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比魏征更得李世民喜欢,而且他的水平,决不在魏征之下

在古代来说,君臣关系友善,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百姓的利益安康,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景象。魏征和李世民这对君臣是历史上最经常出现的一对君臣,两人在历史记载中,体现出了当时仁义君臣最为理想化的一种现象。臣子可以毫无顾忌的力谏皇帝,皇帝也礼贤下士分析接受意见,这样的君臣关系可能是最为称赞的。

这个人比魏征更得李世民喜欢,而且他的水平,决不在魏征之下

不过他们两人这样的现状只维持到了魏征去世,在魏征去世之后不久,李世民就一改仁爱的君主模样,将魏征的墓穴砸毁,并且还将魏征在世时,说要将公主许配给他儿子的誓言给撕毁,前后巨大的差别对待,到底是为何如此?那就要说到唐朝的另一个大臣,他和魏征的历史轨迹一般,但是魏征死后却被掘坟,而他却被赐可以下葬李世民的昭陵,这个人就是唐朝时期的马周。

这个人比魏征更得李世民喜欢,而且他的水平,决不在魏征之下

马周是唐朝另一个如同魏征一样的人物,而且更胜于魏征,贞观之治中很多的改良意见都是他提出来的,是贞观之治形成的重要推手。当时李世民广开言路让大臣们上述自己在政务上的得失,在其中有一个武官提出的建议,让李世民耳目一新。但是武官平常并不涉及这些文常,李世民就直接问他,是谁为他写的奏疏。

这个人比魏征更得李世民喜欢,而且他的水平,决不在魏征之下

武官也是耿直,就直接说这不是他写的,是他家中的谋士马周所写。李世民就下令派人去召唤马周,哪曾想马周却如同诸葛亮一般,三请而不动,而李世民也是出奇的淡定,直到派遣了第四次,马周才进宫拜见。结果到了宫中与李世民探讨一番之后,李世民就直接派他任命于门下省上班了。

这个人比魏征更得李世民喜欢,而且他的水平,决不在魏征之下

之后两人就好像"热恋"一般,往来甚密,用李世民的原话来说:"一日不见马周,我就思念至极。"马周给李世民提出的谏言,实行的数量和质量都不比魏延少,后来马周临死的时候,将自己与李世民所有的言谈往来统统用火烧尽,不给后世留一点李世民的谈资。而魏延在最后的时候,却是将李世民的过去错失统统公开出来,两人不一样的选择,自然受到了李世民不一样的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