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Rantepao Londa墓葬區,仍在沿用的墓區。

2000公里的征途,從南部城市望加錫騎到北部末端的萬鴉老,橫跨印尼第三島嶼──蘇拉威西,這段漫長崎嶇的路程,看山看海之外,也在與生死對話。

蘇拉威西,印尼第三,世界第十一大島。一年前買好的機票,準備年尾長假橫越蘇島,由南部城市望加錫(Makassar)到北部末端萬鴉老(Manado)的腳車騎行。出發前一個月,卻傳來該島遭遇7.5里克特的強震襲擊,中部主要城市帕廬及棟加來縣發生大規模海嘯,上千人罹難。幾天後傳來北部索坦普火山爆發新聞。

此趟騎行隨行者有經驗老到的夥伴阿明及排骨。“去到才打算,邊騎邊看情況。”群組裡大夥一致決定。

經過3小時15分的航程,加上飛機延誤,抵達望加錫市郊的國際機場已是當地時間6點多,天黑了。海關櫃檯把關嚴謹,得出示回程機票方順利通關。推車裝著腳車包裹, 找了一個僻靜的角落,不消半個小時,裝好馬鞍袋把輪胎打風飽滿,確保車前照明燈及扣在帽子或後車架的警示燈操作照明,3人前後一條直線往北部騎去。避免夜騎,於15公里處的Maros區找了住宿。

隔天5點多已經天亮,往第一站Ramang Ramang喀斯特地貌景點騎去。此景點偏離大路,指示牌不明確,問當地人後來到離開大路七八公里的村子渡口。3人包一艘舢板,費用200千盾(100千等於29令吉)遊船河去。

引擎微微聲響,驚動了白色候鳥凌空飛過。沿河一大片紅樹林,氣根植物多。船伕行駛到最裡邊的第三碼頭,靠岸後船伕在一旁等候,大夥上岸去爬鑽石山洞(Gua Berlian)。別有洞天的鐘乳石山洞,面積很小,裡頭木製樓梯只容一人通過。

山洞出來登往另一高點石頭丘(Hillstone),視野極佳,鳥瞰整個周邊地區。溶洞的倒影靜靜反射在河上,空氣中流蕩一股安靜。或許時間尚早,沒有其他遊客。船隻回程時巧遇好多艘擺著精美祭品的舢板反方向往裡邊去,船頭一盆盆或雞蛋花或零食或七彩顏色紙張或流蘇條狀擺設物的物品,原來人們集合幾個村子的舢板,第二碼頭處有宗教慶典。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Ramang Ramang一線天,小舟緩緩穿過縫隙,迎來一片豁然開朗。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喀斯特地貌山水一體。

獨特的喪葬文化

邊走邊騎,停停歇歇,吃了好多烤魚喝了很多杯牛油果汁。騎程第4天,爬升了一段山路,來到此行重點──蘇拉威西中部塔納托拉惹(Tana Toraja)高原地帶,海拔高八百多米,氣候涼爽。19世紀荷蘭人殖民印尼,此地居民也多歸入天主和基督教,但同時仍維持原本的傳統信仰。

繼續往北部主要小鎮Rantepao去。經過製作棺木的工作坊,停下和人們閒聊。

“如果是雕花的圖案,那麼是有錢人家。至少宰殺12頭水牛,百多兩百隻豬。慶典維持至少3到5天。”員工指著已完工的棺木娓娓道來。相對的,如果棺木設計簡單則是普通人家,可能是一頭或兩頭水牛加上30或40只豬。

這裡的傳統,人死後要舉行兩次葬禮。一次是馬上舉行的較簡單形式,第二次就是待往生者家屬存夠錢了,包括入棺出殯把棺木送到懸棺地點的大葬。大葬的時候需要殺牛殺豬,因為動物的亡魂會陪伴亡者昇天。那是一種體面。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一進入塔納托拉惹地區,田裡處處見傳統牛角屋。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Rantepao區的棺木工坊,手工精細。

死亡並不是結束

人們相信死後不是真的死了, 而是“病了”。既然是病,就繼續留在家裡一起生活,躺在床上,家人吃飯時要招呼病人一起吃,要報告生活裡的大小事宜。

員工說一般上“病人”待家的時間兩到三年,最久的超過20年,視家庭財務能力而定。讀過的資料顯示,舊時人們往“病人”身體塞香料等天然防腐,現在則是注射防腐劑福馬林。

員工告知,離市區15公里的村莊刻下舉行盛大的下葬儀式。由於天黑加上雨腳未斷絕,大夥決定先處理住宿,隔天休整時再去。隔天大早騎到村子,只見紅布掛滿大路邊的場地,餘煙嫋嫋,棕櫚葉裝飾的高架木棚,地上散落點點斑斑觸目驚心的牛隻血跡。一經探問,原來儀式已經在昨晚結束。此處旱季時分7月到9月每隔幾天就會有葬禮,12月雨季則較少。

Rantepao多個村落皆有傳統墓穴。高高掛在石壁的懸棺,或在稻田邊路旁的岩石中。 岩石可能是硬度高,故在岩石邊搭一個架子,棺木放在那兒。經日曬雨淋,棺木腐朽,形成奇特的現象:白骨和骷髏頭四處零散。與搭檔騎了好幾段碎石山路,到幾個村子後方墓穴處參觀。有的免收費,有的要入門票。

一般遊客會去的Londa,仍然在用集體墓穴。巖洞內需要打燈,付了門票後帶著腳車車頭燈與夥伴進入陰涼的洞內,洞裡甬道狹窄,走呀走卻豁然開朗,好幾副大小棺木映入眼簾。耳邊傳來小聲驚呼,原來同伴差點踢到一個骷髏頭。左邊一棺木腐朽了,往生者的頭顱毛髮明顯可見,該是剛下葬不久。洞前方有一排和死者一樣大小的人偶(當地人稱“Tau-Tau”),凝視遠方,靜靜看著自己生活過的土地。

爾後騎到幾個村落靜靜看墓穴。棺木懸掛越高,顯示地位越高。生與死的界限,在這兒不特別明顯。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懸棺墓葬區整體圖, 這個是最大的一個。山洞裡頭黝黑一片,棺木滿布。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真人大小的人偶,靜靜俯視自己生活過的土地。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懸棺靜靜在山壁, 訴說一段滄桑。

海嘯重災區,一片斷垣殘瓦

在Rantepao休整兩天,繼續往北騎行,經當地人介紹取道捷徑,雖節省了50公里路程,卻經歷了騎行以來最挑戰的一次,完全山路崎嶇石頭沙礫的山區騎行。下山28公里耗費5個小時,完全沒有路面可言。搭檔藝高人膽大,飛車下山,自己卻小心翼翼推車下山。群山在腳下,荒僻偏遠。

3天后爬升一座大山,越過邊界線,來到中蘇拉威西省份,沿湖騎行。波索湖(Danau Poso)是內陸大湖,好幾年前Poso地區發生過基督教與穆斯林之間激烈的宗教衝突。Pindolo地處湖的南端,住宿老闆善意提醒說如今平靜了,但騎行時還得提高警惕。

花了幾天時間穿越中部地區,來到蘇島K字狀的上半段,阿明建議到西岸的帕廬(Palu)去。海嘯破壞力大,整個帕廬市靠近新橋處的海邊線Marboro區毀壞殆盡。星級酒店牆壁被震壞,露出床褥等,一段海灘被大浪衝走。

來到另一重災區,土地液化的內陸山區Petobo, 一片斷垣殘瓦。道路斷裂,村子建築移動。地震發生時由於泥土吸滿了水分導致分子鬆散,整片土地好像液體,人們來不及逃跑,建築物被吞噬或移位,迄今仍有許多災民住在搭建的白色帳篷內。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帕廬地區土地液化重災區Petobo。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海嘯重擊城市帕廬的海邊Marboro, 一片狼藉。

無人小島浮潛,與珊瑚魚兒共舞

一路往北騎行,開始進入海線,沿海騎行。某天經過無人海灘,決定拐進海邊休息午睡,竟偶遇淺灘珊瑚,紅色黃色的軟珊瑚靜靜綻放。某天找了艘漁船到對岸的無人小島Liyoto去。搭檔游泳浮潛,看見許多珊瑚。

狹長型的海島北部,雖是海邊線,地勢上下起伏非常大。經過23天的披星戴月,每一天早餐黃飯(Nasi kuning),邊騎邊走邊看,喝了很多椰水,幾乎每一天吃芒果,終於抵達目的地萬鴉老。

沒有特別趕路,感謝搭檔,2000公里路程,風雨兼程。萬鴉老的布那肯是排骨此行主要目的,潛水經驗豐富的他,曾在8年前兩度造訪此處。

蘇拉威西地處華萊士線(注1)的分界線,北方布那肯島圓錐狀的地層有一大片珊瑚礁,此處有世界70%的海底物種。排骨去潛水,我和阿明則各花120令吉坐船去浮潛。船隻來到布那肯淺海深海交界處,戴好潛水鏡跳下水,一大片珊瑚在陽光下鮮豔奪目。

一群一群江魚仔,黃白相間的魚兒左右遊過,對我這個旱鴨子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排骨帶著潛水裝備下水去,隔半個小時上來,“仍然可以看見海龜,但是數量少了。”“顏色退很多,被破壞了。”據他說法,浮潛區的破壞沒那麼大,顏色只退了20%。這3年來此處遊客眾多。阿明說單就浮潛點而言,這個海域的海底是他見過最燦爛最美麗的。

水上活動結束,距離內陸航班飛往望加錫的時間還有幾天,多騎一段路到距離萬鴉老二十多公里的高地託莫洪(Tomohon)沉澱。此處美景處處。

看山看海又看山,結束了騎遊5年來第23個國外騎行。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在高處俯瞰田野。島國多山, 故處處高點觀景亭。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某天騎到無人海邊, 偶遇淺灘珊瑚,無聲綻放。

2000公里的征途 印尼蘇拉威西 看山看海看生死

連續吃了差不多三十天的黃飯早餐, 價格從1.50到3令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