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嶽:清帝國——中國文化完善化的死亡標本

清帝國——中國文化完善化的死亡標本


王東嶽:清帝國——中國文化完善化的死亡標本

清帝國——中國文化完善化的死亡標本

王東嶽真是厲害,跟高手在一起,就是好。

清代建立王朝以後,中國的傳統文化得到完整接續,甚至發揚到最佳狀態。

第一,清朝解決了歷朝的第一外患。中國從先秦時代,匈奴一直到唐代的突厥,一直再到後來的這個蒙古人,到南北朝的鮮卑——蒙古人,然後到清代的女真人,漢人一直受到北疆遊牧民族的侵犯,形成中國自古以來的所謂“外患”這個概念。清朝建立以後,中國的邊疆外患,也就是遊牧民族對中華農業文明民族的侵犯,這個問題被徹底消除。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鴉片戰爭以前進入沒有外患的時代。

第二,清朝解決了歷朝的各種內憂:外戚(呂后系統和則天系統)、強藩(安史之亂)、宦官(東廠、西廠)。

第三,儒家化程度最高,最接近儒家的德治,連皇帝都謹守其教誨。

第四,清代學術是傳統學問的總結章,儒釋道及諸子百家普遍得以考究,舊學問做到盡頭。今天所能看見的中國古代文獻最好的注本,幾乎都是中華書局出版的清人作品。

清代是把中國舊文化、傳統文化做到完善化的死亡標本,也就是在清代中國文化發展到最完善的狀態,結果它突然死滅了。


王東嶽:清帝國——中國文化完善化的死亡標本

清帝國辦公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