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国创世史诗,上古奇幻巨著

《山海经》一定是本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说过,却极少有中国人看完过的一本书。一方面是由于其文言文的语言会让一部分人直接望而却步,另一方面,要是没有好的插图译本,这本书本身也是极为单调乏味的。虽然没几个人完整的看过,但是你肯定知道,《山海经》里面肯定也包含了很多神话故事和奇珍异兽。原本《山海经》仅三万字,分为13卷,应该也是历经朝代,不断更新的结果。我手头这本《山海经:中国创世史诗,上古奇幻巨著》是12年出版的增加了很多插图,地图,绘画的一本现代译本。

《山海经》——中国创世史诗,上古奇幻巨著

下面一段是百科内容的总结:

《山海经》脉络是是沿着“山”和“海”来进行讲述的,这种描写方式也是古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维的重要体现。整体包括《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山经》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海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第18篇《海内经》是《山海经》地理状况的总结。《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

《山海经》——中国创世史诗,上古奇幻巨著

首先要更正的一点是:《山海经》里面的内容远不止于神话和奇珍异兽,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领域:地理、水文、天文、气象、海洋、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科技各种方面的历史知识,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这本书所包含的东西实在是太浩瀚了,尽管为了做批注就花费了两支笔,但全篇读下来,除了震撼之外,几乎什么都没剩下。这本书实在是值得好好的研究探讨,单是涉及的几百个奇珍异兽,就足以让人应接不暇。

《山海经》——中国创世史诗,上古奇幻巨著

我们先来聊一下《山海经》描述的的奇珍异兽最后都去哪了?必须要先说明的一点是,里面涉及的有很多奇珍异兽都是虚幻出来的,但并不是纯粹的想象,有很多是当地的人物装扮也有可能是祭祀装扮,加上古人夸大化的描述而产生的;还有相当一部分现在已经灭绝,比如之《史记》中记载的赵高指鹿为马的鹿蜀,《山海经》描述为“状如马而白,文如虎而赤尾首”,可能就是古代生活在南方的一种动物;还有一些现在仍然我们可以清晰见到:比如开篇招摇山的狌狌,可能原型就是猩猩。“旋龟”就是鳄龟,“赤鱬”就是儒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美人鱼,只是中国已经灭绝了。更多的原型比较,大家感兴趣可以在网上直接搜索。在古人的笔下,很多的动物都被冠上了凶兆吉兆,甚至是药材治病的名头。

《山海经》——中国创世史诗,上古奇幻巨著

我们接下来谈一下《山海经》的后世影响。首先要说的就是其神话影响,这在很多后世的神话小说中都有体现,比如《庄子》的“鲲鹏”山海经的异兽,《封神演义》中有很多奇珍异兽都来自《山海经》,“九尾狐”就是突出代表。前几年风靡的《盗墓笔记》里面的“烛龙”,也是出自《山海经》。甚至有一部大火的外国电影《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里面的驺吾神兽,也是来源于山海经,“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除此之外,或许你之前也见到过,华为,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甚至于中国航天使用航天器的名字,很多也是来源于《山海经》。比如华为的“鲲鹏”、“麒麟”“晟腾”芯片,中国航天的“嫦娥”,“鸿雁”,“夸父”。甚至于现在有很多的有的中国和外国游戏,也基于《山海经》创建了很多有趣的形象。

《山海经》——中国创世史诗,上古奇幻巨著

除了奇珍异兽对现在的影响,对于我国古代的建筑,工具,祭祀用品,装饰也是影响颇深,我们可以在古代很多的陶制品,祭祀品,丝绸制品上看到很多《山海经》描述的奇珍异兽,他们有的是为了祈福,有的是为了震慑,有的是为了护佑,有的是为了驱邪,总之,《山海经》的世界,包罗了众多的民俗文化象征。除此之外,《山海经》在地理风俗方面对后世也是影响颇深,最著名的就是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的创作出发点就是基于《山海经》进行地理考证。但是,我们对《山海经》的挖掘还远远不够,基于此的漫画,小说,影视也是相比较少,我们可以参考日本对《百鬼夜行》中精灵鬼怪的不断创作,不断开发新的《山海经》的优质故事。

《山海经》——中国创世史诗,上古奇幻巨著

一本《山海经》,包含了多少人对中国古代奇珍异兽的向往。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我想不仅对于鲁迅先生,对于之前的很多孩子,文人来说,在“四书五经”的正统时代,《山海经》应该是最能让他们自由想象,不受拘束的“圣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