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粘人怎麼辦?面對“分離焦慮”,聰明的家長有方法

文/小熊育兒日記

1、

“家裡的孩子太黏人,一眼看不見我就哭,別人哄也不管用。現在要出門上班,每天都過的提心吊膽的,生怕家裡孩子爺爺奶奶hold不住他。”

隨著復工復產,不少需要出門的上班的爸媽開始在網上求助,到底應該如何面對自家孩子這種“一刻也不與你分開”的甜蜜煩惱。不少網友在下面吐槽:“你家孩子那還叫好的,我家娃的才真是名副其實的‘腿部掛件’,走到哪兒跟到哪兒,連我上廁所都要看著才安心。”

孩子太粘人怎麼辦?面對“分離焦慮”,聰明的家長有方法

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做:分離焦慮。

在幼兒時期,孩子的這種情緒是很正常的。一般來說都會隨著他對環境的適應而減少,直到消失。但如果父母處理不當,給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就會導致他在成年也有分離焦慮,嚴重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功能。

孩子太粘人怎麼辦?面對“分離焦慮”,聰明的家長有方法

所以,我們不能輕視孩子的“黏人”,而是要認真地瞭解這隻無法讓爸媽安心離家的“攔路虎”究竟是怎麼回事,只有這樣才能針對孩子的特性出臺“定製方案”,在培養孩子可以健康成長的同時,真正做到兼顧家庭與事業。

2、

一、 分離焦慮是孩子的必經之路

1、 區分出‘他人’和‘自我’

德國生理學家和實驗心理學家普賴爾於 1882 年發表的《兒童心理》一書中最早開始闡述兒童心理發展的現象。嬰兒降生之後,他們無法分辨自己與他人,對這些毫無自保能力的孩子來說,媽媽的手臂、抱著他的懷抱、餵養他的乳汁以及他自己,都屬於同一個體。

十八個月之後,孩子開始表現出自我意識,並逐漸對父母說‘不’。從此時開始,他將經歷一系列的憂慮,不斷徘徊在“獨立”與“合一”之間。所以,我們會發現原本可以自己安靜呆在搖籃裡的孩子,現在忽然看不見媽媽就哭泣。

孩子太粘人怎麼辦?面對“分離焦慮”,聰明的家長有方法

2、 看不見就等於消失了

幼兒的大腦認知發育還處於基礎階段,不能理解什麼叫做“恆定存在”。這就意味著,當孩子無法看見一樣東西的時候,他就會以為這件東西消失了

對於孩子而言,養育者就是他的“全世界”。

忽然看不見爸爸媽媽了,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具有壓力的事情。我們可以在家裡用一個小遊戲來測試孩子的認知發展到了什麼水平:在他面前拿小毯子蓋住孩子最喜歡的玩具,如果孩子無法掀開毯子找到玩具,而是滿臉驚奇,一副‘啊,它怎麼消失了’的表情,就證明他還沒有發展出這種認知。

孩子太粘人怎麼辦?面對“分離焦慮”,聰明的家長有方法

3、 主動的分離更能讓孩子安心

如果前期的生理和心理發育良好,那麼到了二十四個月之後,孩子會更加積極地去探索外界環境。此時爸媽會發現曾經一刻也不能離開自己的寶貝,現在開始主動從身邊走開,去看看其他東西。

雖然孩子能夠主動離開爸媽,但他的情感依然是與父母牽扯在一起的。如果當他回頭看見爸爸媽媽不再原來的地方了,就會感覺害怕,不再願意讓父母離開自己的視線。

所以,想要幫助孩子克服離開爸媽的焦慮感,我們需要接納他在這個階段裡出現的負面情緒及哭鬧行為,提前做好準備,避免父母的額不良應對讓孩子形成內心情結和陰影。

二、 家長應該做好的準備

1、 在情感上支持孩子

對孩子而言,分離焦慮是正常情感反應,因此我們需要理解他在與你分開時候產生的焦慮和沮喪

當孩子哭泣的時候,溫和而堅定的接納他的難過,並對於孩子表現出來的良好和健康的行為及時給予鼓勵,增加他的信心和力量。

孩子太粘人怎麼辦?面對“分離焦慮”,聰明的家長有方法

2、定下一些規則

父母不是聖賢,總有一天我們會對孩子的黏人行為感到厭倦,不妨在此之前就

跟孩子定下一些選擇,讓他感覺擁有了自我掌控的權力

例如,我們可以說:“媽媽要打掃衛生不能陪著你,不過你可以選擇坐在這兒玩積木看著媽媽,或者自己去看一會小豬佩奇。”

3、提前訓練孩子始應短暫的分別

當孩子成長到18-24個月的時候,他開始有獨自活動的能力。我們可以事先準備,為他創造一個“安全區”,讓孩子在這個區域裡獨自玩耍,並逐步延長他自己帶著的時間。

比如當孩子玩玩具或者看圖畫書的時候,可以將他放在安全區裡5分鐘,適應後逐漸增加到10分鐘。剛開始的時候,需要我們在待在孩子旁邊,之後可以增加離開的頻率和時長。

這些措施都需要我們以智慧和愛來支持。在培養孩子獨立的過程中,出現反覆是很正常的情況。我們需要保持耐心,千萬不要掉入育兒‘坑’。

孩子太粘人怎麼辦?面對“分離焦慮”,聰明的家長有方法

三、育兒策略裡的常見“錯誤套路“

1、 過分保護孩子

有時候不是孩子黏著父母,而是父母在情感上過分黏著孩子:因為擔心這個,害怕那個,就阻礙孩子正常的對外探索。

我們對孩子的過分保護會傳遞給他一個信息:只有在爸媽身邊才是安全的。

2、 評價孩子的行為‘不懂事’

看見別家孩子都開始獨立了,自家孩子還那麼黏人,覺得他‘太矯情’,是家裡人過於嬌慣他。認為別的孩子能做到,他也應該做到

這種忽視孩子情緒求助信號的行為,只能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延緩他的獨立發展階段。

孩子太粘人怎麼辦?面對“分離焦慮”,聰明的家長有方法

3、 賭氣給孩子施加童年陰影

有些父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候會說些意氣用事的話。比如:當面對孩子說類似於“你再這樣我就把你送給別人。“

這種話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威脅,讓他更加緊張、惶恐。在他們還沒有準備好獨立的時候,就因為恐懼而不得不學會獨處,會給他們造成童年陰影,影響他未來的親密關係

回想自己的童年,我們多多少少也經歷過類似的不愉快。因此,當我們成為父母后,就更需要克服自己的情緒爆發,不應該再將負能量發洩到孩子身上。

孩子太粘人怎麼辦?面對“分離焦慮”,聰明的家長有方法

結語:

從襁褓時期孩子以為自己和媽媽是同一個體,到隨著生理發育孩子慢慢發展出獨立傾向,這是一個需要經歷好幾年的過程。當他邁出探索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健康發展的象徵。但是,孩子雖然嘗試走出去,卻依然會對周圍陌生的環境感到不安和害怕。在這個階段,父母需要耐心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能因為孩子行為上的反覆而喪失耐心,強硬地要求他必須怎樣做,這會給孩子施加額外的壓力,同時很可能造成心理陰影,影響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穩定感。

#父母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