在山上的時候,姐姐要住在姥姥家在村子裡上學,見面的機會不是很多。

再一個我在山裡的那段時光也是我與大自然最親密的時光,現在想想那都是自由的時光,爬爬家門口的幹石山,躲進林子裡找一口清泉,看看綠葉上的蝸牛,揪幾把‘酸溜溜’(一種能吃的野菜,根是酸的,現在都不認得了)塞進嘴裡,踩下會冒黃煙的‘馬糞包’(是一種藥材),有時鑽進馬路下的涵洞,看看老鷹吃剩下的殘渣,俯身抓只螞蟻舔它屁股(因為有酸味),那時沒有煩惱,只有好奇,無憂無慮,與天地自然做玩伴。(回憶起來都很開心)


下面的圖片是我成年以後再次爬到幹石山上照的,當時只是想自己留念,沒想到有一天會展示出來,這是見證我童年的地方(開心臉),今天先寫到這裡吧。#關於自己的故事#

關於自己的故事(童年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