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的唐雎——史學家把現代人當做傻子了嗎

大家好,咱們今天來說說唐雎,唐雎除了子虛烏有的《不辱使命》被大書特書,其他對於唐雎的記載很少。我想說的是古代人對於記載歷史那麼不負責,還是說古人把我們當傻子來對待了。

《戰國策》中信誓旦旦的記載了《唐雎不辱使命》,我記得這篇文章還作為文言文登上過語文教材,但是這篇文章是對於我們的一個誤導,對於歷史沒有任何的幫助。而且有關於唐雎的記載很多都不真實。

不辱使命的唐雎——史學家把現代人當做傻子了嗎

大家好,咱們今天來說說唐雎,唐雎除了子虛烏有的《不辱使命》被大書特書,其他對於唐雎的記載很少。我想說的是古代人對於記載歷史那麼不負責,還是說古人把我們當傻子來對待了。

 齊、楚相約而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蓋相望也,而秦救不至。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餘矣,謂魏王曰:“老臣請西說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約車而遣之。唐雎到,入見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遠至此,甚苦矣!夫魏之來求救數矣,寡人知魏之急已。”唐雎對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發者,臣竊以為用策之臣無任矣。夫魏,一萬乘之國也,然所以西面而事秦,稱東藩,受冠帶,祠春秋者,以秦之彊足以為與也。今齊、楚之兵已合於魏郊矣,而秦救不發,亦將賴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約從,王尚何救焉?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一東藩之魏而彊二敵之齊、楚,則王何利焉?”於是秦昭王遽為發兵救魏。魏氏復定。

這是一篇唐雎勸秦昭王幫助魏國出兵對抗齊國、楚國的事情,咱們先不說唐雎九十歲了還能出使。就說這個事件的記載就有問題,記載戰國大事記的《史記·六國年表》中沒有任何記載這件事情的發生,還有就是發生這個事情的三個國家《秦本紀》、《田敬仲完世家》、《楚世家》中也沒有任何記載。這個事件作為戰國的時期的一個大事件,各國的史官都沒有記載,這不就很奇怪嗎?作為在戰國時期四國發生的戰爭,各國都沒有記載,就可以想象這件事情的真實性有多大了,就這種沒有任何依據的事情,也會被放進《戰國策》作為真實的事件記載,可以看出古代史官有多麼不負責了。

不辱使命的唐雎——史學家把現代人當做傻子了嗎

咱們在說說《唐雎不辱使命》,先不說在秦昭王時期已經九十多歲的唐雎,在秦王嬴政時期年齡有多大,咱們先來看看唐雎有沒有可能恐嚇的了秦王政。在秦王政時期的唐雎記載之中也是九十多歲,真厲害,從秦昭王時期到秦王政時期年齡一點都沒變。秦王政在滅魏國之後,準備坑一下魏國安陵君,但是被唐雎知道了,主動出使不僅沒有受到任何傷害,還嚇得的秦王政下跪道歉。但是這個可能嗎?告訴你沒有任何可能。

不辱使命的唐雎——史學家把現代人當做傻子了嗎

第一、當時的唐雎沒有任何的可能帶劍去見秦王政,因為就算是荊軻刺秦還是假借獻圖來刺殺秦王政,而且那個時候已經發生了荊軻刺秦的事件,秦王政怎麼可能還會讓唐雎拿著劍來見自己呢。難道說秦王政是傻子,不拿自己的性命當一回事,這個可能性應該不大吧,所以首先唐雎拿劍去見秦王政不可能,讓秦王政血濺三尺自然也是假的。

不辱使命的唐雎——史學家把現代人當做傻子了嗎

第二、有人說唐雎用的是秦王佩劍,這更不可能了,首先唐雎來的時候秦王政已經不開心了,會給唐雎好臉色嗎,而且唐雎覲見不可能直接面對秦始皇吧,只能在殿下侍候,想用秦王之劍一點可能性也沒有。就算不是這個樣子,秦王政滅魏的時候正是年富力強,還搶不過一個九十多歲的老頭,秦始皇也太弱了吧。

而且歷史上安陵國是一個小國家,正史對於他的滅亡沒有任何記載,更何況秦始皇對於滅韓國、魏國沒有任何波瀾,更何況是魏國的一個屬國呢。所以根據上述,唐雎不辱使命出現的原因只能是古代文學家來抹黑秦始皇的,而且這個事情居然還被《戰國策》收納了,遺傳了千年,造成了我們的誤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