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为何踢死自己的儿子?

秉烛读春秋


道光十一年四月十二日,公历是1831年,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逝世,至此道光皇帝膝下三子全无,万里江山后继无人了!



奕纬出生在嘉庆十三年,是爸爸道光和手下的使唤丫头“私通”生的,这本来是偷偷摸摸的事,奕纬一出生事情就彻底瞒不住了。


道光羞愧的简直无地自容,自己苦心经营多年“循规蹈矩”的形象因此顿时化作乌有,一想起来就气不打一处来。但是却乐坏了爷爷嘉庆皇帝,爷爷做主封奕纬妈妈那拉氏为侧福晋,还在六十大寿的时候赏了奕纬“贝勒”的爵位。

但是那拉氏从此再没生育,很显然道光对奕纬的出身耿耿于怀,再不亲近那拉氏了。道光也因此一直对这个儿子不上心,疏于管教。奕纬自己也不争气,史书记载他“举止粗俗,言行不见,学习也不用功”。

可是在道光九年开始,道光突然重视起这个大儿子来,不仅经常过问他的功课,还命令老师对他要严格要求。原来道光的次子奕继、三子奕纲全都相继夭折,奕纬成了独生子。但是谁能想到,这带给奕纬的不是福而是祸呢?

一天,奕纬的功课又没达到老师要求,老师就对他说:“读书才能明理,明理方可治国嘛。”话里话外似乎在暗示着奕纬以后可能继承皇位当皇帝。突然,奕纬脸色一变说了一句狠话:“我要是当皇帝先杀你!”老师被奕纬这句话吓得目瞪口呆,然后哭着把事情报告给了道光皇帝。

道光闻听大怒,于是亲自动手打了奕纬20大板。

打完之后道光还不解气,又踢了奕纬几脚,据说有一脚踢在奕纬要害部位上,奕纬由此受伤,经医治无效,最终英年早逝,结束了他作为皇子悲剧的一生。

奕纬死后,道光赠给他“隐志”的的谥号,这明摆着不是一个好谥号,看来直至奕纬离世道光都对这个儿子没有丝毫好感。


晓史才能明事


都说虎毒不食子,道光身为皇帝居然踢死自己的儿子,还真比虎还毒,那么道光为何踢死自己的儿子?

先来听听道光帝踢死儿子奕纬的经过,再来分析他这么做的原因。

话说道光还是亲王的时候,便与自己房中的一个端茶送水的丫鬟有了肌肤之亲,生下了自己的长子奕纬,可是又觉得这件事毁了他循规蹈矩的清誉,便对这对母子并没有好脸色,然而嘉庆帝却因喜得龙孙,高兴不已,把奕纬封为多罗贝勒。

这奕纬也不争气,从不向学,文不通武不精,玩劣成性,道光更不喜。

嘉庆驾崩后,道光继位,对这个长子还是没有好脸色,本想着皇后我其他妃嫔生了儿子,便可选择最合适的人继承大统,无奈后来生下的老二老三都早夭了。

<strong>此时道光已四十多岁了,漆下只有长子奕纬的道光有点着急了,江山社稷总要后继有人,奕纬再不好,也是自己亲儿子,只好死马当活马医,找来最好的少傅来教导二十来岁的奕纬,真诚地把他当储君来培养。

然而不学无术的奕纬已经成了烂泥巴扶不上墙。学文坐不住,学武吃不了苦,少傅恨铁不成钢,严加管教,奕纬受不了约束,十分厌恶少傅的严苛。

有一天少傅苦口婆心地劝导奕纬:“殿下,你应该好好学习文治武略,将来才有可能好好当皇上呀!”

奕纬应声答道:“将来我当了皇帝,第一个就要杀了你!”

少傅听了心惊肉跳,君子无戏言,倘若奕纬真坐了龙椅,自己的小命可难保了,于是只好先向道光帝汇报,求得尚方宝剑,将来才不至于冤死。

道光帝听了少傅的汇报,气到了极点,命令奕纬到殿前问训。

奕纬低头见父皇,一脸不屑。

道光帝命奕纬跪下,训斥他不尊师道,不爱学习,大发雷霆之后,余怒未消,在奕纬站起来之际,朝他的裤裆猛踢几脚,已示对不肖子的惩戒。

奕纬忍痛回府,便请太医救治,然而几天后,便气绝身亡。年仅24岁,便结束了短短的一生。

有书君分析道光帝踢儿子的原因:

一、奕纬不学无术,还忤逆老师,令道光动怒。

道光帝对奕纬这个儿子一直不看好,首先其母地位卑微,只是个端茶送水的丫鬟,有损皇室的荣耀。

而奕纬又文不通,武不精,还不学无术,师傅教导还不听从,居然妄下断语,让师傅无所适从,也令道光颜面无光。

奕纬口出狂言,将来当了皇帝,第一个就杀老师。道光还没立储,奕纬就妄议自己当皇帝,这是大逆不道。所以道光暴跳如雷,踢了奕纬。

二、奕纬触动了道光的逆鳞,道光帝大动肝火。

道光帝本就不寄希望于一个使唤丫头为娘的儿子,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下了决心培养奕纬。

可奕纬在道光还在位时,就说出“我做了皇帝”的话来,这触动了道光的逆鳞,这不是要抢班夺权吗?

朕还健健康康地活着,就任由逆子处置朕精心挑选的少傅,这不是竖子吗?朕还没下诏书让逆子继承皇位,就这么张狂放肆,将来还怎么约束他,必须杀杀他的威风!

另外奕纬的这句话正好切中了道光的痛点,这句话像一句咒语,好像在诅咒道光帝再也生不出儿子,49岁,膝下只有这一个不争气的儿子,皇位只能由最不喜欢的儿子继承,这无疑气得道光帝大动肝火,狠狠地朝奕纬裆部踢去。

三、道光帝找不到第二个继承者,急火攻心,怨恨奕纬。

道光帝49岁前没有生下其他皇子,只剩奕纬一根独苗,找不到第二个储君人选。

而奕纬又这样不争气,不讨喜,这令道光急火攻心,这种欲求不得的怨恨,发泄到了奕纬的身上。

不过,道光帝并非想踢死自己的儿子,儿子的死不是他自己内心的本意。

当时他只想惩戒这个不肖子而己,他只是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心切,几脚踢去没把控好轻重,误伤了儿子的“命根子”,导致生殖器踢坏了,而当时医术水平不高,枉送了奕纬年轻的性命。

奕纬死后,道光帝抱尸痛哭,悔不当初,毕竟是父子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总归是凄凄惨惨戚戚,让人唏嘘不已!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虎毒不食子,道光皇帝虽说亲手杀死了自己的长子奕纬,但绝对是误打误撞,不小心踢在了奕纬的下身,以致其不治身亡,儿子的死可以说是道光恨铁不成钢的极端做法。

幼年的不得宠

奕纬虽说是皇长子,但他的母亲出身卑微,是原来道光做王爷时王府的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端茶丫头。虽说生了长子奕纬,但道光却并不重视,爱屋及乌,由于不喜欢丫头出身的母亲,奕纬从小几乎没有受到父亲的关爱。

民间有句老话叫做“隔辈亲”,皇家也概莫能外。奕纬的出生使得嘉庆皇帝喜出望外,对自己的第一个大孙子极为重视,不但封奕纬为多罗贝勒,还把他的母亲那拉氏封为了道光当时的侧福晋。

但是后来道光继位后,对这对母子也没有放在眼里,平时就很少关爱他们,使得奕纬养成了慵懒散漫、不爱读书的习惯。

突然的关心

其实奕纬也知道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他也很享受这种感觉,反正自己与皇位无缘,还不如放飞自我,骑骑马,打打猎,做一个太平王爷也未尝不可。

但是,他当时的两个弟弟奕纲和奕继突然的夭折,使得奕纬不但是长子,而且成了当时道光的独子。这不得不使道光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为了儿子能在将来治国中有所建树,道光开始亲自过问奕纬的日常起居,并且派多为大臣担任奕纬的老师。但从小不受管教的奕纬很难一下转变过来,面对繁杂的学业,他痛苦不堪,可以说,道光的突然关心反而成为了他内心的一把枷锁。

怒火攻心,失手杀子

不爱读书的奕纬每天坐在学堂中如坐针毡,心神不宁,没有半点心思学习。老师们对奕纬的“上课走神”也是敢怒不敢言。终于有一天,一位老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对奕纬说到:“阿哥不好好读书,将来怎能做好皇帝?”

这句话激怒了奕纬,本来他在学堂的苦闷就无处发泄,这次正好给了他由头,他回应道:“莫说当不了皇帝,就是真的当了皇帝,我也第一个把你杀掉!”

大臣觉得委屈,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道光。道光本来就对奕纬不爱学业的做法颇为不满,这次听到如此悖言,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怒火,传令让奕纬前来接受训斥。

看着站在面前的儿子,道光就气不打一处来,一通训斥过后,儿子不争气的样子就感觉自己教子无方,丢人现眼。一边骂着,一边朝奕纬走去。


不打几下是消不了内心的怒火,只见道光一个猛踹,奕纬捂着小腹痛苦倒地,疼的浑身大汗。原来这一脚不偏不倚正好踢在奕纬的下身,使得奕纬当场毙命。

道光皇帝面对儿子的尸体,痛哭流涕,后悔不已,本想打两下出出气,没想到弄巧成拙,把儿子踢死。这才想起了儿子平时的种种优点,下令追谥奕纬为“隐志”,以表达自己的哀思。

要不是后来咸丰和恭亲王的出生,道光这一脚差点就让自己变成了“老绝户”。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道光为何踢死儿子?

这也是亇偶然,原来只是一时生气踢了一脚,不料这一脚踢的太重了,就要了儿子奕纬的命,过程是这样的:

奕纬是道光的长子,嘉庆的孙子。,道光的皇二子和三子都因病早夭,只剩下了一个长子奕纬,祖辈父辈都对他寄予较高期望。

奕纬并不是皇后生的嫡子,但是是道光唯一的一个儿子,自然也就成了继承人,道光对奕纬期望甚高,可是这个奕纬偏是亇弱智,举止轻佻,又厌学,性格又极蛮横,等到十四岁给成了亲,就更不願读书了。有一天,老师劝其好好读书,以便将 来能更好的治理天下,可是这个奕纬却叱责起老師来,说:“我做了皇帝,第一个要宰的就是你!”老师吃惊,即将奕纬原话,跪告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听了非常生气,命人把皇子奕纬叫来,奕纬跑过来后,刚备跪下请安,道光皇帝不等其说话,站起来就是一脚,这一脚刚好踢中奕纬的下身,奕纬当场就倒下不省人事,随后太医们经过几天急救,奕纬还是死了。可见道光当时之愤怒,脚下用力之猛。同时也可看出,道光皇帝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师尊礼仪看的十分重视,对儿子違背師道尊严是极其痛恨的,下了重手。自然,作为父親道光对儿子的死还是很痛心和后悔的。

据有关史料记载 ,一次,道光路过武英殿西边的断虹桥,桥上有一排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其中有一个小狮子,一手放在头上,一手护在两腿间,表情极其痛苦。道光帝由此想到奕纬,不忍再看下去,便让近侍用红布将那狮子包裏住。可见道光对他那一脚的悔恨。

让道光皇帝比较欣慰的是,在奕纬被踢死了之后的两个多月里,有两亇妃子,又出生了四皇子,五皇子。其中四皇子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



李伯禺


道光皇帝就是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为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上位的皇帝,为嘉庆皇帝第二子。

旻宁在位展示了满清男儿的血性,他整厘盐政,疏通海运,武力平定张格尔叛乱,明文规定严禁鸦片,带头厉行节俭,而且勤于政事;但其天资有限,清朝延至他时,社会弊端已积重难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他一蹶不振,苟安姑息,而内忧外患日益加重,清王朝陷入危机。

这哥登基之后,对嫡长子身份的奕纬学业很重视,遍请天下名师,为其传授学业,但由于奕纬长期养尊处优,不免趾高气扬,嚣张跋扈,目空一切.




有一次,他的老师见他心不在焉,就耐心地开导他:“阿哥好好读书,将来好当皇上”,有激励奕纬继承大统的意思;奕纬心有灵犀,但却说出了丧心病狂的话:“要是我将来当了皇上,第一个先把你杀掉!”


这位耿介而忠诚的先生,如实地向道光皇帝陈述了这一幕;道光勃然大怒,对奕纬咆哮如雷,并在盛怒之下踢了奕纬几脚,不成想伤及了他的命根子,过了几天便不治身亡;道光皇帝追悔莫及,感到十分的内疚,便追封他为“隐郡王”,以彰显自己的内疚心情!


希望星晨58298869


这件事可以说明全天下的父母都一样,面对不争气的子女时,望子成龙心切必然憋了一肚子气。现在很多父母不就是这样吗?


道光也一样啊,只不过身为天子,发怒起来遭殃的就是孩子了,这个遭殃的孩子就是道光的长子奕纬。

说起来奕纬这个孩子也是可怜,他的亲生母亲是道光手下的一名丫鬟,其实在古代主子和丫鬟有一腿就再正常不过了。


坏就坏在这个主子道光是极要面子之人,平日里就是一副端着的正派模样,奕纬的出生可以说是对道光辛苦经营数十年人设的一次致命摧毁。

面对着奕纬,道光自然没有好脸色相待,据说奕纬出生后,道光就再也没有亲近过他们母子。

其实这样也好,身为庶长子的奕纬天生散漫也乐得自在,皇位自然是没得想,好在爷爷嘉庆帝给他封了个贝勒,这样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也是福气。

这样的日子过了二十一年,在这些年里他的两个弟弟奕继、奕纲相继去世,这下他成道光帝的独子,不出意外的他就是下一任皇帝,道光帝于是将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为他请遍名师,还亲自传授帝王之术。

对于放养了二十一年的奕纬来说,妄想突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可能。清史稿记载他举止粗俗,言行不见,学习也不用功,道光逐渐发现他在奕纬身上所花的全部心血可能会白费,这诺大一个帝国可能会祸害在他手里,于是心里十分恼怒但也无可奈何,毕竟他就这一个独子。

古人说过福兮祸所依,有一天奕纬正在老师的辅导下学习,老师对他说要明辨事理多读书才能治理好国家,可是奕纬不知道是不是早就厌烦了这天天读圣贤书的日子,头脑发热回了老师一句:要是我当的皇帝,第一个就杀了你。

道光听说后大怒,内心积压的愤怒涌上脑袋,亲自打了奕纬20大板,这板子不要紧,毕竟奕纬皮糙肉厚,关键是打完了道光还不解气,一个飞毛腿踢中奕纬的命根子,奕纬也就随着一命呜呼。

这个倒霉孩子还真是倒霉,就在他死后三个月,道光的第四子、嫡子咸丰出生,要是咸丰能早出生那么一段时间,我想奕纬也不用牺牲在道光的重压下。


海豚老爹


这位皇子是道光的长子奕纬,却不是嫡长子,后来他还做了皇太子。奕纬的一生充满了意外——他生得意外,他当皇太子也是意外,就连死也是意外!福垊从老太监那里得知踢死奕纬的原因,这个后面我们详细再讲。

生得意外

辉发那拉氏

奕纬的妈妈辉发那拉氏是个格格,这个格格一点也不高贵。因为格格在这里的意思不是公主而是藩邸格格。藩邸格格也叫使女、官女子就是皇子或皇太子的小妾中的小妾——连个名分也没有的小妾。辉发那拉氏是个有强烈事业心的女子,她想方设法讨得旻宁(后来的道光帝)欢心。有心人,天不负,她怀上了旻宁的宝宝了。而且生下的还是个皇子,嘉庆皇帝喜得皇孙,立即封为多罗贝勒,辉发那拉氏自然母凭子贵晋封为侧福晋。

当皇太子也是个意外

奕纬

等到道光继位时,辉发那拉氏已经是和嫔了。然而除了嘉庆喜欢奕纬外,道光一点也不喜欢奕纬,连他的多罗贝勒也给没收了。这是亲爹吗?不喜欢奕纬是因为道光不喜欢辉发那拉氏,还不是看不上人家出身低微嘛!福垊猜想辉发那拉氏估计颜值也不会太高,至少不是道光帝的菜,不然也不会努力上进还被冷处理。出身高贵的静妃博尔济吉特氏一连给道光帝生下了奕纲、奕继。他这个父亲不爱的孩子,突然有一天父亲爱了起来,而且还把立为了皇太子,请问为什么?因为道光九年时,奕纲、奕继兄弟两人先后挂掉了。

死得意外

奕纬这个大冷门变成了大热门,因为昔日被冷落,奕纬也没怎么受过系统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于是道光帝为了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就开足马力给奕纬大办学习班补课。奕纬以前被冷落虽然不开心,但有自由啊。不用每天背那么多课文,写那么多作业,还有各种全面发展的特长班。别提多累了,他也自持高贵的身份,顶撞老师,并遭遇了意外死亡。

据老太监信修明所著的《老太监的回忆》载。教奕纬的老夫子,见皇太子心猿意马,就好言相劝:“阿哥好好学习,将来当个好皇上。”奕纬不知正在想什么好事,被这样一句话打断了思路,恼羞成怒地说:“等我以后当了皇上,先把你弄死!”老夫子一脸委屈告御状了。本来都不喜欢的道光帝,怒斥奕纬,怒斥后还不解恨,还朝着奕纬裆部踢了几脚。不要命的脚踢到了要命的部位,可怜的奕纬最终抢救无效而死。道光帝非常伤心,追封他为“隐志贝勒”。死后才要回个贝勒,还是他的弟弟咸丰厚道,追封他为多罗郡王。

福垊发现“纟”旁的皇子都是死于非命,后来道光帝就给自己的儿子改成了“訁(讠)”字旁。静妃又为道光帝生下了老四奕詝、老六奕訢,老四就是咸丰,老六就是鬼子六恭亲王。


福垊


大家都知道道光皇帝旻宁是鸦片战争失败的当事人,也是嘉庆皇帝的儿子,更是清朝开始彻底走向衰落的开始。实际上,大家不知道的是道光皇帝这个苛薄寡恩的帝王,亲自踢死了自己的儿子。这是为什么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儿子的母亲出身低微,和她生下了孩子,在那个讲究门第的时代,道光感觉丢了自己的脸。

道光皇帝的童年是比较幸福的,爷爷乾隆皇帝晚年宠爱,父亲嘉庆皇帝也喜欢,15岁就娶了老婆钮祜禄氏。而道光由于身处和平年代,性格中规中矩,一直是乖乖孩子的形象。可惜,有了嫡福晋,却管不住下半身,一时按耐不住,就首先和王府的丫鬟那拉氏生下了孩子。嘉庆其实也没觉得怎么样,但是敏感的道光却认为丢了人。生下的这个孩子就是爱新觉罗·奕纬,从小就没有父爱,性格比较野蛮,缺乏教养,道光基本上也不喜欢,放任自由。

后来,道光可能是良心发现,也可能是自己后来生下的几个儿子先后夭折,才想起了可怜的那拉氏和嫔和儿子奕纬,就亲自开始管教。没有感情基础,加上这个孩子性格确实野,不好好读书,只知道玩耍,道光很生气。

有一次,奕纬骂自己的师傅,说如果当皇帝的话就杀了你。小孩子的话本来不必当真,但是师傅却去告状了,哭着说自己委屈,孺子不可教也。道光听到后愤怒不已,就狠狠踢了他一脚。没想到踢中了下体要害,奕纬没过多久就死了。道光皇帝当然是后悔莫及,但是只能哭了一场,也没有什么办法。不久,追封奕纬为隐志郡王。


秦右史


道光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十二帝中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在他26岁还是皇子时干了件丢脸的事,他和府邸中一名端茶倒水,地位卑微的丫鬟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被他一脚踢死的皇长子奕纬。

由于奕纬的母亲身份低下,让道光帝丢尽了颜面,所以对这个儿子从小就不怎么待见,在他身边玩的时间稍长些心里就烦,要赶他们母子离开,有一次奕纬的大伯来看望他们母子,因为事先没有和道光帝打招呼,惹的他不高兴,也就没给奕纬的大伯好脸色看,奕纬就是在这种缺乏父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因为不待见,不重视,不关心,奕纬从小就养成了没教养,贪玩,不爱学习的坏毛病。

道光帝总想造出“根正苗红”的接班人,无奈生育力低下,自奕纬出生后一直无子产出,直到44岁才得次子奕纲,满心的欢喜换来的却是失望,奕纲只活了一年多点时间就夭折了,道光帝再接再励,二年后又盼来了三子奕继的出生,这次奕继只存活了几个月,这让道光帝开始为皇位的继承人隐隐担忧了,想想自己都46岁了,今后还能不能生出皇子来是个未知数,就是生出来能不能活下来更是让人存疑,道光帝就是在这种焦躁不安的思虑中又过了两年多,他想了又想,思了又思,奕纬毕竟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实在没办法,以后就把皇位传给他吧。


道光帝是在心里暗暗地下的决定,但观察到奕纬武的还算可以,无论骑马打猎,舞枪弄棍都不错,唯独文的方面不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需修练,特别是文化方面,必须加强教育,督促学习,以便以后放心地将皇位传给他,于是道光帝遍寻名师,准备把奕纬培养成文武兼备的好皇帝。

此时奕纬并非是小小少年,各方面还可塑造,他已是24岁的青年人了,性格早以定性,要想重新培养谈何容易,他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见,他的心里是明镜似的,非常清楚“我就因为母亲出生卑微不受待见,所以一直以来和皇位无缘,如今父皇生不出小皇子来才开始重视我,皇位也轮到我了,学习不学习都一个样,只要没有父皇的嫡子出生,我就是未来的皇帝了”,所以他没有危机意识,也根本没把学习当一回事。

有一次老师叫他背课文,他背了几句就背不下来了,他说他忘了,记不起来了,老师叫他抄写一遍加强记忆,他写了几个字就不耐烦了,起身就要走,老师见他要走,便严肃地批评他“您将来是要做皇帝的,不好好学习,今后怎么治理天下?如何有能力管理好国家?”奕纬听后勃然大怒,指着老师的鼻子就骂道“你这个臭儒算什么东西,竟敢在我面前指手划脚,以后我当了皇帝,第一道圣旨就先杀了你”,说完扬场而去。

老师不知是气的还是吓的,立马跌跌撞撞跑到皇帝面前告御状,道光帝听后暴跳如雷“皇家历来尊师重教,如何出了这等孽子,还不把孽子给我找来”,当宫中太监把弈纬找来时,奕纬自知闯了祸了,战战競競不敢直视父皇,道光帝对奕纬是一顿训斥,越想越气,越说越火,上前就是一脚,没想到这一脚踢到了奕纬下身要害部门,奕纬当即昏晕了过去,道光帝开始还以为是装的,仍然训斥不断,后来看看奕纬躺着不动,才知事情不妙,赶紧宣太医救治,可是太医也无力回天了,没过多久奕纬就去世了。

虽然奕纬不好好学习,又对老师说了不该说的话,但道光帝并非是真想弄死奕纬,只是一时急火攻心,踢了一脚不该踢到的位置,可能用力也过大了些,这些都是失误。


自从奕袆死后,50岁的道光帝迎来了生育的高峰期,当年皇后就生下了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帝,不久又连生五子。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作为父亲道光为何如此残忍?踢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奕纬?


事实上道光并不是故意踢死自己的儿子奕纬,本想把奕纬培养成为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可是恨铁不成钢,一气之下道光使劲踢了奕纬下部一脚,没想到没过几天自己的儿子便驾鹤西去了。道光当时追悔莫及、痛彻心扉。

奕纬是道光的第一个儿子,年轻时候的道光风流成性,有一次道光无意中被一位面容好看的宫女吸引,于是道光便宠幸了这名宫女。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自己这么一次宠幸,结果这名宫女便怀孕了,最终生下了奕纬。

道光并没有因为奕纬的出生而感到初为人父的快乐,反而感到羞愧地无地自容。

虽然道光因为这个儿子的母亲身份低微,只不过中一个端茶倒水的宫女,对这个儿子充满了嫌弃。但是道光的父亲嘉庆却因为奕纬是自己的第一个皇孙而对其百般喜爱,不久便册立奕纬的母亲为侧福晋。

道光九年,原本拥有三个儿子的道光,偏偏这一年道光的另外两个儿子奕纲和奕续相继死去,奕纬成为道光唯一的儿子。

奕纬成为道光唯一的希望!道光对这个儿子开始重视起来,经常对奕纬嘘寒问暖。希望把他培养成才,将来好继承大统。

可是由于道光多年对奕纬漠不关心、不闻不问,现在的奕纬已变成一个顽劣成性、放荡不羁的少年。

于是道光便把奕纬安排在上书房读书!还特地为其请了最好的老师。老师也不负众托,对奕纬的管教可谓是严于律己、正己守道。奕纬对这个老师是咬牙切齿、深恶痛绝。

奕纬一不做二不休躺在家里干脆不去上课了!老师跑到奕纬家中对其百般劝导,奕纬不胜其烦,便严肃地对老师说:将来我做了皇帝第一个把你杀了!

老师听完魂不守舍!于是赶紧跑去道光那告状顺便请求把职务辞了。道光听后恼羞成怒、火冒三丈,赶紧派人把奕纬叫来。


奕纬一来还没开口说话道光便一脚踢过去,不巧这一脚正中奕纬下生,奕纬惨叫一声,捧着肚子晕了过去。御医几次抢救无效!几天后奕纬就死了。


奕纬死后道光悲痛欲绝!给奕纬上谥号“隐志”以表达自己悔恨之情。

咸丰继位后追封奕纬为“多罗郡王”,还把永瑆的曾孙过继给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