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烏海官場震盪,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多人落馬

烏海是內蒙古西部的一個地級市,境內煤炭資源非常豐富,素有“烏金之海”之稱。

今年6月以來,烏海市多名主要官員密集被“雙開”,其中包括原市委副書記、市長高世宏,原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白金海,市委原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武鳳梅等人。

官方此前並未公佈上述人員確切被查時間。7月下旬,內蒙古紀委監委曬出2020年上半年工作成績單。通報提到嚴肅查處了烏海市政協原主席王鳳等人。

王鳳是當地成長起來的女幹部,深耕烏海超過35年。這也是當地官方首次披露其落馬的消息。

10月25日,內蒙古紀委監委官網發佈消息,烏海市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主任郝健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至此,當地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均有人被查,這在內蒙古地市級政壇頗為少見。且他們大致都是同一時期任職的。彼此之間交集甚深。

密集落馬被“雙開”的地市領導們

郝健君今年正是耳順之年(60歲),主動投案時已退休半年。他早年在鄂爾多斯工作,2013年調任烏海副市長,繼而任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

郝健君落馬早有跡象,2019年12月即被免去現任職務,今年4月退休。一個月後,鄂爾多斯市原煤炭局黨委書記、局長郭成信。兩人為同鄉,同在鄂爾多斯工作多年,交集甚為密切。

此外,8月末以來,烏海市海勃灣區應急管理局原黨組書記、局長畢樹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二級調研員趙凱,市委黨校二級調研員丁欣亮,海勃灣區委統戰部四級調研員陳樹武接連落馬。

其中畢樹軍、陳樹武都曾擔任過海勃灣區安監局局長。郝健君擔任烏海副市長期間,曾分管安監工作。

王鳳又與高世宏、武鳳梅等有交集。王鳳擔任烏海市委統戰部長時,武鳳梅為紀委書記。王鳳任政協主席時,高世宏是烏海市市長。

上述烏海落馬官員與內蒙古的煤老虎們淵源甚深。

2000年後,內蒙古煤炭行業興起,煤炭價格飛漲,各種腐敗問題以及涉煤案件也由此頻發。此前媒體報道,內蒙古“四虎”雲光中、白向群、邢雲、雲公民等腐敗案件暴露出的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引起了中央領導的注意。一場煤炭專項整治風暴即倒查20年隨之而起。

郝健君是內蒙古“老虎”雲光中,以及曾任烏海市長、市委書記侯鳳岐的下屬。雲光中任鄂爾多斯市委書記時,郝健君任該市下轄鄂托克旗旗委書記。

郝健君履新烏海市副市長時,侯鳳岐先後擔任烏海市長、市委書記。而侯鳳岐的前任又是“四虎”之一的白向群(2003年3月至2008年2月任烏海市長,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任烏海市委書記)。

今年1月,專題片《國家監察》披露了白向群的貪腐細節稱,白向群在任烏海市長、市委書記期間,用這片“烏金之海”的資源,為自己換取了大量“黑金”。

白金海也與白向群有交集。他是白向群擔任烏海市委書記時的統戰部部長。

地方政治生態急需治理

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廉政法治中心主任魏昌東曾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這次反腐是以煤為突破口,對當地“生態”進行系統性清理。

這個生態指的是“政治生態”,而烏海不僅是四大班子多名主要領導被查,更有多個部門機構前腐後繼,接連幾任或多任官員落馬。

十八大至今,在烏海政壇,已有3任市長一位秘書長被查,分別是白向群、侯鳳岐和高世宏、齊國芳,其中前兩人還擔任過市委書記。

從政府系統看,烏海還有3任副市長落馬,分別是何永林(2016年落馬)、薄連根(2013年落馬)、李志民(2019年落馬)等;

烏海還有3個原統戰部部長被查,分別是白金海、王鳳以及陳文庫(2018年5月落馬)。陳文庫在烏海工作長達30餘年,白向群主政烏海期間,陳文庫曾任烏海市發改委主任等職;

王鳳曾擔任烏海市政協主席,與之搭班的政協原副主席呂紀俄亦被查。

除政治生態整頓,自然生態如何恢復也是遺留難題。此前中國新聞週刊報道,長時間瘋狂採煤之下,烏海的自然生態也遭到了嚴重破壞。

多位知情人說,凡是有煤的地方几乎都被翻了個底朝天,有些地方甚至整座山被挖空,不少山體都被盜採得千瘡百孔、遍體鱗傷。

就在10月中旬,內蒙古自治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陳繼清接受《內蒙古日報》專訪時也談到涉煤違紀違法問題。

他說內蒙古向煤炭資源領域“毒瘤”開刀,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一批問題線索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領導幹部被立案審查調查,震懾效果明顯”;“督促自然資源部門追繳礦業權出讓收益50多億元”;“最大限度地追繳和挽回涉煤領域違規違法問題造成的各類損失”。

同時內蒙古煤炭專項整治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並行不悖,一手抓違規違法問題整治,一手抓支持煤企正常生產經營,讓煤炭得到充分、有序、科學開發。

目前最新消息是,武鳳梅、白金海、高世宏已被提起公訴。其中,高世宏不僅收受財物為他人謀利,數額特別巨大,還非法持有彈藥,將被追究刑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