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研發新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指出,通心絡治療動脈硬化2年,心腦事件風險減半 | 五一聊藥

2019年9月7日在武漢召開的第七屆中西醫結合血管病學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張運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絡病研究與創新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吳以嶺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從新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曹克將教授等中西醫專家齊聚一堂,就血管病防治展開深入的學術交流。專家們在會上指出並呼籲,保護微小血管就是保護心腦健康。

國際上樣本量最大的中藥干預頸動脈斑塊循證醫學研究

在大會學術交流環節,張運院士介紹了由他牽頭的一項聯合國內35家綜合性三甲醫院,在18個省內篩選出1212例頸亞臨床動脈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的臨床循證研究。張運院士表示,研究發現應用通心絡治療可有效防治頸動脈斑塊,從而顯著降低心絞痛、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且安全性良好。

35家三甲醫院﹢1212例患者循證研究結果科學可靠

循證醫學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科學、公正的藥物療效評價方法。由中國工程院張運院士牽頭,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等國內35家綜合性三甲醫院,開展的通心絡膠囊干預頸動脈斑塊循證醫學研究,是我國開展的第一個中藥製劑干預頸動脈斑塊的大樣本、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的多中心臨床研究。該研究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一級註冊機構進行註冊。該研究在臨床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觀測用藥2年後雙側頸動脈內中膜厚度、斑塊面積和血管重構指數等指標的變化,這讓該研究成為國際上樣本量最大的中藥干預頸動脈斑塊循證醫學研究。

中藥研發新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指出,通心絡治療動脈硬化2年,心腦事件風險減半 | 五一聊藥

張運院士

通心絡治療亞臨床動脈硬化2年,心腦事件風險減半

張運院士指出,該循證研究得出了一系列令人振奮的結果,證實在亞臨床動脈硬化患者中,應用通心絡能夠安全有效地減小頸動脈內中膜厚度、斑塊面積和血管重構指數。頸動脈是人體血管的窗口,與人體各處的血管、微血管是一個整體,這意味著通心絡膠囊不僅能穩定心腦血管及微血管中的斑塊,抑制斑塊形成,而且能逆轉斑塊對心腦造成的不良影響。

張運院士強調,該研究還觀測了亞臨床動脈硬化患者服用通心絡2年後的心絞痛、心梗、腦梗等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結果發現,在常規治療藥物基礎上加用通心絡的治療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為7.7%,僅服用常規治療藥物的對照組患者的發生率則高達13.2%,這意味著服用2年通心絡可降低將近50%的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該研究論文於2019年3月14日在《自然》子刊《科學報告》(影響因子4.122)上發表。


#健康過五一# #頭條營養家# #清風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