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500万人得抑郁症:抑郁了,到底该如何自救?

中国9500万人得抑郁症:抑郁了,到底该如何自救?

01抑郁源自于内在攻击

抑郁的核心动力是攻击性指向自身内在,持续给自己施压,生命力逐渐丧失,冰冻自己的感受力和活力。

长期处在麻木中,以这样的方式来逃避内在激烈冲突带来的痛苦,所以想要走出抑郁,需要能够觉察,而不让它直接变成自我攻击。

当觉察到自我攻击发生的时候,有意识地降低对自己的严苛程度,降低对完美自我的执念。

改变头脑中的意识“如果我变得更完美,我就值得被爱,我就可以享受人生。”

试着将自己的心灵释放出来,疗愈的目标是让心灵更加有空间去承受矛盾的情感,去体验不完美的我,也可以好好活着,不完美的世界也值得我去体验。

不完美的关系也值得去连接,不完美的人也值得去交往,这个过程我们可能会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失望,攻击自己。

02 觉察自己的内在冲突

我们需要非常有耐心地反复去观察体验这种自我私密的内在冲突,看见我是如何不停地评判自己。

观察这个过程,而不是直接让自己进入一种抑郁麻木的状态,隔离这种内在冲突的痛苦。

在这个觉察的过程中,我们磨练出心灵的空间,去承受矛盾的情感。

就好比两只刺猬,挤在一个笼子里,动一下就可能会彼此刺伤,但如果在树林里,两只刺猬就有足够的空间在一起做事情了。

这个空间,不仅仅是现实空间的,还有内在空间的,就是我们心灵的宽度。

追求更美好的人生与接纳真实的自己之间并不矛盾,并不需要对抗。

当下的自己就很好,同时还可以从现实出发,创造出更多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如意发生。

也没有关系,承认这个不如意,之后继续去体验想要的生活,尊重并且臣服于每个当下的事实。

我们需要逐渐学着放过自己,不再把挫折无限扩大,对自己的压迫松动一点点,那些不能表达的攻击性也会淡化一点,慢慢就会走出来。

03 学会有意识地表达攻击

当自己的界限确实被侵犯时,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情绪,有意识地表达攻击性,而不是习惯性的退缩。

直爽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意,意味着我们这和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建立联系,因为大多数人往往习惯隐忍。

这种隐忍的,一忍再忍,就会造成内心的冲突,所以说,走出抑郁状态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练习表达攻击性。

刚开始表达攻击性可能会把握的不太好,有时候表达过了,有时候又没表达清楚,这都没关系,要知道这是新的学习。

就像孩子学走路,总有一个磕磕绊绊的过程,只要尝试去走,这就是生命力的延展。

一个生命想要冲破阻碍,突破恐惧,继续跟外部世界保持链接。

抑郁的人群,往往会认为,攻击性的表达,是跟外界发生冲突,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

其实真实的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激烈,当界限被侵犯时有所觉察,有意识地表达攻击性,会让我们跟真实的世界产生交集。

减轻自我的攻击,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平衡,就会活得越来越轻松舒服。

如何帮助身边的人,如何走出抑郁:

1. 收起我们的自以为是,感知对方的反常

2. 静静地聆听,不提意见,不施压

3. 对方的反常,询问是身体不适还是心里难过,及时给与关系

4. 对于对方的消极,给予正向引导,而不是施压

5. 给予对方耐心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