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陲小城到統一德意志,普魯士蛻變成德國離不開的精神戰旗

德國的領土面積雖然只有35.7萬多平方公里,卻是擁有龐大世界影響力的歐洲核心國家之一。一戰、二戰中,德國更是撬動了整個世界,改變了歐洲乃至世界的命運,而這一切來源於一場即位演講,德國的“精神戰旗”更是因此而建立。

從邊陲小城到統一德意志,普魯士蛻變成德國離不開的精神戰旗

威廉一世 即位演講

一、德國崛起的源頭-普魯士王國

自中世紀以來,德意志地區的神聖羅馬帝國曾盛極一時,稱霸整個歐洲。隨著17世紀“宗教戰爭”的爆發,神聖羅馬帝國逐漸衰落,以法國奠定歐洲霸主地位落下帷幕。在其後的一百多年裡,神聖羅馬帝國成為一個名存實亡的地理概念,而德意志地區分裂成三百多個大小不一的諸侯或騎士領地。

從邊陲小城到統一德意志,普魯士蛻變成德國離不開的精神戰旗

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地區

就在德意志地區四分五裂之際,以柏林為中心的邊陲小邦勃蘭登堡卻逐漸壯大擴張,最終形成一個以霍亨索倫家族主導的普魯士王國。與其他地區不同,霍亨索倫家族奉行實用主義的政策,主張以領土擴張與保持強大軍事力量為普魯士王國的第一要務。歷任統治者更是推行條頓騎士團的軍事專制,將普魯士每年的收入的八成都用於軍隊建設,同期稱霸歐洲的法國才僅僅投入國家收入的六成。

從邊陲小城到統一德意志,普魯士蛻變成德國離不開的精神戰旗

普魯士線列步兵

直到18世紀中期,普魯士建立起一支遠超其他地區的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驍勇善戰、素質普遍較高聞名於整個歐洲。而當時普魯士王國的人口,在整個歐洲僅排13位,領土面積也只是第10位,而軍事力量卻高居歐洲第四。

然而,這一切都未讓普魯士真正地強大起來。

二、“撼醒”德意志民族的“法國大革命”

從邊陲小城到統一德意志,普魯士蛻變成德國離不開的精神戰旗

法國大革命

18世紀至19世紀初期,隨著啟蒙運動的推行,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民主思想、自由主義的衝擊,民眾逐漸認可孟德斯鳩所主張推翻君權神授的思想。“法國大革命”隨之爆發,以君主立憲制取代了封建專制而結束。

法國自由與民主的勝利,同樣震撼了還處於封建社會的奧地利和普魯士王國,德意志人終於醒悟,只有徹底推翻腐朽的封建專制結構,才能讓德意志國家重拾中世紀的輝煌。

1806年,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率先推行在工業、農業、商業等各個領域的改革。發展至19世紀中期,普魯士的經濟煥發活力,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趨勢。但良好的發展勢頭,卻始終被德意志地區的分裂狀態所限制,無論是國家還是德意志人民開始迫切需求德意志地區的統一。

從邊陲小城到統一德意志,普魯士蛻變成德國離不開的精神戰旗

德意志地區

在18世紀中,德意志地區素來以奧地利為主導,普魯士也從未停止與奧地利爭奪霸主地位。隨著德意志地區民族主義的推行,1848年3月,德意志地區各邦代表在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召開預備會議。對德意志地區誰為核心展開討論,大會逐漸形成兩種主張。多數地區主張,建立以疆域遼闊、民族眾多的奧地利為核心的“大德意志帝國”;少數地區主張,建立以普魯士為核心,由日耳曼民族組成的“小德意志帝國”。此次預備會議,毫無懸念以奧地利為核心的多數派獲勝,奧地利的約翰大公出任“大德意志帝國”的臨時首腦。但德意志地區各邦首腦,對約翰大公的命令根本不聽調遣,從真正意義上來說,德意志地區仍未完成統一,發展再次陷入僵局。

三、誰要統一德國,就必須征服德國

從邊陲小城到統一德意志,普魯士蛻變成德國離不開的精神戰旗

威廉一世

從始至終,在德意志各邦中實力最強的普魯士王國,從未放棄統一德國,但均遭到了失敗。無論是德意志地區各邦首腦,還是奧地利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統治地位。而歐洲各國更是不願意看到,德意志地區出現統一的國家。1849年,普魯士親王威廉一世如此感嘆當時的局勢,“誰要統一德國,就必須征服德國”。

1861年,威廉一世繼承普魯士國王,在第一次演講中,這樣說道:“在將來,普魯士的陸軍就要變成普魯士的武裝民族。”簡單地來看,普魯士的陸軍與普魯士的武裝民族並沒有太大區別,但從根本上改變了德國的發展方向,改變了歐洲乃至世界的命運。

從邊陲小城到統一德意志,普魯士蛻變成德國離不開的精神戰旗

威廉一世在位期間,不斷擴充軍備,企圖建立一支由37萬常備軍、13萬後備軍、16萬預備軍組成的軍事力量,在整個歐洲可謂首屈一指。在軍隊幹部的任命上,更是選賢任用,任命主張新思想的羅恩為軍政部長、軍事家赫爾穆特·毛奇為總參謀長,全力支持普魯士軍隊的軍事改革。

從邊陲小城到統一德意志,普魯士蛻變成德國離不開的精神戰旗

奧托·馮·俾斯麥

1862年,以“鐵血”著稱的奧托·馮·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兼任外交大臣,大力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30日,俾斯麥在普魯士會議上,強硬主張武力統一德國,聲稱:“當前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人的會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通過鐵與血。”俾斯麥的“鐵血政策”逐漸成為普魯士軍事改革的方向和思想,普魯士因此迅速走上以“王朝戰爭統一德意志”的道路。

從邊陲小城到統一德意志,普魯士蛻變成德國離不開的精神戰旗

19世紀中後期,普魯士以強大而絕對的軍事優勢,先後在與丹麥的戰爭、與奧地利的戰爭、與法國戰爭取得勝利,達成德意志統一的目的,建立一個令歐洲都為之側目的強大國家-德意志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