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農諺有一句“四月八,毛蟲甲”,請問您聽過嗎?有哪些意思?

秋瘋123



漁樵之人W


首先謝謝題主提出的問題。但是,給您糾正一下,這句兒時農諺裡的“甲”應該是“嫁“吧?  

我國疆域遼闊,民俗文化源遠流長。特別四川西部平原一帶民俗活動很多,幾乎月月都有。“三月三,掃灶頭”,灶頭剛掃完,四月八,又要嫁毛蟲了。

毛蟲,我們都叫它毛毛蟲,是一種令人討厭的蟲子。這傢伙渾身毛絨絨的,油光發亮,色彩各異,有黑色的,有黃色的,還有黑中帶黃色圈子的,像虎皮紋。

小時候,一到夏天,睜開眼隨處都能找到,如雜草叢中、樹葉子、莊稼葉子上。院子裡,甚至住房牆壁的屋樑上,隨處可見。成年的毛毛蟲有桑蠶那麼大。小時候我很好奇,用樹枝去逗毛毛蟲。它立刻驚慌的捲成團,毛毛直立,動作有點像刺蝟,很好玩兒。

“佛生四月八,毛蟲今日嫁,嫁出青山外,永遠不回家”,民間傳說農曆四月初八是佛祖降世之日,也是川西民間家家戶戶“嫁毛蟲”的日子。

這天,川西人會用兩張紅紙條,在上面寫著“佛生四月八,毛蟲今日嫁。嫁到深山去,不準再回家。”、“毛蟲真討厭,屋頭到處竄。遇到大公雞,送你去西天。”然後十字交叉形貼在牆壁上,取“不得入內之意”。

還有的,會在這一天將用紙紮成毛毛蟲形狀,走街串巷送出城,期待他們“嫁”往城外,嫁進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不再回來禍害莊稼。

以前,農民居住條件差。房屋除了泥土夯打的土牆,就是泥磚坯子砌的牆,泥土夯打的牆體,牆面裡裡外外凸凹不平,有許多蜂窩眼,透風透光,成了毛毛蟲、蟑螂、螞蟻等昆蟲們的天然巢穴。

還有的農民把積蓄的錢用紙包裹塞入牆壁縫隙中,時間長了,被蟲蟲咬壞,被老鼠扯去做窩,損失慘重,時有聽說。

四月初八以後,各地氣溫回暖,過去的農村對病蟲害防止不利,尤其在四川、雲南等地,田間地頭會慢慢出現毛毛蟲等害蟲禍害莊稼,農民苦不堪言。

如今隨著農民居住條件的改善,沒有了毛毛蟲生長的空間,幾乎到了絕種的邊緣。人們再也不用勞神“嫁毛蟲”了。

“四月八,毛蟲嫁”,概括了那時農民的居住狀況,和期盼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那些舊時光


您這句話可能不是很準確。我想您說的應該是這句諺語:“佛生四月八,毛蟲今日嫁,嫁出青山外,永遠不回家”。

這句話表現了兩層意思,其一:四月初八是漢傳佛教中釋迦牟尼出生的日子,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福;其二,表達了人們希望毛蟲等害蟲遠離作物,期望能夠糧食豐收的美好意願。

四月八

在漢傳佛教中四月初八是佛祖釋伽牟尼的誕辰,因此這一天寺院會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信仰佛法之人也會在這一天祈福。

祈福的人多了,這一天也就演化出各種不同的習俗,例如“牛王節”、“開秧節”、“牧童節”等等。雖然名稱不同,故事不同,但終歸都是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毛蟲嫁

四月初八以後,各地氣溫回暖,尤其在四川、雲南等地,田間地頭會慢慢出現毛毛蟲等害蟲禍害莊稼。

當地百姓會在這一天將毛蟲形象的扎紙偶像穿過街道送往城外,期待他們“嫁”往城外,嫁進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不再回來禍害莊稼。

嫁毛蟲體現了農民對於莊稼健康生長,能夠五穀豐登的美好期待。

總之,“四月八,毛蟲嫁”這句諺語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福,對莊稼豐收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