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动静观

太极拳的动静观

本文作者薛金银拳照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近代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提出,“动中求静,动静合一”,“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

上述说法对吗?太极拳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平衡统一,如何做到呢?

首先,我们应该将太极拳的动静观与哲学的动静观区分开来,不必也没有意义从易经、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张载的《正蒙》,朱熹的《语类》等文章中追根溯源,这是因为,第一,太极拳只是借了古典哲学的名词,其灵魂还是拳术本身,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可以指导武术的理念,通过武术动作可以表现哲学思想,如矛盾、对立、阴阳、刚柔等,但是哲学思想和观点无法替代武术动作,整天谈拳理而不练动作是练不好太极拳的,即便称太极拳为哲拳,其核心是拳,而不是哲;第二,在现代化的今天,物理、化学理论已经充分发达,过去对世界的解释,已经被现代天体物理替代了,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这是现代人的共识。

其次,太极拳的动静观,是通过身体的外形表现的,是演练者可表现出来,旁观者可看到和感受到的,不是无法捉摸的玄学。如果动静无法察觉,无法验证和复现,在武术上就没有意义。

有人说,太极拳的动静是通过开合体现的,“开中有合”。那么,一个开(如靠)的动作如何包含合,一个合(如下沉掌)的动作如何包含开?开就是开,合就是合,开是发力,合是蓄力,发力的时候应该是蛮力使到尽,为什么要保留?实战中放长击远都有可能因为别人的躲闪而打不到对方,这合字从何谈起?合的时候应该是周身一体,为什么要露出破绽或者散劲?通过开合表现动静,从人体动作表现形式上就说不通。

张氏太极拳的动静观,是在动的时候,尽量保持身体和四肢的匀称和缓慢变化,要求“动如山岳”,在脚步和腰跨动作的时候,上身尽量保持不动,这就是“动中有静”。在运动中保持周身中正,能体现太极拳的威风,又不失行云流水的从容。

在静(起势、下按等动作,主要是指脚步在原地)的时候,要内气鼓荡,通过身形的变化,表现演练者的生机勃勃。主要的方法是,在静止和缓慢的动作中,通过丹田、脚踝、膝盖、肩、肘、胯的缠劲,将身形和气息结合,表现身体虽然静止但是暗流涌动的势能。张氏太极拳的慢动作,表面上看起来近乎静止,实际上通过小转(脚踝、手指、手腕)等的微动,以及丹田的缠(旋转、缠绕)带动肩膀和身法的转换。这时候,小的“动”被衣服或者大关节的“静”遮掩了,这种静是一种相对的“静”,实际还是在缓慢的动。这是张氏太极拳的“静中有动”的演练方法。

总之,动中有静是通过固定身形(主要是上半身)实现的,静中有动是通过小动实现的。太极拳谚云:“大转不如小转,大动不如小动”,就是这个意思。如此演练,快的时候身形有移山之势,静的时候肩、跨的转换有起浪之势,通过身法的变化将太极拳的矛盾和对立统一表现出来。

张胜利认为,生生不息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诉求,武术是通过动作体现这一诉求的载体之一,因此,对太极拳来说,“气韵生动”才是太极拳表现力的核心,“行云流水”是只有外形而缺乏内涵的。静中有动是体现气韵生动的主要手段之一。

张氏太极拳的要诀是:“掤捋挤按,踢打摔拿”,这和陈式、杨式都不同。最大的特点,是演练时的快慢相间和发力时追求突然性和寸劲。快慢相间是体现太极拳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的特点。快、打是阳,慢、收是阴,阳则出拳迅疾如风,追求势大力沉,阴则回收舒缓,立身中正。快就是打,是发,要求冷脆劲和寸劲。在演练的过程中,如果一直舒缓自然,没有快慢变化,则最多只有行云流水,没有松活弹抖,更谈不上气韵生动。而在舒缓的过程中突然发力,所谓的“惊乍打人”,一方面可体现武术的“武”,即出其不意的技击特点,另一方面使得武术表演更有艺术性,现代体操比赛追求腾空后的稳稳落地,冰上旋转后得到乍然停止,就是通过强烈的动静对比表现动作的惊险和艺术性。如果太极拳表演一直是缓慢的“摸鱼”而没有惊乍的冷脆劲,没有动静的变化,没有节奏的对比,则难以激起观众的兴趣,也失去“武”的本意。

本文于2019年10月30日同步首发于“武艺纵横”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

回应本文前面的引用论点,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名扬天下,但是“静如山岳,动若江河”的描述却是不恰当的,杨澄甫的“动中求静,动静合一”是可以做到的。这说明,再高明的理论,没有亲身的体会,描述依然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武术只有亲自练习,才会有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太极拳的动静观

张氏太极拳创始人张胜利拳照

作者简介:薛金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员,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近10项,获得中美欧日等国发明专利30多项,发表国内外科技论文10多篇。跟随张胜利师傅学习张氏八卦掌、张氏形意拳、张氏太极拳,发表武术文章上百篇。张氏内家拳第二代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