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 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

用小环境筑牢大防线

泉州市卫健委认真贯彻全国爱卫办部署要求,结合疫情的防控形势,认真指导各市扎实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不断筑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屏障。

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市卫健委将农贸市场纳入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市场保洁人员的管理、督促,增加保洁频率,督促市场垃圾日产日清,坚持市场每日休市清洗消毒工作。

结合创城创卫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清理市场周边卫生死角,堵塞鼠洞;疏通排水沟,清理排水沟垃圾、污水;并保持“一日一清洁消毒、一周一大扫除”。

加强对活禽出售宰杀区、杀鱼区、废弃蔬菜堆、垃圾桶的药物喷杀,降低苍蝇密度;加强市场内公厕保洁、消杀;对灭鼠筒布放情况进行自查,及时合理布放灭鼠筒并投放鼠药;活禽售卖区域独立设置,实行活禽销售与宰杀分离,卫生状况良好,确保下水道通畅。

规范市场管理,对市场内外环境脏、乱、差,违章搭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吊乱挂、乱贴乱画等现象进行治理,发挥农贸市场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落实各自摊位卫生的主体责任,加强室内农贸市场的预防性消毒,指派专人每天早晚各一次进行卫生消毒,开展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大扫除,及时清理垃圾、彻底清除卫生死角。

8月1日至9月30日,全市共整治农贸市场428个,开展整治活动2412次,整治市场卫生死角24156处,开展禽类“白条”上市、野生动物贩卖专项整治875次,参加活动58989人次。

除“四害”阻断疫情传播

泉州采用药物灭杀和环境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传染病暴发,降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环境传播的风险。

做好防蚊灭蚊与清除蚊虫滋生地的喷杀和灭鼠工作,定期消杀,积极发动商户参与除“四害”工作,降低各种病媒生物的密度,使鼠、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8月1日至9月30日,开展卫生消杀9426次,卫生消杀总面积达19785600.75平方米。

落实落细,重成效,强化日常管理。定期开展“大清扫”工作,多部门联合加强对农贸市场的行业指导和督促检查,督促市场开办者履行主体责任。每周组织清洁工对市场进行大清扫,主要是清理空旷地、闲置地的垃圾、淤泥等杂物,填平积水,清理沟渠,疏通下水道。对人流重点区域加设垃圾桶,与商户做好解释沟通,让其自觉将垃圾、烂果倒入垃圾桶。做到每周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清洁市场内外环境。注重“群防群控,宣教引导”,把倡导戴口罩、戴手套,保持手卫生和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引导从业人员和顾客注意个人防护,最大限度地降低暴露和感染风险。

开展健康科普宣传

近日,市爱卫会转发《全国爱卫办关于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 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提升群众防病能力和文明卫生素养。

市爱卫会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冬春爱国卫生运动中来,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要进一步强化常态化机制,助力常态疫情防控;中心市区结合创卫工作,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区冬春传染病疫情形势,积极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宣传,使群众正确掌握自我防病的知识技能,提高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除“四害”滋生场所基础上,全面开展新一轮除“四害”消杀工作。(记者 张沼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