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要扼殺在搖籃裡嗎?

中學時期正值青春,情竇初開的青少年會出現異性愛慕傾向,想要主動接近自己喜歡的異性,而雙方交往頻繁,相互傾心,就會產生愛情。這種愛情是朦朧的、單純的、美好的,但也被稱之為“早戀”。

早戀,要扼殺在搖籃裡嗎?

父母是最不願談及早戀這一話題的,一些家長談及色變,唯恐子女陷入了“早戀沼澤”,在這段感情還沒正式開始就要早早地判上死刑。這主要是由於在父母的眼中,學習是孩子首要的認為,早戀會浪費大量的學習時間,是學習路上的攔路虎,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因此,要竭盡全力的禁止這件事情的發生。

然而家長的這些做法,往往適得其反。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也正處在叛逆期,強行地干預,只會徒增孩子的逆反心理,輕則要挾反抗幾天,重則不願遵從父母的意願,不好好學習,導致成績一落千丈;同時,兩個孩子在學校裡還要經常碰面,所發生的事情會讓彼此難堪、羞愧,影響他們正常的同學之間的交往,甚至會導致孩子內向、自閉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家長們過度的反應,也反映的現在教育方面的問題,家長和學校過多的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唯分數論,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教育。

早戀,要扼殺在搖籃裡嗎?

事實上,中學開始,孩子就已經開始慢慢形成自己的三觀,人格也漸漸獨立,對待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況且現在信息如此發達,孩子們接受的信息越來越多,他們也就變得更加成熟。此時,家長應該把孩子都當成是一個獨立的人格,跟他們平等的對話,給他們充分的尊重,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指責。

因此,對於早戀是否要扼殺在搖籃裡,答案顯而易見是否定的。那麼,如何正確的處理好關於“早戀”的問題?對早戀有個正確的認識是關鍵。

要知道產生早戀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早戀的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

1、愛慕型:這類是最常見的類型,主要是被對方所吸引,而被吸引的原因也是不同的,可以是愛慕對方的長相,可以是愛慕對方的特長,也可以是愛慕對方的品性。

2、好奇型:青春期的少年性意識開始萌發,使得他們對異性身體、生活、心理產生好奇,容易產生性衝動,從而對異性保持一種敏感的態度,為了滿足這種好奇心,而結交異性朋友。

3、補償型:有些孩子在生活、學習過程中,缺少監護人的保護,遭受了很多的挫折,嚴重的損害了自己的自尊,為了達到保護或者發洩的目的,往往尋求與異性交往,以求忘掉痛苦,達到某種補償。

4、從眾型:這是看到周圍同齡人的戀愛,心生嚮往,又由於身邊人的起鬨而結交異性朋友。

5、逆反型:由於社會意識和輿論的因素,在家長、學校的強制干預下,形成逆反心理,原本正常的異性交往迅速向早戀發展。

早戀,要扼殺在搖籃裡嗎?

為了更好的解決早戀問題,就要與孩子進行平等、真誠的交流,這樣孩子才會吐露心裡的真實想法。通過分析判斷,家長就能明確孩子早戀所屬的類型。接下來,只需對症下藥,就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待愛慕型

瞭解孩子愛慕的原因,如果是迷戀對方的才華和品性,這不失為一件好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在才華和品性方面有追求,就可以使得孩子在這方面有所改變,以達到共同起優秀,而且此類早戀類型也是維持時間比較久的。而愛慕對方長相的人數也不少,此類情況下,父母就應該加以引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在愛情的持久性、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給與警示,幫助孩子一起做出正確的選擇。

對待好奇型

此類早戀反映出了我國家庭和學校在性教育方面的缺失,從而導致我國有不少青少年會因為好奇而進行的早戀。此時,父母在發現孩子這方面的動向時,就應該坦誠地與孩子溝通一次,必要時給孩子普及相關的性教育知識,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對待補償型

事實上,此類早戀類型的產生,其父母(監護人)有著很大的責任,不幸的遭遇會讓兩個人惺惺相惜,這類早戀很容易融入真實的感情,最終也容易發展深化。這就像《少年的你》裡面的男女主角,是一種共生關係,往往能一起走過灰暗時刻的,最終也能走向幸福。

對待從眾型和對待逆反型

這兩類早戀的類型,都是由於孩子心態不成熟,未形成正確的戀愛觀。父母應該及時發現,及時溝通,幫助分析事實的利弊,促進孩子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做出正確的選擇。

校園愛情的產生本就是無可厚非的,青春期的男女長時間的相處,會對異性產生好感也是正常的。“早戀”並不一定都是壞的,是要發展到人人喊打的地步。身邊有些人會在走過青春驀然回首時,因為沒有經歷一段美好的校園愛情而唏噓;有些人見證到校園愛情修成正果時,也會頓生羨慕。

希望正值青春的你或者身為父母的你,都能正確的處理好早戀的問題,不要給青春留下遺憾。

一杯茶,一盞燈,關注我,讓我做你傾訴的垃圾桶,聆聽你的故事~

早戀,要扼殺在搖籃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