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酒企去年增長放緩,今年行業分化或更明顯

伴隨著4月即將落幕,19家白酒上市公司的2019年財報已悉數披露完畢。

超八成酒企去年增長放緩,今年行業分化或更明顯

從營收來看,行業龍頭貴州茅臺仍獨佔鰲頭,以854.3億元的營收蟬聯第一,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依次位列行業前五,古井貢酒則以104.17億元的銷售額超越順鑫農業(酒類業務)成為行業第六。

就淨利增速而言,除洋河股份、青青稞酒、金種子酒淨利增速為負外,多數酒企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其中,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捨得酒業以及酒鬼酒的利潤增速均超過30%,*ST皇臺的這一數據更是達到三位數。

不過,根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的統計發現,雖然2019年白酒行業整體表現不俗,但與2018年同期的高歌猛進相比,這一年白酒行業整體增速放緩趨勢明顯。此外,白酒板塊的分化也愈加明顯,在頭部企業大放光彩的同時,部分區域性酒企的處境依舊很艱難。

雪上加霜的是,此輪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消費行業首當其衝,這也讓原本處於銷售旺季的白酒2020年一季度的經營變得更加困難。根據19家酒企披露的2020年一季報數據,除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營利雙增之外,其它酒企則出現了不成程度的下滑。其中,伊力特營業收入同比下滑70.45%,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達94.42%。

那麼,2020年還會是白酒行業的好年景嗎?

業績增速放緩

趕著4月的尾巴,白酒行業“探花”洋河股份披露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其實現營業收入231.26億元,同比下降4.28%;淨利潤同比下降9.02%至73.83億元,扣非淨利潤亦同比下降11.04%至65.56億元。

這與同處第一梯隊的貴州茅臺、五糧液在2019年迎來的高光時刻相比,似乎有些不合時宜。戰略調整是洋河股份業績下滑的“元兇”。《國際金融報》記者從洋河股份方面瞭解到,自2019年5月起,該公司將轉型重點放在渠道庫存管控、市場價格恢復、經銷商信心提振、組織架構等方面的營銷體系的調整上。

“因目前疫情形勢尚未穩定,暫時無法判斷疫情對於調整週期的影響大小。就目前來看,疫情對於第一二季度影響較大,短期內抑制了白酒的消費需求,如疫情短期內結束,白酒行業仍然會延續向好的局面,相信行業向好對於公司本輪戰略調整週期的縮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洋河股份方面如是回應。

事實上,除了洋河股份猛踩業績“剎車”外,2019年超八成酒企的業績增幅也有所回落。記者梳理發現,就營收層面而言,這一年,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除*ST皇臺、今世緣以及金徽酒之外,剩下16家白酒企業的營收增速均低於去年同期。其中,回落最為明顯的當屬徽酒四傑之一的金種子酒。2019年,營業總收入位列倒數第二位的金種子酒營收增速下滑超過32個百分點。

反觀淨利潤層面,除迎駕貢酒、酒鬼酒及*ST皇臺外,剩下16家白酒企業的淨利增速低於2018年同期。其中,增速下滑幅度最大的兩家酒企為金種子酒、老白乾酒。特別金種子酒,處境更為糟糕,2019年其淨利潤同比暴跌300%至-2.04億元。此外,老白乾酒2019年淨利增速為-66.42%,去年同期的這一數據為214.24%。

超八成酒企去年增長放緩,今年行業分化或更明顯

在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看來,業績增速有所回落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2019年白酒行業復甦紅利已漸漸褪去;另一方面,這一年,中國白酒企業仍在持續進行產品的高端化結構升級,但大量區域酒企由於自身品牌、渠道不足,已被逐漸邊緣化甚至退出市場,這也直接表現為2019年整個中國白酒行業增速放緩。

“此外,早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主要一線酒企在茅臺的帶動下,快速實現價格升級,而2019年價格升級已呈現出放緩的趨勢。”據蔡學飛預計,2020年白酒企業的業績增速將會進一步放緩。

行業分化或更為明顯

上述說法通過各大酒企2020年經營規劃的字裡行間或可窺探一二。

首先是行業老大貴州茅臺。該公司將2020年定調為基礎年,全年規劃收入增速10%左右。在此之前,其2019年的經營目標為增長14%左右,最終2019年營收增幅僅超過這一目標兩個百分點。2019年營收增幅近26%的山西汾酒亦表示,“2020年,山西汾酒力爭實現營業收入20%左右的增長。”

而五糧液在2020年公司經營目標的表述中,一改之前確切的數據,僅稱“營業總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相比之下,洋河股份的經營目標則更為保守——“2020年是公司調整轉型的關鍵之年,受疫情的疊加影響,我們將全力以赴把疫情的影響降至最低,2020年營業收入力爭保平。”

有行業人士認為,雖然目前白酒行業的鎏金歲月來臨,但前兩年高歌猛進式增長已結束,隨著整個營收基數的擴大,整體增速放緩趨勢明顯,2019年行業發展已進入深水區,2020年疊加疫情原因,各酒企經營目標“求穩”情有可原。

記者注意到,根據19家白酒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度業績,兩極分化異常明顯。僅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三家企業逆勢上漲,實現營收淨利雙增。其中,山西汾酒以近40%的淨利增速領跑整個行業。對此,山西汾酒將其歸功於“在疫情期間,公司積極調整經營策略,減少疫情對公司經營發展的衝擊”。

相比之下,包括古井貢酒、口子窖、捨得酒業等多達11家企業在原本屬於白酒銷售旺季的一季度出現營收淨利雙降。其中,類似青青稞酒、伊力特、金種子酒等區域酒企業績下滑最為明顯。

超八成酒企去年增長放緩,今年行業分化或更明顯

捨得酒業在回應《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解釋稱,由於疫情衝擊餐飲零售業,導致白酒聚飲消費場景消失,一季度營收下滑只是短期現象。此外,疫情期間,公司捐贈了1000萬元用於馳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從而導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減少了20%左右。

“我們相信隨著國內疫情發展逐漸向好,消費場景會很快恢復。從長期來看,短期內疫情導致的業績下滑對2020年全年的業績不會有較大沖擊。”捨得酒業表示。

浙商證券在一份研報中表示,預計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將對白酒行業產生的負面影響是階段性的,但對白酒中短期的終端動銷影響將是破壞性的。隨著後續疫情影響邊際減弱,疫情影響逐步退出後,白酒行業將重回量平價增階段,中長期各類酒企間將呈現加速分化態勢。

“從恢復速度來看,低端保持穩健,高端>中高端>次高端。”西部證券也在其近期一份題為《需求漸恢復,分化或加速——疫情對白酒行業影響跟蹤專題》的研報中表示,疫情會導致部分小酒廠面臨經營壓力,市場份額進一步向大酒廠集中。特別是白酒行業300元以內產品銷量佔比90%以上,各區域行業集中度提升空間相對較大,優勢地產龍頭品牌最受益。

記者 馬雲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