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之旅,20世紀政治歷史的里程碑——尼克松訪華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點30分,美國總統尼克松乘坐的“空軍一號”飛機降落在北京機場。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國總理周恩來伸出了手。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手握在一起,結束了20多年的隔絕狀態,標誌著中美關係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破冰之旅,20世紀政治歷史的里程碑——尼克松訪華

周恩來總理到機場迎接尼克松夫婦與之握手場面



背景:以美、蘇兩國超級大霸為首敵對勢力對中國虎視眈眈,中國國際環境“腹背受敵”。

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與前蘇聯老大哥關係逐漸惡化,一系列暴力的邊境衝突不時出現。1969年,蘇軍挑起珍寶島武裝衝突。蘇聯在中國邊境增兵百萬,威脅中國的安全。中國開始把蘇聯稱為“社會帝國主義”國家,並且把蘇聯做為頭號敵人,與蘇聯霸權主義進行鬥爭。中國與美國自從在朝鮮戰爭的戰場上兵戎相見之後,關係勢同水火。美國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拒不承認新中國,在政治上孤立中國,在經濟上封鎖中國,在軍事上威脅中國。

顯然中國處於“腹背受敵”的尷尬局面。到了1971年,毛澤東和周恩來開始考慮緩和與西方的關係;與此同時,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也在考慮改善和中國的關係。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們不能讓中國永久排除在國際大家庭之外。”

敵對冷戰了20多年的雙方,都想拋出橄欖枝,但卻“猶抱琵琶半遮面”。如何破局,成為雙方領導人心結。


破冰之旅,20世紀政治歷史的里程碑——尼克松訪華


過程:小人物誤打誤撞,中國借題發揮,“小球轉動打球”,堅冰解凍,莊則棟功不可沒。


1971年4月,第26—28屆世乒賽男子單打冠軍莊則棟,在日本名古屋參加第31屆世乒賽期間,結交了美國運動員格倫·科恩,兩人冒著政治風險,互換禮物。毛主席得知這一情況,認為這是一個政治機會:“莊則棟不僅僅是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更是一個出色的外交人員。”幾天後,正當美國乒乓球隊準備回國時,毛主席做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決定,邀請美國代表訪問中國,並承擔一切費用。同大使館確認完畢後,美國運動員同意了此次訪問。作為對美國訪華的回應,中國政府同樣派出了自己的乒乓球隊,對美國的八個城市進行了訪問。“我簡直又高興又意外,”尼克松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表示,從未料到與中國關係的突破會以乒乓球隊訪問的形式實現。

乒乓外交開啟了中美兩國友好的大門,堅冰開始融化。對此次美國乒乓球隊互訪的描述,最貼切的一個比喻就是毛主席自己形容的那樣:“小球轉動大球。”由於此事莊則棟功不可沒,因此成為當時的政治明星,一躍為中國體委主任。


破冰之旅,20世紀政治歷史的里程碑——尼克松訪華

莊則棟與科恩互贈禮物



破冰之旅,訪華成行,插上了20世紀政治歷史的里程碑


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雙方討論了國際形勢及中美關係問題,並就尼克松訪華一事達成協議,7月16日發表了《公告》。公告說:“獲悉,尼克松總統曾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松總統於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尼克松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點30分,美國總統尼克松乘坐的“空軍一號”飛機降落在北京機場。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國總理周恩來伸出了手。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手握在一起,結束了20多年的隔絕狀態,標誌著中美關係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2月28日,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宣佈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破冰之旅,20世紀政治歷史的里程碑——尼克松訪華


尼克訪華的一週被稱為“改變世界的一週”。中美兩艘大船在當時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轉個180度大彎來之不易。此後中美逐漸打破堅冰,建立彼此尊重的關係,啟發了國際政治中意識形態體系的更新,推動了世界和平與經濟流通,堪稱20世紀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破冰之旅,20世紀政治歷史的里程碑——尼克松訪華

尼克松向毛主席握手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