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为何自甘堕落,又是如何引来杀身之祸?

前言

金熙宗是金国第三位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孙。在金熙宗继位的第六年,南宋和金国签订了和议,史称“绍兴和议”。同样金熙宗时期,金国实行了一些列的汉化改革,包括制定国家礼仪制度,对中央和地方的官职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改革,重用汉人官员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朝初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为何自甘堕落,又是如何引来杀身之祸?

金国版图

但是作为金国皇帝的金熙宗此时却疯了,不仅酗酒,还胡乱杀人,最终导致自己被堂兄弟所谋害。那这位充满想雄心壮志的少年天子为何会导致如此结局,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金熙宗幼年登基,朝政长期以来一直被权臣所把持着,使得金熙宗郁郁不得志,只好借酒浇愁

1135年,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暴死,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使得金国皇位发生空虚,引发权斗。在各方面互不相让的情况下,只好让阿骨打的孙子完颜亶继位,后世称之为金熙宗。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为何自甘堕落,又是如何引来杀身之祸?

金国帝王世系

金熙宗出生于1119年8月14日,继位的时候仅仅只有15岁左右,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初三的学生。熙宗自小丧父,母亲改嫁,金熙宗就客居到伯父完颜宗干家里。在完颜宗干的家中,伯父请了一个精通汉学的教师韩昉来辅导。这样一位老师对皇家嫡孙的培养自然偏重儒家政治思想的教育,要将他变成一个准皇帝。不到13岁的金熙宗就已精通吟诗写字,行为举止宛如汉人贵族子弟,许多皇室元老都暗地里叫他“汉儿”。

伯父虽然对金熙宗比较好,金熙宗也聪慧好学,毕竟客居在伯父家里,但是也因为尴尬的成长环境养成其敏感隐忍的性格,在各方面因素的导致下,金熙宗继位了。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为何自甘堕落,又是如何引来杀身之祸?

金熙宗像

金熙宗年少登基,满腹抱负,意气风发,本以为能有一番作为,给国家带来一番全新的气象,可是当他走进朝堂时却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皇帝,他要面对的是女真贵族的宗室斗争和太祖、太宗朝遗留权臣的掣肘。当初支持熙宗的那些人,也不是真心拥戴,而是因为其"幼小易制”以保障自己手中的权力不被新的强有力的君主所剥夺。

根据《金史》记载:“熙宗在位!宗翰、宗干、宗弼相继秉政!帝临朝端默。”

从完颜宗翰到完颜宗磐!从完颜宗磐再到养父完颜宗干!完颜宗干去世后又有完颜宗弼(金兀术),大金国的宗室贵族内部权力争夺不断!权倾朝野的大贵族层出不穷!权柄不断转移!但是金熙宗却从未如愿以偿地走到金国掌舵人的位置。曾经的理想暴露在严酷的现实中。熙宗其实也是女真统治阶级两派斗争的工具!往往在朝堂之上,只有下面的几个大臣在发号施令,熙宗只是在他的宝座上默坐。

作为这样的皇帝其实内心非常痛苦,但在此种情况下也不得不忍耐,希望以后能够亲自掌权,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宗弼掌控一切,这对熙宗心理上形成沉重打击,熙宗开始酗酒,往往是与别人通宵达旦地喝酒,不问政事,当别人劝他的时候,他也说:“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了,今天是最后一次。”但是第二天仍然酗酒如故。一个满怀志向的年轻人在纷繁的政治斗争过后变成了如此颓废之人,不禁令人感叹。

而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宇文虚中案,给了金熙宗沉重一击。宇文虚中是南宋初年出使金国的宋朝使者,后来被金国扣留。他之前就与金熙宗的老师交往甚密。在宗干、熙宗推行的汉化改革中,宇文虚中积极出谋划策。宇文虚中还有一点最能引起熙宗的共鸣,就是非常鄙视女真人的粗鄙无知,使得熙宗视宗室大臣为“无知夷狄”的观点如出一辙。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为何自甘堕落,又是如何引来杀身之祸?

金兀术像

也正因为如此,女真贵族对宇文虚中非常忌恨。最后宇文虚中被女真贵族以窝藏反书的名义速捕,宇文虚中反讥道:“从南边过来的士大夫家家都有藏书,高士谈家的藏书比我还多,难道也是造反了?”没想到,他随口的一句话竟给高士谈造成飞来横祸,高士谈也因此被杀。这显然是一起典型的文字狱,其原因无外乎是原来的女真保守势力的一次反扑。就在宇文虚中被杀的前两个月,太宗之子宗固升任太保、右丞相兼中书令,成为朝中实权人物。宗固是宗磐的亲兄弟,属于反对汉化改革者。

宗固升任右丞相兼中书令,表明保守派在朝中势力的相对上升,也就是这些往日被宇文虚中等人歧视之人,借文字狱害死了宇文虚中。金熙宗无法保护宇文虚中,宇文虚中案对他的心理构成强烈的刺激,此后的熙宗不仅经常酗酒,还常常处于癫疯状态,无故杀人,实际上已经处于一种精神失常的状态了。

二、婚姻生活的不美满加重了金熙宗的猜忌心,最后癫狂杀了皇后,使得群臣寒心

金国是由女真人建立的国家,金国建国以来,皇后都是女真人,而且一向与徒单氏、唐括氏、蒲察氏、仆散氏、纥石烈氏、乌林答氏等部通婚,册立皇后和公主下嫁的人选都主要以这些部族为主。所以说金熙宗的皇后也必须是女真人。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为何自甘堕落,又是如何引来杀身之祸?

金熙宗皇后裴满氏

金熙宗的皇后为裴满氏,成婚的时候俩人非常恩爱,金熙宗即位的时候,封裴满皇后为贵妃。后立为皇后。皇统二年(1142年),裴满皇后生子完颜济安。当时,金熙宗二十四岁,对于年富力强的金熙宗来说,这个孩子的降生可以给被权臣牵制的金熙宗带来一份喜悦,金熙宗非常高兴,于是大赦天下,祭告天地宗庙。完颜济安满月后,被册为皇太子,这不仅反映着熙宗的激动心情,也说明熙宗与裴满氏的恩爱。

但是当年十二月,皇太子未满一岁而卒。这对熙宗更加造成强烈的刺激。济安病重时,煕宗亲到佛寺焚香祷告,痛哭流涕,并赦免五百里之内的罪犯,以乞求上苍保佑孩子的平安。济安死后,熙宗亲至乌只黑水送葬,并命工塑其像于储庆寺,与皇后裴满氏亲手安置济安的塑像于寺中,熙宗家庭生活的美满时期也随着济安的死而结束。

皇后裴满氏由于熙宗的宠爱有加,逐渐确立起在后宫的专制地位,成为在朝中有影响力的女强人。裴满氏不断结交高层大臣,欲招揽自己的势力,掌控朝政,其权势最大时,据说宰相的任命都得经由裴满氏的同意。金熙宗给裴满氏放权其实也是为了与宗室权臣制衡。

如果只是在朝堂上也就算了,但是裴满氏这人自从儿子死了之后变得彪悍妒忌,不允许金熙宗亲近其他妃子。皇后专权乱政,熙宗也非常生气,但是他又没有办法,什么事一旦形成了习惯,改起来就不容易了。所以熙宗就只能靠酗酒、杀人来发泄自己的苦闷。他越酗酒越助长他的精神病,越疯他越要杀人,越杀人他越要酗酒来安慰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为何自甘堕落,又是如何引来杀身之祸?

酒精中毒的金熙宗

有一次,金熙宗抽风把自己的弟弟杀死了,弟弟死了之后,他看到自己的弟媳妇很漂亮,就把这个弟媳妇纳入宫中为妃,冷落了皇后。皇后骄横惯了,冲进后宫,来找熙宗理论。不但理论,她还当着他的面,侮辱这位妃子。这一下,熙宗愤怒到极点,拔出佩刀,捅死了皇后。

金熙宗杀了皇后之后,要立这位弟媳妇为皇后,大臣们也都不干了,废立皇后、废立太子不仅仅是家事,还是国事,这么大的事哪能不跟大臣商量就干啊?再者说,弟弟被杀,甭管情况如何,从法理上讲他是罪犯,弟媳妇就是罪犯家属,立罪犯的家属为皇后听都没听说过。

于是,大臣们一起劝谏,这就又把皇帝惹火了,威胁大臣们又要杀。大臣们一看皇帝疯成这样子了,已经失望至极心寒了。

三、朝政失去控制,反复无常,赏罚不公,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金熙宗时期,有一个人比较形象比较突出,这人就是完颜亮。完颜亮,字元初,本名迪古乃,1122年出生,是宗幹的次子。完颜亮3岁的时候,比他大3岁的金熙宗完颜亶与母亲被收继到宗幹家,从此两人就在一起学习生活。完颜亮也自幼受到宗幹家庭良好的儒学教育,与金熙宗一样精通汉文,且能吟诗。

作为当年权倾朝野的宗幹的儿子,自然也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强烈的权力欲。1135年,看到与自己一起长大的堂哥成为皇帝,身披冕服威风地接受群臣朝拜的时候,完颜亮就立下了要做皇帝的决心。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为何自甘堕落,又是如何引来杀身之祸?

完颜亮像

这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依照宗室制度,年满18岁要出来为官他选择了跟随叔父完颜宗弼外出打仗。由于他身份高贵,一开始就有了奉国上将军这一较高品级的武将官衔,宗弼也很照顾他,任命这个年轻人为行军万户。不久成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方面大员了。

作为皇帝的堂弟,在经历了地方上的锻炼后,完颜亮被顺利地提升到中央任职,被提升为尚书左丞,身居宰相之列。当时的政治情况是,皇后裴满氏外结大臣,干预朝政,而宗室宗敏宗贤等人都位居宰相之列,与后党势力形成明显的对立,而此时的熙宗已经嗜杀成性,对朝政也不再关心。

完颜亮借此机会内与裴满氏结成同党,外则广泛培植羽翼,力图占据要职,在中京与完颜亮意气相投的萧裕也被提拔为兵部侍郎,入朝为官。完颜亮虽然竭力揽权,但对熙宗仍然表现出忠心耿耿的样子。一天,完颜亮与煕宗谈起他们的祖父创业艰难的情形,说到感人处,完颜亮鸣咽流涕,熙宗对他大加赞赏,认为他忠心可嘉。很快,完颜亮升任平章政事,又成为右丞相,后又兼任都元帅,并且拜为太保,领三省事,身兼将相,可以说地位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为何自甘堕落,又是如何引来杀身之祸?

金上京的基本概况

完颜亮的表面文章做得非常好,上对皇帝表现得非常忠心,下对掌权的裴满后、宗敏、宗贤等人尊敬有加。在生活上则非常低调,家中生活简朴,妻妾仅三人,出门也没有皇帝兄弟的张扬气派,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而在暗地里,他却在利用手中的权力极力拉拢权贵子弟,以培植自己的势力。就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发生了完颜亮生日贺礼事件。

完颜亮生日,金熙宗命心腹侍从大兴国去赐贺礼,皇后也附赐礼物令大兴国带去。金熙宗得知大怒,命追回皇后的礼物,痛杖大兴国。此举使帝、后之争公开化,也令大兴国心怀不满,并让完颜亮大为惧疑,而金熙宗却浑然不知。

又有一次,因发生灾变,熙宗命令翰林学士起草罪己诏。学士的草稿中有“惟德弗类,上干天威”,“顾兹寡昧眇予小子”等字样。熙宗不太理解,有人为他解释道这是汉人弄文辞辱骂皇上。结果,熙宗听后大怒,学士被截去手足,处斩。

这时有人报告说学士是受完颜亮指使的,熙宗一怒之下,将完颜亮贬到行台尚书省任职。当完颜亮走到良乡附近的时候,熙宗又改变了主意,召他回上京,仍然让他做平章政事。不过在经历了这场变故之后,完颜亮深切地感觉到,自己虽然位极人臣,身为宰相,但还是朝不保夕,随时可能面临杀身之祸因此更加紧了他的篡位阴谋。

当时推翻皇帝之心的不仅是完颜亮一个人,当时左丞相唐括辩和右丞相秉徳都有此意,两人要废熙宗的消息传到完颜亮耳朵里,他没有将两人缉拿治罪,反倒主动与两人联络,共约推翻熙宗。于是完颜亮这几个人通宵达旦讨论废帝计划,但是隔墙有耳,有人将这可疑的事情报告给熙宗。煕宗大怒,杖责唐括辩,大骂道:“你跟完颜亮有什么密谋,想把我怎么样?”

眼看计谋要败露,完颜亮决定先下手为强,公元1150年1月9日晚,完颜亮联络熙宗身边的侍卫长以及侍者为内应,带领一帮死士闯入熙宗寝殿,刺杀了熙宗。就在熙宗的尸体旁边,完颜亮的同伙将他扶上宝座,立其为帝,史称海陵王完颜亮。

金熙宗在位15年,享年31岁。

点评

作为金国第三代皇帝,金熙宗在金国历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的皇帝,但是其最后悲剧性的结果令人嘘唏。

金熙宗有着太祖嫡孙的先天优势,有着天赋的聪明才智,有着后天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说他有成为一个伟大君主的客观优势。但是也因着他本性中的仁厚软弱,杀伐决断多有不足,导致了其执政后期众叛亲离。甚至出现被一同长大的兄弟联合亲信杀身夺位的悲惨结局。

纵观整个金国120年的历史,这种事情屡见不鲜。金熙宗之后的海陵王完颜亮最后也是被刺杀的,而后来的卫绍王完颜永济也步后尘。金国不断出现君王被弑的现象,是女真文明落后使然。汉人政权千年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只要不出现极端情况,一般还是能保证皇位顺利继承的。后来的蒙古大汗抢位,同样说明了少数民族政权只认拳头不认制度的野蛮性。

做一个皇帝,时刻要防范统治阶级内部的进攻和破坏。身在高处不胜寒,有些人受不了这种精神折磨,只好醉生梦死,追求极致享乐,活一天算一天。2000年的封建皇权,不断轮回上演夺权大戏,无人能超脱时代的桎梏,直至现代,这种历史闹剧才告结束。


参考资料

《金史》

《金史纪事本末·熙宗行政得失》

《续资治通鉴》

《中国历史·金史》

《剑桥中国史·辽西夏金元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