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可口可樂瓶裝商少數股權被掛牌轉讓 牽出背後國資股東債務糾紛

每經記者:李詩琪 每經編輯:文多

3家可口可樂瓶裝商少數股權被掛牌轉讓 牽出背後國資股東債務糾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詩琪 攝

對於可口可樂的中國市場而言,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糧可樂)無疑是其最重要的經營主體。而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近期披露的幾條項目信息,中糧可樂位於河北、內蒙古和天津的3家子公司正在掛牌轉讓少數股權,轉讓底價累計超2.3億元。

不過,上述項目的轉讓方並非中糧可樂,而是保利集團旗下的中國食品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食集團)、中國中輕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輕國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食集團目前共持有中糧可口可樂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糧可樂天津)12%股權,但已全部處於凍結狀態,並曾被法院強制執行。而根據裁判文書網此前披露,這一凍結和強制執行與中食集團旗下一參股公司所涉債務違約事項相關,中糧可樂天津或需承擔一定金額清償責任。

在這三筆有關中糧可樂子公司產權的轉讓中,原股東均具有優先購買權。

中糧可樂三家子公司部分股權掛牌轉讓

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的項目信息,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河北)有限公司15%股權(以下簡稱中糧可樂河北)、中糧可口可樂飲料(內蒙古)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糧可樂內蒙古)13%股權、中糧可樂天津有限公司15%股權目前正在該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轉讓價分別約為1.4億元、3328萬元和5681.33萬元,轉讓方則為中食集團和中輕國際兩家公司。

其中,中糧可樂河北成立於2012年3月,註冊資本為8300萬元,中糧可樂以50%的間接持股比例控股,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食集團和中輕國際分別持股35%、12%和3%。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營業收入達16.32億元,淨利潤9584.05萬元,所有者權益(淨資產)1.8億元。

中糧可樂內蒙古成立於2009年5月,註冊資本為4800萬元,中糧可樂以67%的間接持股比例控股,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食集團和中輕國際分別持股20%、10%和3%。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營業收入達4.07億元,淨利潤8.51萬元,所有者權益(淨資產)7701.47萬元。

中糧可樂天津成立於1993年12月,註冊資本為1550萬美元,中糧飲料天津(香港)有限公司以50%的持股比例控股,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食集團和中輕國際分別持股35%、12%和3%。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營業收入達9.01億元,淨利潤25.03萬元,所有者權益(淨資產)1.09億元。

項目介紹顯示,三家標的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可口可樂裝瓶業務,可口可樂公司每五年對其裝瓶商(含標的企業)進行可口可樂產品主劑罐瓶生產資質認定,三家公司現資質有效期限為2017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到期若無異議可續延。

就轉讓方而言示,中食集團、中輕國際目前均全資隸屬於保利集團,今年2月,保利集團對上述股權轉讓事宜進行了同意批覆。

項目轉讓信息顯示,若掛牌期滿只產生一家未放棄優先購買權的原股東為意向受讓方,則本項目採取協議轉讓方式成交。而除未放棄優先購買權的原股東之外,意向受讓方在進行一次報價後,還需要進入原股東征詢環節;若存在多家意向受讓方,項目則將採取網絡競價多次報價方式,確定最高報價方後,再進入原股東征詢環節。

3家可口可樂瓶裝商少數股權被掛牌轉讓 牽出背後國資股東債務糾紛

圖片來源:北京產權交易所網站截圖

中食集團所持股權因債務糾紛被凍結

記者注意到,上述項目公告並未公佈轉讓方出售股權的具體原因,但卻“意外”披露了中食集團在中糧可樂天津股權已被悉數凍結的事實,凍結期限自2019年11月27日至2022年11月26日。

通過對裁判文書網的信息檢索,中食集團子公司中食信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食擔保)所涉及的一筆本金達1500萬元債務糾紛也逐漸浮出水面。而因涉及“抽逃出資”,中食集團未能從此糾紛中全身而退。

工商資料顯示,中食擔保於2013年5月在天津市自由貿易試驗區登記成立,經營範圍包括貸款擔保、票據承兌擔保等,中食集團系中食擔保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40%。

成立之後,中食擔保的業務進展卻並不順利。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披露,2015年至今,圍繞中食擔保共出現了近二十條執行信息,案由多為金融合同糾紛,多數執行的履行情況顯示為其“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啟信寶顯示,目前該公司處於“吊銷”狀態。

2017年以來,來自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的多份裁定文件顯示,該法院對原告羅麗娜與被告中食信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食擔保)、中食集團等方面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責任糾紛一案曾作出民事裁定——要求中食集團需在其“抽逃出資”的1.2億元的範圍內,對中食擔保不能清償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對此,法院在2300萬元價值範圍以內,查封、凍結了中食集團等企業名下的銀行存款或其他等值財產。因而中食集團並未履行該裁定中的清償義務,法院後對其進入強制執行,並兩次發款給原告羅麗娜。

值得注意的是,因中食擔保於2017年9月5日進入破產程序,上述執行又不得不被裁定中止。而針對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對中食集團做出的強制執行、以及向羅麗娜的發款行為,中食集團方面則表達了不服,並向該法院提出書面異議。

中食集團表示,上述款項發放的執行行為違反法律明文規定,嚴重威脅到異議人經營管理的國有資產安全,同時嚴重侵害破產案件債權人的利益。

對於這一異議,9月25日,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再次下達了一份執行裁定書,顯示異議請求並未得到支持。中食集團如不服這一裁定,可以自該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申請複議。

截至目前,記者並未在公開裁判文書中查詢到中食集團的複議文件和後續訴訟進展。而針對中食集團方面轉讓中糧可樂若干子公司股權的事項,記者亦對中糧可樂方面展開採訪,但截至發稿前,並未得到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