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電影新紀元執筆原創:

楔子:如果當初張藝謀選擇了演員這條路,那麼華語電影必將失去一位享譽世界的大導演,同時有可能會誕生出一位聞名國際的實力派演員。幸虧張藝謀最終選擇了當導演,不僅撐起內地文藝電影黃金時期的半壁江山,更開啟了中國商業大片的時代。這些偉大貢獻,光以演員身份則遠遠不能夠做到。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中國電影導演-張藝謀

張藝謀,1950年4月2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國電影導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來源於百度百科)

被譽為"國師"的張藝謀,是無可爭辯的內地第五代導演中的翹楚人物。不過很少有人瞭解,張藝謀出身於攝影師,還做過一段時間的演員,至於導演,則是他"電影創作三部曲"的最終篇章。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英雄》片場,張藝謀(左)、李連杰(右)

張藝謀-攝影師時期:

01-01北京電影學院破格錄取的大學生

1978年5月,高考恢復,北京電影學院宣佈招生。在陝西咸陽市棉紡八廠做工的工人張藝謀聞訊,立志報考攝影專業。

那一年,張藝謀28歲,北京電影學院的報名年齡上限是22歲。僅在西安報名點報名,張藝謀覺得希望渺茫。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青年時期-張藝謀

於是,他先精心創作了自己的攝影集,利用出差的機會奔赴北京。儘管作品被招生老師讚歎不已,但一聽到張藝謀的年齡,招生老師只能表示:先回去等消息。

沒有意外,這次報名黃了。

再次趕赴北京電影學院,張藝謀找到了攝影系教授,同樣是讚歎與被拒。教授勸他報考北京廣播學院,只是28歲的年齡擺在那裡,張藝謀第三次被拒。

儘管這樣,張藝謀仍沒有放棄。

興許是命運,偶然見了張藝謀攝影作品的白雪石先生,將之推薦給了文化部部長黃鎮。因為攝影作品水準一流,黃鎮部長在電影學院呈送文化部的草擬文件上作了批示:根據他(張藝謀)的優異成績,特殊處理。

張藝謀最終被破格錄取進入攝影系78班學習兩年。兩年後,由於成績優異,北京電影學院為張藝謀補辦了正式的大學入學手續。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合照-張藝謀(二排、右三)

01-02廣西電影製片廠的優秀攝影師

1982年,公曆平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張藝謀調任廣西電影製片廠攝影師。

1984年,張藝謀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電影《一個和八個》中擔任聯合攝影,因為大膽的構圖、獨特的鏡頭設計,榮獲當年中國電影優秀攝影獎。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攝影師-張藝謀

同年,張藝謀獨立擔任影片《黃土地》的攝影。片如其名,在老謀子絕佳的鏡頭調度下,黃土的拙樸渾厚被完美呈現。

張藝謀因此接連斬獲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攝影獎、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方人柯達優秀製片技術獎、瑞士盧卡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等四項大獎。

由此,張藝謀躋身一線攝影師行列。

1986年,張藝謀與陳凱歌合作,在影片《大閱兵》中擔任第一攝影。但是作為主旋律電影,所有人在片中的創作空間都較為侷限,張藝謀也不例外。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大閱兵》攝影-張藝謀

可以一提的是,這是張藝謀第一次以演員的身份參與電影製作。在片中,他客串出演了軍官的角色。

張藝謀-演員時期:

02-01因出演《老井》一炮走紅

1987年,吳天明導演宣佈拍攝劇情電影《老井》,並在全國範圍內廣發英雄帖,尋找能夠飾演男主角孫旺泉的演員。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老井》海報

孫旺泉的形象是地道的農民,而擔任攝影的張藝謀也是工農出身,目光凝滯、皮膚黝黑,吳天明看在眼裡,說要照張藝謀這個樣子選。

那年頭,"奶油小生"(相比陽剛之氣,陰柔氣息更為濃重的青年男子)大行其道,多番找尋,也沒有讓吳天明覺得滿意的"農民模樣"。

既然實在是找不到合適人選,吳天明乾脆決定,"孫旺泉"就讓張藝謀來演。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張藝謀-飾孫旺泉

除了劇組人員的一片反對聲,張藝謀自己心裡也沒底。《大閱兵》裡的客串出演,壓根就沒什麼臺詞,但《老井》可不一樣,臺詞多,表演也需要質感、層次感。

最終,吳天明堅持了原先的決定,力排眾議道:和一般人比,他(張藝謀)有一股鑽勁。

事實果真如吳天明所言。

儘管片酬只有500元,拍攝《老井》時,為了實現被困在井下三天的心理感受與生理狀態,張藝謀真的三天顆粒未進。不過事後張藝謀對此總結,要是讓他吃飽喝足的話,恐怕也能夠實現那種半躺半坐、奄奄一息的狀態。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張藝謀-奄奄一息的狀態

但要是問有了經驗張藝謀會怎麼選,他仍然會說餓上三天。因為實打實幹 ,他才放心。

張藝謀最終以本色樸實的表演,充分刻畫了農村知識青年頑強抗爭且又忍辱負重的複雜性格,並深刻展現了從被迫屈從到自覺融入的心理變革。

因為對孫旺泉一角質樸、準確的詮釋,張藝謀於1988年,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乃至走出國門,斬獲了東京國際電影節(平常A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中國第一位國際A類電影節影帝。

注:對電影獎項的含金量排列如下,奧斯卡>法國戛納>意大利威尼斯>=德國柏林>意大利大衛=法國凱撒>平常A類電影節>=三金(中國金雞、香港金像、臺灣金馬)>個別普通的A類電影節>=百花=華表>其它。

02-02《古今大戰秦俑情》戛然而止的演員履歷

張藝謀出演《老井》所呈現的專業素養(演員)、取得的知名度,成功打開了走向更大市場的大道。

同年,憑藉執導了電影《倩女幽魂》一舉成名的香港導演程小東向張藝謀發來邀約,請他和鞏俐主演由小說《秦俑》改編的商業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古今大戰秦俑情》-張藝謀劇照

但起初,張藝謀並不願意接演商業片。從始至終,他接拍《古今大戰秦俑情》壓根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和鞏俐有個相處的空間。

受那個年代的創作環境影響,直到拍攝結束,張藝謀都沒看得起商業電影,覺得它的藝術性太淺薄,後期配音都不願去。

當然了,作為商業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是成功的。影片於香港上映後拿下2100萬港幣票房,接連斬獲西班牙科幻影展最佳電影技巧獎、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最受歡迎影片獎。

張藝謀-導演時期:

也就是張藝謀出演《老井》那一年(1987),張藝謀執導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作品《紅高粱》。片中,他客串出演了一名沒有什麼臺詞的邊緣角色。

在張藝謀自己執導的電影裡,再次客串出演角色,則是十年後的《有話好好說》了。和《老井》中的經歷類似,張藝謀幾乎是本色出演,演了一名收廢品的師傅,也留下了那句經典臺詞:(陝西方言)安紅,我愛你!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飾收廢品的

張藝謀最後一次以演員身份出現在影視劇裡,是郭寶昌導演的家族大劇《大宅門》。

當時,為了感念郭寶昌對第五代導演們的知遇之恩,張藝謀、姜文、陳凱歌、田壯壯等大導演爭相自降身份,自搭時間、不要片酬,積極報名出演劇中的小角色。因為是清末戲,張藝謀、姜文、陳凱歌都拍著胸脯保證:剃什麼頭,您說我們照辦。

最後,張藝謀在劇中飾演了清末知名的大太監"李蓮英",而且在扮相、氣質上絕對不輸給專業演員。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張藝謀-飾李蓮英

結語:

其實,張藝謀之所以沒有選擇演員這條路,不僅僅是因為更享受做導演在片場時的掌控感,還有他覺得做演員"太難了"。

在一檔訪談節目上,張藝謀表示早前拍《古今大戰秦俑情》,在調控情緒時,他半晌都哭不出來,自己硬拿風油精往眼眶一塗,頓時兩眼充滿血絲,眼淚嘩地才給流下來。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古今大戰秦俑情》主演-鞏俐(左)、張藝謀(右)

實際上,張藝謀話裡的含義,是做好演員必備的一項能力"(情緒調控的)爆發力"。

出演《老井》男一號"孫旺泉"時,張藝謀並非專業演員,也沒有上過表演專業課。

而他最終能夠獲獎,一離不開他的本色出演(工農出身,飾演農民),二則是他時刻力求找尋角色狀態的那種精神態度,即使要忍受三天不吃飯。

1988,張藝謀走出國門,成了全民矚目的影帝演員

第七十五屆威尼斯電影節紅毯-張藝謀

所以說,張藝謀如今以導演身份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他取捨後做出的最優抉擇。由此足見,張藝謀,是個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