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的手機收不到驗證碼?警方一查,330萬臺手機中招

從2019年3月開始,童某在網上做“兼職”。短短5個月時間,他利用非法購買的6000餘條公民個人信息“薅羊毛”,賺了7萬餘元。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個人信息竟來自於老年人的手機,數百萬臺老年人手機中“病毒”後被非法控制。


近日,一條以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為犯罪手段的黑灰產業鏈70餘名涉案人員被浙江新昌縣法院判處刑罰。


剛買的老年機

卻收不到驗證碼


去年8月,紹興市新昌縣的小朱給外婆買了一臺老年機。他在網上營業廳給手機換套餐時,發現接收不到驗證碼,但將電話卡裝到自己的手機裡,驗證碼卻能正常接收,他懷疑是外婆的老年機被裝了木馬, 隨即報警。


接警後,新昌警方展開初查,經過檢測後發現小朱外婆的老年機被植入了木馬程序。驗證碼被木馬程序截獲後發往了深圳的一家科技公司,警方還發現這個現象並不是個例,他們相繼檢測了20多臺同款老年機,都發現了相同現象。


鑑於案情重大,紹興、新昌兩級公安機關成立了由網安部門牽頭的“8·12”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專案組,在查明瞭整個犯罪團伙的組織框架後,趕赴深圳將這家科技公司的所有涉案人員“一鍋端”。


吳某就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公司在經營中發現老年機使用人數較多,老年人又不熟悉手機操作,套取他們的個人信息更方便、更隱秘。


吳某供述,公司開發了裝有木馬程序的移植包,與多家老年機主板生產商合作,將移植包植入主板之中。一旦電話卡插入老年機裡,木馬程序就能獲取手機號碼等信息,還能自動攔截驗證碼, 傳輸至後臺數據庫,也就是所謂的“對碼平臺”。


公司由專門人員從事對碼工作,確保每個驗證碼和手機號碼一致,以便進入下一個流通環節……


數百萬條公民個人信息

被用來“薅羊毛”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吳某的公司除了使用少量非法獲取的手機號碼和驗證碼自行進行APP註冊、刷量獲利以外,絕大部分都出售給了像“番薯”平臺這樣的公民個人信息“批發商”。


這些平臺是這條黑色產業鏈裡的重要一環,在“行業”裡被稱為“接碼平臺”。他們從吳某這樣的公司低價購入個人信息, 通過QQ群、微信群加價出售給“薅羊毛”的團伙和個人,從中賺取差價牟利。


一臺臺老年人手機、一條條手機號碼和驗證碼,公民的個人信息就這樣進入了黑市場,再被層層買賣、使用獲利,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一張非常龐大的犯罪網。


文章開頭提到的童某,就是“薅羊毛”的一員,屬於犯罪鏈的最下游。那麼這些“薅羊毛”的團伙和個人,又是如何利用這些購買的手機號碼和驗證碼賺錢的呢?


經深入調查發現,這些團體和個人,利用電商平臺給新註冊的用戶發放優惠券、新人紅包等機會,領取後變現換錢。也有一些人通過註冊的大量賬號在APP中刷點贊數、刷流量賺錢。


諸如此類,“薅羊毛”的形式和手段各式各樣、無奇不有。這份兼職,讓月入萬元不再是夢,吸引力極強。


誰又能意識到,這些人輕鬆賺大錢的背後,卻是數百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非法獲取、倒賣、牟利。更可怕的是,吳某在供述中提到,下一步,公司已經準備“進軍”兒童電話手錶領域……


全國330萬臺手機中招


通過一臺普普通通的老年機,“8·12”專案組竟揪出了一個龐大犯罪網絡:處於最下游的是“薅羊毛”團體和個人,中游是二手倒賣公民個人信息並負責接碼的中介商,上游是設計製作木馬程序並負責對碼的科技公司以及和科技公司合作的主板生產商、手機生產商。


數百萬條老年人個人信息,就這樣天天在“裸奔”。


剛買的手機收不到驗證碼?警方一查,330萬臺手機中招


2020年6月以來,新昌縣檢察院以吳某等70餘人分別涉嫌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詐騙罪,陸續向新昌縣法院依法提起公訴。


近日,經新昌縣法院審理認定,通過這些“帶病毒”的主板,吳某的公司非法控制老年機達330餘萬臺,獲取手機驗證碼500餘萬條,出售獲利竟有790 餘萬元,受害老年人遍佈31個省份。


隨著“鐺”一聲,法槌落下,70人餘人得到嚴懲。其中,吳某因犯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60萬元,違法所得616萬元被予以追繳;童某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8萬元,違法所得7萬元被追繳。


來源:新昌檢察微信公號、中國經濟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