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的唐雎——史学家把现代人当做傻子了吗

大家好,咱们今天来说说唐雎,唐雎除了子虚乌有的《不辱使命》被大书特书,其他对于唐雎的记载很少。我想说的是古代人对于记载历史那么不负责,还是说古人把我们当傻子来对待了。

《战国策》中信誓旦旦的记载了《唐雎不辱使命》,我记得这篇文章还作为文言文登上过语文教材,但是这篇文章是对于我们的一个误导,对于历史没有任何的帮助。而且有关于唐雎的记载很多都不真实。

不辱使命的唐雎——史学家把现代人当做傻子了吗

大家好,咱们今天来说说唐雎,唐雎除了子虚乌有的《不辱使命》被大书特书,其他对于唐雎的记载很少。我想说的是古代人对于记载历史那么不负责,还是说古人把我们当傻子来对待了。

 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盖相望也,而秦救不至。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馀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唐雎到,入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远至此,甚苦矣!夫魏之来求救数矣,寡人知魏之急已。”唐雎对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发者,臣窃以为用策之臣无任矣。夫魏,一万乘之国也,然所以西面而事秦,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秦之彊足以为与也。今齐、楚之兵已合於魏郊矣,而秦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约从,王尚何救焉?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一东藩之魏而彊二敌之齐、楚,则王何利焉?”於是秦昭王遽为发兵救魏。魏氏复定。

这是一篇唐雎劝秦昭王帮助魏国出兵对抗齐国、楚国的事情,咱们先不说唐雎九十岁了还能出使。就说这个事件的记载就有问题,记载战国大事记的《史记·六国年表》中没有任何记载这件事情的发生,还有就是发生这个事情的三个国家《秦本纪》、《田敬仲完世家》、《楚世家》中也没有任何记载。这个事件作为战国的时期的一个大事件,各国的史官都没有记载,这不就很奇怪吗?作为在战国时期四国发生的战争,各国都没有记载,就可以想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有多大了,就这种没有任何依据的事情,也会被放进《战国策》作为真实的事件记载,可以看出古代史官有多么不负责了。

不辱使命的唐雎——史学家把现代人当做傻子了吗

咱们在说说《唐雎不辱使命》,先不说在秦昭王时期已经九十多岁的唐雎,在秦王嬴政时期年龄有多大,咱们先来看看唐雎有没有可能恐吓的了秦王政。在秦王政时期的唐雎记载之中也是九十多岁,真厉害,从秦昭王时期到秦王政时期年龄一点都没变。秦王政在灭魏国之后,准备坑一下魏国安陵君,但是被唐雎知道了,主动出使不仅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还吓得的秦王政下跪道歉。但是这个可能吗?告诉你没有任何可能。

不辱使命的唐雎——史学家把现代人当做傻子了吗

第一、当时的唐雎没有任何的可能带剑去见秦王政,因为就算是荆轲刺秦还是假借献图来刺杀秦王政,而且那个时候已经发生了荆轲刺秦的事件,秦王政怎么可能还会让唐雎拿着剑来见自己呢。难道说秦王政是傻子,不拿自己的性命当一回事,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大吧,所以首先唐雎拿剑去见秦王政不可能,让秦王政血溅三尺自然也是假的。

不辱使命的唐雎——史学家把现代人当做傻子了吗

第二、有人说唐雎用的是秦王佩剑,这更不可能了,首先唐雎来的时候秦王政已经不开心了,会给唐雎好脸色吗,而且唐雎觐见不可能直接面对秦始皇吧,只能在殿下侍候,想用秦王之剑一点可能性也没有。就算不是这个样子,秦王政灭魏的时候正是年富力强,还抢不过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头,秦始皇也太弱了吧。

而且历史上安陵国是一个小国家,正史对于他的灭亡没有任何记载,更何况秦始皇对于灭韩国、魏国没有任何波澜,更何况是魏国的一个属国呢。所以根据上述,唐雎不辱使命出现的原因只能是古代文学家来抹黑秦始皇的,而且这个事情居然还被《战国策》收纳了,遗传了千年,造成了我们的误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