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攬年度票房前五名,1992年的星爺太神了,成龍兩部力作墊底

周星馳在1990年用《賭聖》和《賭俠》這副王炸橫空出世之後,就成為了香港電影票房刷榜的存在,這一強勁勢頭在1992年達到了高潮。

1992年的票房市場可以說是星爺一家獨大,穩穩壓住了成龍和周潤發一頭。

包攬年度票房前五名,1992年的星爺太神了,成龍兩部力作墊底

位居當年香港年度票房榜首的是喜劇片《審死官》,杜琪峰執導,周星馳、梅豔芳主演。這部電影並非原創,而是翻拍自粵劇《審死官》,可是杜琪峰和周星馳把它玩出了新花樣。

當時港片的主流的賭博類型片和動作喜劇片,然而星爺總是有這種魔力,將冷門的題材拖進擅長的領域。星爺嬉笑怒罵的文戲,加上梅豔芳英姿颯爽的武戲,成就了一部經典之作。《審死官》在賭片和動作片盛行的重圍,殺出一條血路,取得打破5000萬港元的票房瓶頸,最終停在了5021萬港元。

包攬年度票房前五名,1992年的星爺太神了,成龍兩部力作墊底

就連有周星馳自己主演的賀歲片《家有喜事》都不得不在《審死官》面前低頭,以4899萬港元的票房屈居第二。這部有著張國榮、張曼玉、黃百鳴、毛舜筠、吳君如等眾多明星參與的賀歲片也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作品,這是黃百鳴親歷打造的“喜事”系列的開篇,影迷至今仍舊對它津津樂道。

本來黃百鳴對於常歡(周星馳飾)這個角色的人選是傾向於周潤發或林子祥的,可是他們兩個都辭演了,最終落到了星爺頭上。星爺不負眾望,打磨出了常歡,僅用十三天就拍攝而成的《家有喜事》也成為香港最成功的喜劇之一。

包攬年度票房前五名,1992年的星爺太神了,成龍兩部力作墊底

王晶是星爺的老搭檔了,兩人相輔相成,合作的成品可謂是部部經典,部部賣座。這一年也不例外,王晶和星爺一口氣拍攝兩部《鹿鼎記》,顛覆了金庸的原著,加入了無釐頭的搞笑元素。這些元素不僅沒有引來金庸武俠粉的口誅筆伐,反而被影迷奉為了經典,而電影裡的那些大美女們更是讓觀眾眼花繚亂。

兩部電影上映間隔不足兩個月,但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第一部《鹿鼎記》拿下4086萬港元,第二部《鹿鼎記Ⅱ:神龍教》則是3660萬港元,分列香港年度票房第三和第五。

包攬年度票房前五名,1992年的星爺太神了,成龍兩部力作墊底

另一方面,有了此前《逃學威龍》的票房大豐收,陳嘉上再接再厲,在周星馳、吳孟達、張敏這個強大班底的基礎上,又拍攝了《武狀元蘇乞兒》。雖然這部作品沒有達到《逃學威龍》的高度,可是也將3862萬港元收入囊中,居香港年度票房第四。

包攬年度票房前五名,1992年的星爺太神了,成龍兩部力作墊底

星爺以五部電影霸榜,發哥和成龍大哥的成績就顯得遜色不少了。周潤發只有一部與鄭裕玲、劉嘉玲主演的愛情喜劇《我愛扭紋柴》在賀歲片市場濺起了水花,以3647萬港元的票房排在第六。

更為遺憾的是成龍大哥的兩部力作《雙龍會》和《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分別以3327萬港元和3272萬港元敬陪香港年度票房末座。

其實這兩部電影都稱得上是佳作,《雙龍會》大膽使用了當時還不成熟的畫面合成技術,動作戲和喜劇效果都很出彩,加上張曼玉和利智兩位大美女爭豔,看點十足。

包攬年度票房前五名,1992年的星爺太神了,成龍兩部力作墊底

《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延續了警察故事系列的精彩,成龍大哥的特技玩到飛起,張曼玉和楊紫瓊一文一武讓人賞心悅目。誰曾想在臺灣以3.1億新臺幣打破票房紀錄的佳作,卻在香港市場被全面壓制。

包攬年度票房前五名,1992年的星爺太神了,成龍兩部力作墊底

甚至連被影迷奉為武俠經典《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都在星爺當時的星輝下,變得有些黯然。

不得不說,1992年的星爺真的是太神了,簡直就是大爆發。

在這樣的風頭之下,誰都會顯得失色。

(以上數據僅為香港票房,不包括其他地區。1992年香港年度票房前十: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鹿鼎記Ⅱ:神龍教、我愛扭紋柴、神算、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雙龍會、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