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勸”屈原

漁父,生平無考。但從他認出屈原“三閭大夫”的身份來看,曾在楚江陵生活過,也許是從仕途退隱的高士。

屈原(公元前340—前278,或約前340—約前278,或約公元前342年~公元前282年,或公元前339?—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楚人,原籍秭歸(今屬湖北),生於楚郢(今湖北江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詩經》之後新詩體“楚辭”的創立者。

漁父“勸”屈原

(圖為屈原像)

他20餘歲即以“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得到楚懷王重用,任為“左徒”,力主變法、聯齊抗秦,遭上官大夫進讒降為三閭大夫。

楚懷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昭王攻城掠地之際,約請楚懷王入秦武關“好會”,實欲挾持楚懷王簽訂割地和約。屈原死諫阻懷王赴會,與王子子蘭等朝中權貴發生激烈衝突,終觸怒懷王,被放逐江北。懷王入秦被拘,三年後客死於秦。

屈原憤怒指斥子蘭(當時已任繼位的頃襄王國相)的誤國行徑,子蘭惱羞成怒,因藉手上官大夫再次誹謗屈原。頃襄王大怒,將屈原從漢北遷逐到更加僻遠的沅湘、汨羅一帶。

漁父“勸”屈原就發生在屈原遷逐江南期間。

屈原在沅江邊上一邊走一邊吟唱。他衰弱不振面色發黃,形容枯槁。

一個漁翁看到屈原後說:“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麼會落到這種景況?”

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所以我怎麼能不被流放。”

漁翁“勸”他說:“聖人不拘泥於任何事物,並能夠隨著世道而變化。世上的人都混濁了,您何不把水攪濁而推波助瀾呢?人人都喝醉了,您何不連酒糟也吃了呢?又何苦憂國憂民,志存高遠,以至於使自己被人放逐?”

屈原說:“我聽人說過,剛洗頭要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剛洗澡要抖淨衣上的塵土。怎麼能夠讓乾乾淨淨的身體,去沾染汙汙濁濁的外物?(如果沾汙身體)我寧願跳入湘江餵魚!怎麼能夠讓潔白純淨的東西,蒙受那世俗塵埃的玷汙!”

漁翁聽完屈原的話後,微笑起來。他划著船,船槳拍著水面,發出的聲音像打鼓一樣。一邊划船他一邊唱:“滄浪水清又清啊,可以洗我的頭巾!滄浪水汙濁啊,只可以洗我的腳。”他走了,不再和屈原說話。

漁父“勸”屈原

(圖為屈原全身像)

漁父對屈原的“勸”說,既出於關心,亦不妨看作是對屈原志節的一種試探。因為就是主張退隱的清廉之士,也並不願意與世共其醉、同其濁的,否則他們又何必隱於山泉、林下?

屈原則不僅主張堅持清峻高潔,而且不能容忍世道之混濁。因此他所選擇的,不是退隱,而是不懼迫害、放逐的挺身抗惡。他寧願在鬥爭中伏清白以死直,也不肯容忍、退讓以苟活。

漁父和屈原的對話,不是屈原隨便說說來應付漁父的。

楚襄王十六七年(公元前283~公元前282年),當秦國摧垮楚之盟邦齊國,楚面臨滅國之危,而楚襄王君臣依然醉生夢死,屈原痛惜理想的破滅,決心以結束生命來表達他對腐朽王朝的抗議和與祖國生死與共的情愫。在五月初五(端午節—約始於春秋戰國之際。其始源,一說源於紀念屈原)這天,懷抱砂石,自沉於放逐之地的汨羅江(在今湖南省)中,享年約60歲。

在長達十多年的放逐生涯中,屈原堅毅不屈,寫下了《天問》、《離騷》、《九歌》、《九章》等一系列詩作,表達了“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愛國情志。

漁父“勸”屈原

當漁父試探屈原:別人都混濁了,您可以比他們還混濁;別人喝酒,您不僅喝酒,還連酒糟也吃了。言下之意,為了一己之私,您何不比他們做得還缺德。

屈原是什麼人!回答漁父的話在歷史上留有餘香:我聽說剛洗頭要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剛洗澡要抖乾淨衣上的土。要是我這個乾乾淨淨的人去做缺德事,我寧願跳到湘江裡餵魚!

漁父離開屈原唱的歌,是對屈原言語的讚許—滄浪水清潔,配洗我的頭巾;滄浪水髒,只配洗我的腳(深思一點:滄浪水髒了連拿來洗腳我都不願意!為什麼呢?會髒了我的腳)。漁父退隱,真隱士。以屈原的學識,聽到這樣的歌,又得到一次激勵!有學問的人處處是學問。

說這種話是要有勇氣的,這種潔白無瑕的思想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就會產生的。而是經過書海累積後反嚼的一種文化底蘊,取經前人的道義從而明白大道理,牢固於心之後的一種深思熟慮!從屈原的詩作及其行動來看,才有他跟漁父的這番表白。

對於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情懷,“楚辭”創立者的屈原。人們又是怎樣對待他的呢?

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楚大夫屈原遭饞不用,是日(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就是現在的‘龍舟賽’),乃遺俗也。”“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每於此日,以竹筒貯米祭之。”這是端午節吃粽子來歷的開始。

屈原死後,為了紀念他,人們在他生前到過的一些地方修了“屈原廟”。端午節這天,至今還有人去“屈原廟”放鞭炮以示懷念。

漁父“勸”屈原

時隔兩千多年,屈原依然活在人們的心中!

一面愛國的“旗幟”!一位“民族魂”!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他!

(2020年05月17號 早上於租房)

附:參考書目

《楚辭賞析》 責任編輯 楊夫立

《中國歷史》 責任編輯 張鐵燕 皮朝霞

《大學語文》 責任編輯 龐堅

《中學文言文譯註》 責任編輯 莊葳 鄭萬澤

《百科掌故詞典》 責任編輯 藍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