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策略告訴你:孩子厭學怎麼辦?

鄰居家的孩子上小學一直努力上進,去年上了初中以後,上學開始懶散,學習不主動,把爸媽愁壞了,後來和孩子的家長一起用目標策略幫孩子度過了那個階段,孩子現在狀態良好。

許多12——16歲的青春期孩子產生厭學情緒,他們很困惑,明明知道要學習,但卻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對學習的認知停留在學習唯一的目的就是考試和成績,學習是為了賺錢和生存。他們很想找到喜歡上學習的理由。面對這個群體的孩子們,我們可以通過目標策略來幫助他們樹立人生目標,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為完成自己的夢想不停地努力

瞭解這些孩子們的感受

他們認為學習是件恐怖的事情,社會的競爭壓力太大,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活不下去。他們認為學習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考試和成績,每個人都像考試機器一樣,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卻學不到。這些孩子明顯是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缺乏學習的動力。

目標策略告訴你:孩子厭學怎麼辦?

明確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

有些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後,往往拒絕上學,拒絕溝通。這時,我們可以跟孩子講下面的調查,讓孩子意識到目標的重要性。

 哈佛大學關於目標的調查研究:

哈佛大學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關於目標對人影響的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調查結果發現: 27%的人,沒有目標可言;60%的人,目標比較模糊;10%的人,有比較清晰但大多是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十分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年後跟蹤調查發現,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3%的人,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始終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懈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地被達成,生活質量穩步上升,他們成為各行各業不可缺少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那60%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安穩地生活和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

最後那27%的人,他們幾乎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的生活都過得很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生活救濟,並且抱怨他人,抱怨社會。

調查結論是: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成功在一開始僅僅是一種選擇,你選擇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成就,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當孩子聽了這個調查,一般就開始對樹立目標有了好感。

目標策略告訴你:孩子厭學怎麼辦?

建立階段性目標是實現長遠目標的保障

樹立目標之前,我們同時要讓孩子明確階段性目標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講這樣一個故事:

我們找了40個人做實驗,把他們分成四組,沿四條不同道路從小李莊到光明村,這四條道路都是十公里。

第一組告訴他們:你們這十個人跟著導遊走,去哪兒,多遠都不說;

第二組告訴他們,你們跟著導遊走去十公里以外的光明村;

第三組告訴他們,你們跟著導遊走,去十公里以外的光明村。光明村就在山腳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有茂密的森林,是一個高負氧離子的天然氧吧,冬暖夏涼,裡面小溪潺潺,遍地的野花,還有小松鼠出沒;

第四組除了告訴他這個地方這麼漂亮以外,還告訴他們這條道路上每隔一公里會有一個界碑,標示著1、2、3、4、5。

目標策略告訴你:孩子厭學怎麼辦?

這四組同時就出發了。

第一組走了五公里,這時候可以加料:比如說這個孩子的問題是和班主任的關係緊張,那你告訴他這個導遊總挑你的刺,總找你麻煩,總在罵你,假如他和同學關係不好,就說同伴總欺負他,比如她學習困難,那可以告訴他你比別人走得慢,總之,要把這個他所處的環境和這個環境相類似,讓他體驗。問他現在什麼感受,還得會說,熱,渴累,煩。你問他願意不願意往下走,基本都回答不願意走,所以這一組走到這兒基本上都不願意往前走了,大家都放棄了。

第二組走了五公里也會累,去哪兒啊,光明村怎麼樣,不太清楚,還有多遠呀,大概走了一半兒了吧,少數人覺得既然我出來了,為什麼不看看呢,好奇心驅使他繼續前進。而大部分人由於感覺到累,擔心不值,都放棄了。這個時候就可以給孩子說,你看假如那某一科有興趣的話,即使累也願意學習。

第三組到五公里的地方也會累,但是這裡面的人,他們知道那個地方非常漂亮,有的想去小溪裡游泳,有的想去捉蝴蝶,有的想去採野花,有的想去捉小松鼠。他們對這個地方的嚮往和期待壓過了累,儘管累,也仍然樂此不疲,繼續往前走,大部分人能到達光明村。

最後一組,大家不但對光明村非常期待和嚮往,而且他們知道,沿途有界碑分成了十份兒,於是這十個人說好每人負責一公里,在這一段兒裡,或者領大家唱歌或者講故事。可以引導孩子想一想,十公里很遠,但一公里很近,很容易走完,大家不知不覺在歌聲和笑聲中幾乎全部到達了終點。

目標策略告訴你:孩子厭學怎麼辦?

然後你再問孩子,你看這四組,第一組沒有目標,結果幾乎沒人到達目標,第二組有一個模糊的目標,那就有少數好奇的人達到了目標,第三組是一個清晰、具體而且非常向往的目標,絕大部分能到達。而第四組,不但目標清晰具體。而且他們還用了策略,具體的策略使我們的目標變得簡單,這樣幾乎全部到達了終點。

接著問孩子,你看一下現在你的學習狀態屬於哪一組,一般孩子都會說屬於第一組和第二組,那你就問他,你知道你為什麼目標會作用這麼大了吧,你知道為什麼現在你不願意上學了吧。

這個故事會給孩子一些啟發,衝擊他的心靈,原來僅僅是有目標,沒有目標,目標精細與否,對人都有這麼大的影響。這麼大的區別,大家都會體會到目標的重要性,來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審視學習狀態,思考未來。這樣我們就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屬於自己的清晰具體的目標。

目標策略告訴你:孩子厭學怎麼辦?

運用未來景象法,幫孩子樹立具體清晰的人生目標

幫孩子樹立的目標時,這個目標一定是可操作性的,要非常科學,目標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因為我們神經興奮,有一個閡值,就是一個興奮點。比如說我們槍戰的遊戲裡面為什麼會吸引人,假如我們打十槍,槍槍命中,這樣的遊戲太low,沒人玩兒,假如我們打十槍槍槍都打不中,那麼這樣的遊戲太難,也沒人玩,只有我們打十槍,僅僅一槍打中了,努力了半天才打中第二槍,那麼努力多長時間,能打中第二槍,能引起人的興奮愉悅,那麼這就是一個點。我們做遊戲的人,他會研究這個點。而我們現在給孩子定的目標也要這樣,符合最近發展區,孩子蹦一蹦能夠得著,能引起他的興奮。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厭學和沒有學習動力的問題。

目標策略告訴你:孩子厭學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