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500萬人得抑鬱症:抑鬱了,到底該如何自救?

中國9500萬人得抑鬱症:抑鬱了,到底該如何自救?

01抑鬱源自於內在攻擊

抑鬱的核心動力是攻擊性指向自身內在,持續給自己施壓,生命力逐漸喪失,冰凍自己的感受力和活力。

長期處在麻木中,以這樣的方式來逃避內在激烈衝突帶來的痛苦,所以想要走出抑鬱,需要能夠覺察,而不讓它直接變成自我攻擊。

當覺察到自我攻擊發生的時候,有意識地降低對自己的嚴苛程度,降低對完美自我的執念。

改變頭腦中的意識“如果我變得更完美,我就值得被愛,我就可以享受人生。”

試著將自己的心靈釋放出來,療愈的目標是讓心靈更加有空間去承受矛盾的情感,去體驗不完美的我,也可以好好活著,不完美的世界也值得我去體驗。

不完美的關係也值得去連接,不完美的人也值得去交往,這個過程我們可能會一次又一次的對自己失望,攻擊自己。

02 覺察自己的內在衝突

我們需要非常有耐心地反覆去觀察體驗這種自我私密的內在衝突,看見我是如何不停地評判自己。

觀察這個過程,而不是直接讓自己進入一種抑鬱麻木的狀態,隔離這種內在衝突的痛苦。

在這個覺察的過程中,我們磨練出心靈的空間,去承受矛盾的情感。

就好比兩隻刺蝟,擠在一個籠子裡,動一下就可能會彼此刺傷,但如果在樹林裡,兩隻刺蝟就有足夠的空間在一起做事情了。

這個空間,不僅僅是現實空間的,還有內在空間的,就是我們心靈的寬度。

追求更美好的人生與接納真實的自己之間並不矛盾,並不需要對抗。

當下的自己就很好,同時還可以從現實出發,創造出更多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不如意發生。

也沒有關係,承認這個不如意,之後繼續去體驗想要的生活,尊重並且臣服於每個當下的事實。

我們需要逐漸學著放過自己,不再把挫折無限擴大,對自己的壓迫鬆動一點點,那些不能表達的攻擊性也會淡化一點,慢慢就會走出來。

03 學會有意識地表達攻擊

當自己的界限確實被侵犯時,有意識地覺察自己的情緒,有意識地表達攻擊性,而不是習慣性的退縮。

直爽地表達自己的不滿意,意味著我們這和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建立聯繫,因為大多數人往往習慣隱忍。

這種隱忍的,一忍再忍,就會造成內心的衝突,所以說,走出抑鬱狀態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練習表達攻擊性。

剛開始表達攻擊性可能會把握的不太好,有時候表達過了,有時候又沒表達清楚,這都沒關係,要知道這是新的學習。

就像孩子學走路,總有一個磕磕絆絆的過程,只要嘗試去走,這就是生命力的延展。

一個生命想要衝破阻礙,突破恐懼,繼續跟外部世界保持鏈接。

抑鬱的人群,往往會認為,攻擊性的表達,是跟外界發生衝突,會導致不可收拾的後果。

其實真實的世界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激烈,當界限被侵犯時有所覺察,有意識地表達攻擊性,會讓我們跟真實的世界產生交集。

減輕自我的攻擊,只要我們掌握其中的平衡,就會活得越來越輕鬆舒服。

如何幫助身邊的人,如何走出抑鬱:

1. 收起我們的自以為是,感知對方的反常

2. 靜靜地聆聽,不提意見,不施壓

3. 對方的反常,詢問是身體不適還是心裡難過,及時給與關係

4. 對於對方的消極,給予正向引導,而不是施壓

5. 給予對方耐心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