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武帝繼位,其運氣是和實力成正比的

前言:"人要是太幸運的話,有可能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如果太不幸的話,有可能就會默默無聞。"與運氣相比,實力更為重要。但是在實力相同的情況下,運氣也就顯現出它的作用了。

劉徹周遭

劉徹,原名彘,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生於景帝初元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並且劉啟並不是漢景帝的長子,也不是嫡子,而他又是怎麼登上帝位的呢?僅僅是因為能力出眾嗎?

漢朝所選定的諸位繼承製度是嫡長子繼承製,並且此制度在漢朝有著很大的權威。從高祖劉邦想要廢黜嫡子劉盈就能看出,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甚至賠了夫人又折兵,搭上了戚夫人的性命。

而漢朝也是吸取了秦亡的教訓:沒有提早立儲(胡亥篡位,昏庸無能)。確立了提早確定儲君的制度。

縱觀武帝繼位,其運氣是和實力成正比的

景帝像

在劉啟繼位後,薄皇后無子。儲君只能從庶子中選出。但是劉啟的庶子可不少,有十四位。這十四位皇子都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其中最早脫穎而出的就是劉啟的長子劉榮(根據"立長不立賢"的規則),其被選定為太子,稱為慄太子。

而同一年,也就是景帝初元四年(公元前一五三年),年僅四歲的劉彘被封為膠東王。

縱觀武帝繼位,其運氣是和實力成正比的

漢初形勢圖

而膠東王能從膠東王成為儲君,這離不開各方的努力,就連對手也添了一份貢獻。

劉榮之母慄姬

景帝初元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四月,薄太皇太后去世。而就在景帝初元六年(公元前一五一年)九月,薄皇后被廢,皇后位缺。在景帝做太子時,文帝母親薄氏就將家女嫁於景帝,後景帝即位,景帝的妃子薄妃也就成了薄皇后。但是因為薄皇后不得寵愛,而又無所出,在其失勢後,將其廢除。

後位的空缺也也影響著儲君的爭奪。只要哪位夫人被立皇后,則景帝就有了嫡子,儲位也就自然而然有了定奪。

縱觀武帝繼位,其運氣是和實力成正比的

慄姬劇照

慄姬十分受到景帝的寵愛,並且其又是太子的生母。按照次序來說,其應被立為皇后,並且景帝也是有這個意願的。如果劇情按照這樣發展的話,劉榮就是妥妥的儲君,也就沒有劉徹什麼事兒了。

但是偏偏慄姬沒有什麼容忍之量,嫉妒心重。這不得不使景帝將立後的事情擱置。

一個好隊友對於一個團隊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皇宮之中,皇子與其母親歷來都是相輔相成的,當然也有例外。但是皇子如果有個好隊友,這也是事半功倍的。偏偏,劉榮的母親不僅僅沒有給予他幫助,還給其拖了大大的後腿。

也只能說,慄姬將個人恩怨看得過於重,亦或許過早的高興。其將能夠把握住的機會讓給了王夫人(王姪,劉徹的母親)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為劉徹做過重大貢獻的館陶長公主,劉嫖。

長公主劉嫖

劉嫖,竇太后的獨女,景帝同母的姐姐,諸位皇子的姑母。長公主不僅僅深得竇太后的喜愛,而且和景帝這個弟弟關係也是十分密切,長公主的話對景帝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縱觀武帝繼位,其運氣是和實力成正比的

長公主劉嫖像

雖說長公主在宮廷有一定的勢力,但是那個人都不介意讓自己的勢力更大一些。其就打上了未來皇后的主意,她想讓自己的女兒嫁於儲君。遂示意慄姬。

長公主時常向景帝進獻美女,慄姬由此失去了景帝的寵愛。其十分的記恨長公主。到這裡就不能說慄姬記仇了而導致其子儲君的喪失,只能說其目光短淺。看不到長公主對於景帝的影響,以及未來的長遠利益。將本該握於手的機會拱手讓給了自己的敵人。

經過此事,長公主與慄姬結怨。其目光也從劉榮轉向了劉彘。王夫人相比慄姬來說,是相當的聰明瞭,一口答應了長公主的提親。為劉彘提供了一大助力。(金屋藏嬌的典故:長公主問劉彘是否要阿嬌作婦,其一口答應。並許諾若阿嬌作婦,當作金屋儲她。)

縱觀武帝繼位,其運氣是和實力成正比的

金屋藏嬌

當然如果只有長公主的遊說,景帝就打消了立慄姬為後的念頭,那豈不是十分看不起景帝的智商嗎?對於事物的發展其主要作用的是事物的內因。而慄姬之所以當不上皇后,也是因為自己的原因。一是沒有長遠的眼光,二是不懂得審時度勢。

景帝借生病之由就將慄姬的本性試探出來。於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賢惠王夫人。后王夫人被封為後,景帝廢太子劉榮,立劉彘為太子,並改名為徹。

同樣的如果沒有劉彘的聰明懂事,沒有王美人的淑德賢惠,景帝又怎麼會同意立王美人為皇后呢?

王夫人王姪

不得不說,劉徹的隊友都是極為厲害的。

其母,王姪,可以說是有智慧、果斷的一個人。為了能夠永訣後患,欲擒故縱,其收買禮賓總監(大行),慫恿其上奏立慄姬為後。而後劉啟徹底對慄姬失去了信任。

這僅僅是慄姬,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臨江王劉榮。斬草要除根,劉榮就是這個"根"。

而王姪也找到了一把好刀,那就是是當時的第一酷吏郅都。郅都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其執法不避皇親國戚。所以其才有"酷吏"之名,這裡的"酷"是冷酷而非殘酷。

縱觀武帝繼位,其運氣是和實力成正比的

"蒼鷹"郅都像

而後其也給劉榮蒐羅好了罪名,那就是"侵佔劉恆祭廟牆外的餘地"。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如此容易就致皇子死罪了呢?其中有漢朝立法技術不成熟這個因素的存在,當時有的條文都是一條一條往上加增的,已經增多到都不能全部讀完的地步,而違法也到了察覺不了的地步。可以說與秘密法的時代無異了。

所以說蒐集一個人的罪名也是極其容易的。而導致劉榮自殺的,是多方運作的結果。

而劉徹叔叔劉武的爭儲行動也因失敗告終。至此,對於劉徹儲位的威脅已全部解除。

結束語:"運氣有時候看起來是運氣,其實它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劉徹之所以能夠成為儲君,不僅僅是因為他聰慧過人,得景帝喜愛。更因為其團隊較為厲害,當然這也是他實力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