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

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97798亿元,同比增长6.2%(戳蓝字查看“前三季度成绩单”)

6.2%的增速如何看?

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前三季度经济”

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

0

1

经济

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赵同录

2019年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六稳”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诸多风险和挑战,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总体平稳运行态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一、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

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97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005亿元,同比增长2.9%,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77869亿元,同比增长5.6%,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925亿元,同比增长7.0%,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46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比二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98亿元,同比增长2.7%,比二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7885亿元,同比增长5.2%,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9182亿元,同比增长7.2%,比二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

从三次产业看,前三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2%、39.8%和54.0%。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36.3%和60.6%。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第二产业24.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7.4%、6.4%、7.1%、19.8%、8.0%,领先于其他行业,合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1%,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三、消费需求持续发力,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从消费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速为8.3%,与政府消费支出相关的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和医疗卫生等财政支出的名义增速为10.8%。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前三季度,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50.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从投资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名义增速为5.4%,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8%,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

从外需来看,根据海关统计,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顺差2.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扩大44.2%,服务贸易逆差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至19.6%,比上年同期上升33.8个百分点。

四、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新动能发展空间继续拓展

随着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新动能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8和3.1个百分点。以新技术为引领的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8月,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2.1%、11.9%和11.6%,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2.6、2.4和2.1个百分点。新兴业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6.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0.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9.5%,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

0

2

农业

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

前三季度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获丰收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 黄秉信

今年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毫不放松粮食生产,贯彻落实生猪保供稳价政策措施,农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

一、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总体来看,今年整体气候条件有利粮食生产,夏粮和早稻合计增产12亿斤,秋粮生产形势良好,预计全年粮食将再获丰收,有望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一)夏粮和早稻合计增产12亿斤。全国夏粮总产量2835亿斤,比2018年增加58.6亿斤,增长2.1%,与历史最高年(2017年)持平。全国早稻总产量525亿斤,比上年减少46.5亿斤,下降8.1%。受比较收益低、品质差和生产劳动投入强度大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户将双季稻改成单季稻,早稻播种面积继续缩减。全国早稻播种面积6675万亩,比上年减少512万亩,下降7.1%。因生长期间气象条件整体偏差,早稻单产略有降低。全国早稻单产为393公斤/亩,比上年减少4.3公斤/亩,下降1.1%。

(二)秋粮生产形势良好,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目前全国玉米、中稻和一季晚稻、大豆等秋粮作物已基本收割完毕,双季晚稻正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距成熟收获还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从播种面积来看,初步统计秋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从单产来看,在秋粮生长期间,光温水配合较好,没有出现大范围灾情,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秋收粮食作物灌浆、成熟和单产的提高。整体来看,如果后期天气正常,预计今年秋粮生产将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三)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2019年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收益经济作物,全国粮、经、饲结构调整明显,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稻谷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品质较好、单产较高的中稻和一季晚稻面积继续增加。大豆播种面积增加, 今年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各地相继出台了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大豆面积增加1000万亩以上。

二、牛羊禽稳定增长,生猪生产继续下降

前三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5508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8.3%,其中牛羊禽肉产量2327万吨,增长7.6%;猪肉产量3181万吨,下降17.2%,致使肉产量供应减少。禽蛋产量2372万吨,增长5.5%;牛奶产量2153万吨,增长2.5%。

(一)牛羊禽产品产量增长,存栏增加。

前三季度全国肉牛出栏3136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95万头,增长3.1%;牛肉产量458万吨,增加14万吨,增长3.2%。9月底全国牛存栏9360万头,同比增加244万头,增长2.7%。

前三季度全国羊出栏21781万只,比上年同期增加544万只,增长2.6%;羊肉产量330万吨,增加7万吨,增长2.3%。9月底全国羊存栏31264万只,同比增加363万只,增长1.2%。

前三季度全国家禽出栏101.98亿只,比上年同期增加9.26亿只,增长10.0%;禽肉产量1539万吨,增加142万吨,增长10.2%。9月底全国家禽存栏62.49亿只,同比增加4.17亿只,增长7.1%。

(二)生猪出栏减少,生猪产能继续下降。

受非洲猪瘟影响,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40978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8601万头,下降17.3%。9月底全国生猪存栏30675万头,同比减少12212万头,下降28.5%;比6月末减少4086万头,环比下降11.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生产,及时出台了恢复生猪生产和保供稳价的政策措施,积极组织进口和国家储备肉投放,保障肉类市场供应。目前一些地区和养殖企业出现积极补栏的信号。虽然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猪肉供给存在缺口,但今年以来牛羊禽肉、禽蛋、牛奶以及水产品生产势头良好,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加之国际进口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畜产品供应紧张的形势。

三、农产品价格上涨,部分产品涨幅较大

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6.3%。其中,一季度下跌1.7%,二季度上涨9.1%,三季度上涨13.9%。分类别看,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呈现出“三升一降”的运行特点,农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渔业产品上涨1.2%,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上涨32.0%,林业产品下降1.8%。分品种看,三季度谷物生产者价格下降1.0%,其中稻谷、小麦市场供给充足,稻谷下降1.3%,小麦下降1.9%,玉米上涨1.3%,大豆上涨0.9%;蔬菜价格由升转降,下降0.1%;部分产品价格涨幅较大,水果生产者价格上涨8.1%;生猪产能持续下降,市场供给偏紧,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牛羊禽价格上涨,生猪生产者价格上涨49.3%,活牛上涨11.6%,活羊上涨14.2%,活家禽上涨9.5%。

0

3

工业

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结构调整继续推进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 张卫华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新动能持续壮大,企业效益结构性改善,小微企业政策惠及面持续扩大。

一、工业生产继续增长,总体运行平稳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与1—8月份持平。9月份工业生产明显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

多数行业继续增长。1—9月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2.3%、10.5%、10.4%、10.1%、10.0%。

超半数产品实现增长。1—9月份,统计的60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73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1.7%,比1—8月略有提高。其中,稀土化合物、石油钻井设备、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钢质非机动船、钢结构等产品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49.0%、48.2%、44.7%、30.2%、22.7%。

部分行业当月生产形势明显改善。9月份,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9%、11.4%、7.7%、7.0%,比上月分别加快3.7—6.7个百分点。

二、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新动能持续壮大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1—9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0%和8.7%,增速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4和3.1个百分点,比1—8月分别加快0.2和0.3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增长。1—9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增速比1—8月加快0.1个百分点。9月份同比增长9.4%,比上月加快3.1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1.6%,新材料产业增长8.0%,分别比上月加快6.6和3.2个百分点。

新产品产量高速增长。1—9月份,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充电桩、平板电脑、城市轨道车辆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57.6%、145.7%、84.5%、74.0%、33.0%、30.8%,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三、企业效益结构性改善,产能利用率保持平稳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7%。

新增利润主要来源于电气机械、电力和建材等行业。1—8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5.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7.6%。这四个行业合计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8个百分点。

汽车、电子等主要行业利润有所改善。1—8月份,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电子制造业利润同比虽下降19.0%和2.7%,但降幅比1—7月份分别收窄4.2和3.6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利润保持增长。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多分布以消费品制造业为代表的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利润增长较为稳定。1—8月份,受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长7.5%影响,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5%、10.3%。

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与二季度持平,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其中,装备制造业、原材料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5%、76.9%,同比均有所回升。

四、小微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政策惠及面持续扩大

调查显示,三季度,小微企业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占53.0%,比二季度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六个季度上升。其中,小型和微型企业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企业占比分别为43.7%、55.4%,比二季度分别提升0.5和0.9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中流动资金紧张的占23.0%,比二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

0

4

服务业

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

服务业新动能较快发展

企业景气持续扩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 杜希双

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明显;新动能成长壮大,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景气保持平稳扩张,市场发展持续看好。

一、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376925亿元,同比增长7.0%,分别高出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0.8和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0%,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14.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6%,高出第二产业24.3个百分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7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1.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市场主体发展活跃,服务业就业投资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工商新登记服务业企业435.8万户,同比增长8.4%,占全部工商新登记企业数量的80.4%;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比增长5.2%,比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均加快0.5个百分点;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7.9%;服务业电力消费同比增长8.7%,增速比全社会和第二产业分别高出4.3和5.7个百分点。

服务贸易逆差减少,提质增效成果显现。1-8月,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35720.8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服务出口12645.6亿元,增长9.7%,出口占服务进出口比重为35.4%,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10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逆差下降10.1%,降幅比前7个月进一步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表现突出,进出口增长10.6%,高于服务进出口整体增速7.6个百分点。

二、新动能成长壮大,转型升级态势明显

今年以来,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新兴行业,以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服务业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消费结构升级优化,网络消费、红色旅游、夜经济等亮点频出,服务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

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21.8%和8.4%,增速分别快于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14.8和1.4个百分点;1-8月,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0.6%,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3.1和1.1个百分点。

1-8月,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1%、11.9%和11.6%,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2.6、2.4和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292亿元,同比增长61.3%,高出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速48.4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2.4%、57.9%和74.4%。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3.8%,增速比全部服务业投资高出6.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出3.0个百分点。

提速降费政策落地生效,5G网络布局加快,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1-8月,全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776.8亿GB,同比增长96.5%。规模以上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互联网搜索服务、基础软件开发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7.3%、24.8%和20.1%,均实现20%以上的较高增速。随着物联网和电商服务的不断成熟发展,网络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0.5%,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12.3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5%,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持续升级,群众更愿意对教育、娱乐、健康等幸福产业敞开钱包。1—8月,规模以上教育、体育、居民服务业、卫生、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0%、12.2%、11.4%、10.6%和10.5%,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体育竞赛组织增长28.5%,家庭服务增长17.4%,休闲观光活动增长17.3%,技能培训、教育辅助及其他教育增长14.5%,医院增长11.2%。群众也乐于为更有意义和新意的消费买单。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出现,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红色旅游大放光彩,年轻人主动给精神“补钙”,某旅游网站数据显示,今年暑假,红色旅游景区“80、90、00”后出游人群占比达49%;微信支付的报告描绘了“夜经济”图景,晚8点到10点成为夜晚消费的高峰期,期间的消费占晚8点到次日凌晨6点消费总额的55%,而晚10点到12点的消费占比也高达25%。

三、服务业景气继续扩张,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服务业景气保持扩张态势。前三季度,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各月均位于52.5%以上的景气区间,均值53.3%。其中,9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0%,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受制造业景气回升的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5%和54.0%,分别比上月上升2.6和1.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航空运输业、邮政业、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8.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

第三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对下季度经营状况预期指数为63.0%,继续位于高位景气区间;服务业小微企业经营状况预期指数为50.1%,较上季度回升了0.4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表明小微企业随着营业收入和效益状况有所好转,对未来经营向好抱有信心。1-9月份,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值为59.7%,其中,9月份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3%,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服务业企业对市场发展持续看好。

随着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灵活运用逆周期调节工具,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拓展新的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效的持续释放,服务业将对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0

5

投资

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继续回升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司长 彭永涛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继续回升,社会领域、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制造业中转型升级投资增长稳健。

一、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61204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1—8月份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1-8月份缩小0.1个百分点,整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继续回升

今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保持在4.0%左右,8月份开始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5%,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去年全年分别加快0.4和0.7个百分点。

13个基础设施行业中,有9个行业投资增速较1-8月份有所加快,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7.9%,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0.9%,增速由负转正。上述两大行业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近八成,是支撑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的重要因素。

三、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加快

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0%,增速与1-8月份持平,高于全部投资7.6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6%,增速比1—8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4个月加快。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20.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5.0%,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3%,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7.0%。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8%,增速高于全部服务业投资6.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40.8%,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增长37.4%,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业投资增长35.3%,检验检测服务业投资增长31.6%。

四、社会领域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3.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7.9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8.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15.5%。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总体稳定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5%,增速与1—8月份持平,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4.9%,增速持平;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增长8.7%,其中,新开工面积增长8.6%,均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长7.1%,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

六、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5%,增速比1—8月份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制造业中转型升级投资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9%,增速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6.4个百分点。

七、东、西部地区投资增速有所加快,中部地区投资增速较高

前三季度,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4%,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增长9.1%,增速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5.5%,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

0

6

能源

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

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 刘文华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清洁能源快速发展,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

一、能源生产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生产继续增长。

原煤平稳增长。产量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放缓0.6个百分点。原煤生产集中度提高,优质产能不断释放,山西、内蒙古和新疆快速增长,陕西降幅持续收窄。

原油小幅增长。产量增长1.2%,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原油产量下滑态势得到遏制。

天然气快速增长。产量增长9.5%,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3.3个百分点。其中,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增长20.6%,拉动全部天然气增长6.2个百分点。

电力温和增长。发电量增长3.0%,比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3和4.4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增长0.5%,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7.9%、21.1%、5.1%和15.5%。今年以来受来水较好影响,水电快速增长;受核电新建机组投产运行和光照较好影响,核电、太阳能发电高速增长。电源结构继续优化,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8.2%,比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9和1.5个百分点。

二、能源进口快速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快报数据,前三季度原煤、原油、天然气进口均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原煤进口2.5亿吨,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原油进口3.7亿吨,增长9.7%,加快3.8个百分点;天然气进口7122.2万吨,增长10.0%,回落24.0个百分点。

三、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3%,增速比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均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

四、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降幅与上半年持平。

图文来源:统计微讯

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
国家统计局司长解读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